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前也對陛下說過,說我在莊子上折騰來折騰去,雖然動靜大了些,但是早晚都能用上,不管是經驗也好,還是人手方面也罷,這不,具體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李複笑了:“莫要說姜确了,如果說文建從臨颍回來,這活兒交給他來做,他在這裡,也能替代姜确的作用。
”
“這就是人員方面的培養了,随着往後用的人越來越多,能夠培養出來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
聽到李複這樣說,房玄齡看向杜如晦的目光中,也帶了幾分羨慕。
自家兩個孩子,都還年幼,尚且在讀書習武。
“年前,文建也要從臨颍回來了。
”杜如晦笑道。
對于自己的這個長子的成長,杜如晦是喜聞樂見的,長子越是出息,他心中越是歡喜。
将來,還指望着杜構承接杜家,能夠承接自己的位置。
哪怕在朝中,坐不到自己這個位置上,但是也要做個正兒八經的實權官,這樣,杜家的榮光,才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人到了這個地步,就不能隻是為自己考慮了,也要為身後的家族着想,培養能夠支撐家族的人。
眼下,他的兒女當中,唯一出挑的,就隻有長子杜構。
至于其他的孩子,年紀小,還在讀書,未曾入仕,還看不出資質如何。
讀書好,聰明,不代表在為官一途上有資質,不代表其他的事情,就能夠做的妥當。
人可以聰明,但是不管是聰明還是愚笨,在任何一方面,過猶不及。
太過于聰明的人,就怕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到将整個家族拖入深淵當中。
要聰明,不要小聰明,要大智慧,還要中正,要品性。
“樹葉開始掉了。
”李複看了一眼外頭:“真快。
”
“可不是嘛,前些天,樹葉子還是綠的呢。
”
“再過一個月,這樹杈子上,就要變得光秃秃的了,這邊的作坊,按照殿下所計算的,半個月就能正式開工,剛剛好趕得上。
”
“誰說不是呢。
”李複笑了笑:“也就是一切時間剛剛好,不然的話,新蓋個作坊來不及,也就隻能在長安城裡找個現成的宅子來做這事兒了。
”
這樣做的話,倒也省時省力,隻是後續安排,就有些麻煩了。
尤其是還要跟軍營裡的人接觸,出城入城什麼的,來來回回的折騰,很是不方便。
這樣放在金吾衛的營地旁邊,出門就能看到營地,一來方便,二來,周圍安全方面,有足夠的保證。
誰敢在金吾衛的地盤上鬧事?
甚至說,誰家宵小,敢來騷擾金吾衛的鄰居,金吾衛一幫大老爺們連自家門口都護不住,他們的臉往哪兒擱?
在知道金吾衛頭上的上司是程咬金之後,李複就更是不為這個作坊擔心了。
既然是陛下和皇後娘娘牽頭的作坊,程咬金也知道了,他能不上心嗎?
“從城裡出來,到這邊來,來回路途,也耽誤不少事兒,而且,往後這邊的作坊規模還是要擴大的,這邊地方足夠多,後續不管怎麼擴張,都方便,但是在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