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是你,還是老趙,名義上你們是宅子裡的仆從,可是當年住老宅子裡的時候,你們就在了,你們都是我的家人。
”李複回應着:“就想想當年咱們在老宅子裡,過的是什麼日子吧。
”
“看似是有個不錯的老宅子住着,莊子上這些人家,每年交糧食到宅子裡,誰家日子過的也不容易,糧食能交多少?隻是沒餓死咱們而已。
”
“也是郎君您心地善良。
”柳娘接上話茬:“别人家的莊子上,主家也不一定有您這麼善良,要交糧食,可不管你家裡能不能吃上飯,說交多少就交多少。
”
“别人莊子上,要是有病了,沒飯吃的,主家可不一定管。
”
“您呢,都管着,所以整個莊子,當年才能一路相互扶持着走到今天。
”
要是沒有村裡的這些莊戶們跟宅子裡的人同心協力,當年這莊子,也沒那麼容易就能保住。
莊戶們也知道好賴,在這位年輕的郎君手底下,有活路。
但是到了别人家手底下,那可就說不準了。
長安城裡的高門大戶,多少都是吃人的主?
“是啊,這不都相互的嗎?”李複臉上帶着笑意。
現在日子過好了,再回想起以前過的日子,他們這些老宅子裡的人,說是主家,實際上整個老宅子也是個空架子,大家夥湊在一起,保暖取暖,年頭不好的時候,沒餓死。
這份情誼,就已經不是旁的所能比較的了。
“所以說,加桌子,讓莊子上的人,不管老的少的,都來吃頓飯。
”
“那這事兒,得您去張羅。
”柳娘說道。
“那沒問題啊,加桌子來得及,食材方面,準備的,我看也差不多。
”
“那是肯定的。
”柳娘說道:“當初購置食材,隻多不少,多了的,拉回宅子裡,也能消耗的了。
”
“就算宅子裡消耗不了,送到酒樓去,一樣都能用的上,所以在采辦的時候,都是盡量往多了買。
”
“那就行。
”李複點頭,放下手上的菜刀,到外面去找老趙。
老趙在宅子裡,媒婆在跟他确認明天成親的細節。
“老趙啊。
”李複進了宅子,
“郎君,有何吩咐。
”老趙連忙先應聲李複的話茬。
“讓人在外面加桌子,食材準備了這麼老些,讓莊子上的男女老少,都來吃頓飯,這不眼瞅着也入冬了,大家沒什麼事兒要忙活了,借着這個機會坐在一起吃頓飯不挺好嗎?”
“是,郎君。
”老趙拱手應聲:“當時我去莊子上挨家挨戶的送請帖,也說了這個事,可能有的人,覺得不好意思。
”
“這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再叫人去說一說,都用不着帶東西,隻是簡單來吃頓飯,沾沾喜氣,用不着想的太複雜。
”李複笑了:“行了,這事兒你同意了,我就讓人去辦,你是新郎官,這種事,也得你說了才算。
”
“不不不,我一切都聽郎君的安排。
”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