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桌,真不少了。
”李複念叨着,再次開始動手。
柳娘的話說的對,準備的這些食材,甯肯多了,也不能少了,到時候真要是少了,不是那麼回事。
本來辦的這麼熱鬧,就是沖着面子去的,東西少了,這不打臉嗎?
泾陽王府家大業大的,又不是出不起東西,多了,吃不完,可以給莊戶上的鄰居分一分。
少了,那隻能說明,泾陽王府,有點摳啊。
“柳娘,你說說,這三十六桌,都是怎麼安排的?”李複好奇。
“莊子上的人占的是多的,老趙提前走訪了,給莊子上的家家戶戶送了請帖,每一戶至少有一個人來,多的呢,也隻是兩口子過來吃頓飯,不是所有人都過來。
”柳娘解釋着:“如果莊子上所有人都來吃席的話,這三十六桌是打不住的。
”
李複也覺得是,這是他的莊子,莊子上有多少人,他心裡還能沒數嗎?
“不是,好好的婚宴,多少也能吃頓好的,怎麼沒全來啊?”李複好奇。
“那全來,得送多少東西啊。
”柳娘咧着嘴笑:“就算是老趙不要,他們也不好意思不拿啊。
”
“就是請帖送過去,千叮咛萬囑咐的,說不要拿東西,都是自己人,來吃頓飯熱鬧熱鬧,就這,提前兩三天,莊子上的人就開始往這邊送東西了,青菜,雞蛋什麼的,還有主動上山打柴送到這邊來的,怕這邊這些東西不夠用。
”柳娘解釋着:“都想着在自己能幫上忙的地方,盡力的幫忙。
”
“眼下不是個忙時候,莊子上唯一能幹的活兒就是閻少匠那裡了,不過那邊工地上,家家戶戶都是青壯在那裡幹體力活。
”
“打掃整條街的衛生,宅子裡清掃,外面搭桌子,莊子上能來幫忙的都來幫忙了,明天這邊幫廚,還得多呢。
”柳娘笑道。
兩人一邊聊天,手上的活兒也一直沒停下。
“要我看,幹脆,都來,反正已經通知到了,年前,趁着這個機會,大家也坐在一塊,吃上一頓。
”李複說道:“我成親那陣,外面擺的流水席,時間上呢,在春天,也談不上說到了年底,大家夥坐在一塊樂呵樂呵什麼的。
”
“那會兒,規矩多,我自己都被折騰的暈頭轉向了。
”
“郎君,您是貴人,您成親的事兒,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肯定是不一樣的,您跟夫人成親,親事籌備,就耗費了一年多,都得是按照書上的禮節來的。
”柳娘臉上帶着笑意。
自家郎君成親之後,他們這些宅子裡的老人,可也是高興了很長一段時間呢。
自家郎君也是老大不小的了,哪兒能總是不娶媳婦。
家裡條件好了,娶個美嬌娘回來,正好。
“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成親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個好日子,雙方家裡一準備,也就拜堂成親了。
”
“老趙的親事,若非咱們家中條件好起來了,郎君您又特意囑咐要風光大辦,估摸着,也無非就是在這宅子裡擺幾桌酒,邀請宅子裡的人吃頓飯罷了。
”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