軍手裡。
回老家待了這麼些年,又被老趙給薅到長安城了,說是這邊有錢途,讓他速來,保準往後衣食無憂,還能給家裡的孩子找着好人家,給兒子娶媳婦,給閨女添嫁妝,這都不是事兒,總比在村裡受窮要好。
别浪費了一身的本事。
原先趙福還覺得自己的這位老鄉有些誇張了,不太敢相信,長安城即便是大唐的國都,也不能說是遍地黃金的地方吧?來了就能發财?
他在外面都這麼些年了,也沒回村裡看看,就是給老家這邊捎口信而已,真要是過的好,那不早就衣錦還鄉了?
所以趙福是不相信的。
但是架不住老趙三番五次的請他來長安,最後更是搬出了李複的名頭。
他這麼多年沒回家,是因為在給泾陽王殿下做管家,宅子裡大大小小的事兒都指望着他去做呢,哪兒有空回老家?
以前日子過的不富裕,還要照顧好李複,他沒空。
後來李複認祖歸宗了,家也翻了好幾翻,各種各樣的事情多的很,他就更沒空回老家了。
衣錦還鄉?但凡有空回老家,老趙肯定會讓自己好好的風光一把。
說多的沒用,就是沒空,來了你就知道了,一天天的淨是正經事,忙不完。
被老趙這麼三番五次的寫信請,趙福這才打算到長安城看看,他老婆給他收拾了行囊,讓他先到長安這邊開探探路,真要是像同鄉說的這般好,在那邊混出名堂了,再舉家一起到長安。
長安城,那可是大唐最繁華的地方,無數人向往的地方,真要是能在長安城裡落腳,那是天大的好事,别的不說,對孩子們來說,那就是個有前途的地方。
趙福是去給人家當掌櫃的,但是不影響兒子讀書,閨女嫁人。
到時候在長安城,說不準還能給自家沒有成家的孩子找一門好親事呢。
至于兩口子的大兒子大閨女,已經在鄉裡找了人家,成家立業了,也就不好再跟着一塊往長安湊了,畢竟家業在老家呢。
趙福來到長安城之後就被老趙推薦給了李複,李複直接讓他管着茶葉鋪子,往後茶葉鋪子的生意會做的很大,用人自然要用信得過的。
既然趙福是老趙找來的,還跟老趙是同鄉,那便是知根知底了,可以信任,畢竟一個地方的人,若是人品不好的話,在村裡也早就傳開了,一個人在周圍環境裡的名聲,是可以借鑒的。
趙福在前面鋪子裡和後面院子裡不斷的巡視着,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補充好細節方面。
等到開業,一定要将鋪子做的紅紅火火,為主家努力辦事。
茶葉是個好東西,不然主家也不會定這麼貴的價錢。
獨一份的買賣要是都做不好的話,那他這個掌櫃的,也就不用做了,這麼點小事情都做不好,還有何面目在長安城立足。
絕對不能辜負同鄉和主家的信任。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