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權利,李複一次都沒有用過,每回進宮,都是老老實實的在宮門口,下馬或是下車,步行進入宮中。
畢竟,以往他都沒有什麼着急的事情要做。
進宮要見李二鳳,也無非是去兩儀殿等着。
要麼就是甘露殿。
或者去大安宮,入宮之後,溜達着也就走過去了。
宮中雖然大,但是他一個大男人,不至于走兩步路就抱怨累得慌。
眼下這不就遇到着急的事兒了嗎?
到宮中,找李二鳳,要是不快點的話,一會兒天黑了,到宵禁了,淨街鼓響了,就隻能等明天了。
誰知道明天李二鳳是不是就已經挑好人去負責馬周提議的事了。
這是一件功勞。
也是官場上的一項資曆。
馬周提出來之後,怎麼能把桃子讓給他人呢?
這件事,就應該要馬周來做。
心裡惦記着這些事,李複就直接騎馬進宮了。
到兩儀殿外的廣場上,李複翻身下馬。
招呼了殿外的守衛,将馬缰交給他。
一路小跑來到廊下。
“快去通傳。
”李複急匆匆的對廊下守着的内侍說着。
内侍躬身應聲,進了兩儀殿。
李世民聽了通傳之後,心裡也納悶,這才剛走沒多久,怎麼就又回來了。
李複進了兩儀殿,自己拽了個軟墊坐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什麼事?這麼着急。
”李世民好奇詢問。
“就馬周跟二哥商議的事情。
”李複說道:“剛才出宮,我跟馬周聊了聊,他說還要在泾陽王府待三年。
”
李世民一邊聽一邊點頭。
“恩,是這樣的,怎麼,他後悔了,讓你來幫忙說和嗎?”李世民的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
如果馬周後悔了,那自己明日就讓房玄齡給馬周安排個官職,哪怕不是四品官員,能夠行走宮中,也不輸四品的王府長史。
李複搖頭。
“不是這件事。
”
“是馬周跟二哥聊起的,關于治理長安城的事。
”
“路上閑聊,就聊到了。
”
“這有什麼問題嗎?”李世民問道。
“二哥覺得,馬周的建議是否可行?”
“完全可行。
”李世民回應。
“那二哥打算讓誰來做這件事。
”
李世民聽到這裡,明白了。
原來是為了這個啊。
“還沒有想好,打算明日早朝結束之後,跟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商議商議,看看能否挑選出一個合适的人來。
”
“臣弟推薦馬周。
”李複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禮:“請陛下繼續給馬周一個機會。
”
李世民蹙眉。
“我不是沒有給機會,是他自己拒絕,說還想要留在泾陽王府當中,如果他肯,我馬上就能夠給他安排官職。
”
“你如今去而複返,又來說這件事,是想如何?”
李世民有點迷茫了。
他們這一個兩個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泾陽王府内部,能不能先統一意見再來找他說?
一個拒絕,一個又來求機會。
是你們在路上,沒相互将話說明白嗎?
這一下子又像是朕這個當皇帝的不給機會一樣。
一來二去的,成了朕的不是了。
你們是不是想的有點太多了。
越是想,李世民就越是覺得,這個黑鍋不應該自己來背。
臉色拉下來了。
“臣弟是想求陛下準許,讓馬周負責這件事。
”李複說道。
“馬周是你王府的長史,你的意思是,他依舊是王府長史的官職,來負責朝廷的這件事?”李世民嘗試着詢問。
“是。
”李複應聲:“反正将來馬周是要為二哥做事,為大唐做事的,如今是什麼官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既然能提出合理的建議,那麼,執行的人選,他,最為合适。
”
“朝中........”李世民沉吟着。
這個提議,他倒是有點心動。
如同李複說的這樣,馬周提出,馬周來帶人施行。
最合适不過。
“朝中如何,還不是二哥說的算?二哥是皇帝。
”李複臉上挂上了谄媚的笑容:“一個任命而已,況且,現在朝中留下的官員,都是實打實做事的官員。
”
經過去年一整天的“調整”,朝中的冗員都已經被清除掉了。
留下能正經做事的,調整掉那些占位置的。
留下的官員、官職不多。
精簡到什麼地步呢?
就比如現在李世民想要給馬周安排個官位,也隻能安排個臨時崗,而不是正式編。
李世民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你啊,淨是會給我找麻煩,行了,這件事,準了。
”李世民應下了。
“多謝二哥!”李複連忙再次行禮感謝。
“那什麼,時間不早了,臣弟就不叨擾二哥了,得趕緊回去了,不然宵禁開始,臣弟又被抓了,那丢的可是咱們老李家的臉。
”
李複一邊嘿嘿笑着,一邊起身。
李世民人都氣麻了。
合着你李懷仁用得着人家的時候,就是聖明的皇帝陛下,就是好二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事情辦完了,用完了,你就要跑啊。
還真是幹脆利落。
還有什麼,丢老李家的臉。
你還知道丢臉?
跟太上皇偷摸的商議掙錢的時候,怎麼不知道帶着你的好二哥?!
李世民無語至極。
“先等等。
”
他叫住了李複。
“二哥,還有何事?”
“此事用馬周,不難,但是你過段時間,是要回莊子上吧?馬周可是要留在長安城的。
”
“恩,最近莊子上沒有什麼大事,他留在長安城也不耽誤,從明年一開春開始,莊子上的事情才會多起來,因此,隻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将這件事辦妥,明年馬周繼續回莊子上就是了。
”李複說着。
“恩,如此,便沒有什麼事情了,對了,你在長安城,且多待兩天,李五說,高昌那邊的事情辦完了,東西都在路上,估摸着也就這兩天,百騎司的人就回長安了,帶來了咱們想要看的東西。
”
“今年高昌的棉花,也大批量的進入了大唐,也在運輸的路上。
”
“年初的時候,跟鞠文泰商讨過這件事,大唐可以給他們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