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心裡惦記着泾陽王府的事情,知道這兩年,殿下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也正是用人之際,下官怎麼可能在這個時間,離開殿下身邊呢?”馬周笑道:“下官還要為殿下鞍前馬後呢。
”
李複看着馬周,臉上露出看稀奇物的表情。
“你還是馬周,馬賓王嗎?不管你是誰,趕緊從賓王的身上下來。
”
李複說着說着,自己都笑了。
“以前可沒見你還會說這樣的好聽的話啊。
”
“今天這事怎麼了,見過了陛下,轉了性子了?”
馬周搖頭,隻是笑。
他也知道殿下這是在打趣自己。
繼而聽到李複自顧自的說着。
“三年啊。
”坐在馬背上的李複突然四十五度擡頭看向天空。
“三年之期已到.......”
看到自家殿下這般模樣,馬周是覺得,殿下的腦海裡又在想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上次在登州,站在海邊也是。
殿下.......沒有那種詩才.......
“賓王,官場,有很多個三年,可是三年與三年之間,也是有區别的。
”李複說着。
馬周點頭。
雖然是車轱辘話,可是很有道理。
人在壯年時候的三年,跟暮年時候的三年,可不是區别很大嗎?
年輕的時候胸懷壯志,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到,心裡還是充滿着無限的希望,覺得未來有無限的可能的。
等老了之後......
人無法獲得年輕和對年輕的感悟。
暮年的時候會如何,隻有到了暮年的時候才知道。
世事一直都是瞬息萬變的。
“你如今,年輕力壯的,心氣兒也在,我倒是覺得,這個時候入朝為官,為百姓做事,是最合适的機會。
”
“但是留在泾陽王府,為殿下将該做的事情做了,也是在為百姓做事。
”馬周說道:“長安城的百姓是大唐的百姓,那泾陽縣莊子上的百姓,不也是大唐的百姓嗎?”
“下官倒是覺得,在莊子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将來挑挑揀揀,學以緻用,也是好事,更别說,在泾陽王府做長史,也是下官的資曆。
”馬周說道:“未來的三年之内,下官會一邊用心做事,一邊将自己的一些經驗方法,盡可能的都教給王玄策,或者是其他殿下覺得可用之人。
”
馬周最主要的,還是想要将自己手裡的工作平穩交接出去,也順帶着為泾陽王府,培養出可用之人。
不管往後泾陽王府的新長史能耐如何,自己臨走之前,一定要樹立起一個标杆。
身為泾陽王府長史的标杆。
身在這個位置上,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本事如何,勿要讓庸才,蒙蔽了泾陽王殿下。
李複聽到馬周這樣說,心裡很是欣慰。
雖然在一起共事才兩年的時間,但是馬周對泾陽王府,也是真心實意,掏心掏肺了。
甚至不惜要親自培養人手,為泾陽王府所用。
再加上這兩年王府的事務的确是繁雜,缺少馬周這樣的人才。
王玄策,他還很年輕,可以用,但是不似馬周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