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也太貴了吧?這一盒茶葉,也不過八兩,連一斤都不到呢,将近兩百貫,這可是兩百貫,不是兩百個銅闆。
”那夥計驚訝說道。
“這你就不懂了,貴人們不缺錢,你以為人家都跟咱們一樣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老夥計笑道:“你就看吧,這茶葉在長安城啊,不愁賣,而且,眼下就隻有咱們一家茶葉鋪子有這等好貨,那人家還不是上趕着給咱們送錢?”
“别閑聊了,趕緊幹活,三天以後,咱們的茶葉鋪子就要開張了,好好幹活,可不能給咱們主家丢臉。
”鋪子裡的掌櫃的張羅着。
“掌櫃的您放心,我們這兒都有數着呢。
”
底下的夥計說笑着。
茶葉鋪子裡的所有貨架都被擦的锃光瓦亮的,鋪子裡的木地闆都被灑掃的一塵不染的,借着木匠作坊的便利,鋪子裡的裝飾也是華麗的很。
鋪子的大門并沒有敞開,在鋪子開張之前,臨街的大門是一直關着的。
鋪子内部,夥計們将已經包裝好的茶葉,規規矩矩的擺放在貨架上,擦了又擦,擺放上去之後,底下還放了寫了價格的竹制标簽。
最貴的,最高檔的,便是一百八十八貫。
其次是一百六十六貫,不管是從盒子的檔次,還是裡面裝着的茶葉的分量,都比一百八十八貫的要縮水不少。
再往下,八十八貫,六十六貫。
鋪子裡最便宜的,最次的,也是十八貫一斤的大葉子粗茶。
肯定是跟一級茶二級茶比不得的。
至于那些粗葉,高碎,都且留着呢,李複吩咐的,先留着,等回莊子上的時候,帶到莊子裡,拿到宅子裡腌點茶葉蛋什麼的,也能用上。
變蛋吃多了,頂得慌,弄點茶葉蛋,早上喝完粥,吃個茶葉蛋,也馬馬虎虎。
這新開的茶葉鋪子,連掌櫃帶夥計,全都是新招來的,夥計是外頭雇的,掌櫃的是在老趙的老家尋麼過來的,從去年,老趙就讓人捎信到老家,好些年沒回去了,老趙也摸不準,當初村裡的人還記不記得他。
老趙找來的這掌櫃,前隋的時候還參加過朝廷的考試,中了明算科,但是并沒有去當官,也隻是有個名頭。
前隋的明算科出來的,最後無非就是進工部或者是度支,但是度支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去的,前隋的度支,便是現在所說的戶部。
戶部的官位,那叫一個蘿蔔一個坑,尋常百姓家出身的人,是進不去的,想要在朝中有些地位,那就得去考明經或者是進士,這兩科中了,才能進入皇帝的視線内,做個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員。
剩下的,工部,工部的官位,明算科的人進去,無非就是個跑腿辦事的。
但是一旦進去了,那也是公雞腦袋上的一塊肉,大小都是個冠(官)。
可惜,進了工部,沒身份背景,沒有靠山,加上朝廷亂遭成那樣子,沒兩年的功夫,就天下大亂了。
沒背景靠山的官員要倒大黴的,他就趕緊收拾包袱回老家了,不然早晚得死在那些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