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騎司已經打聽明白了?白疊子!棉花!
本來就打算在長安城多待兩天,采買一些東西給老趙帶回去,如今,更是不能着急回莊子上了。
惦記棉花這事兒已經惦記很久了。
而且今年莊子上的棉花也已經收了,都在庫房裡呢,就打算這幾天召集莊子上的人,做一批棉服,到時候給王府兩衛發下去。
王府兩衛總共一千來号人,不說往後,就眼下,棉花,棉服也是個稀罕物,李複打算讓莊子上做衣裳的人們,去一趟軍營,給他們量一量身材,到時候做的合身一些,才更保暖。
反正都要費這功夫做了,總不能大了小了的,到時候弄的不貼身,那多浪費。
等以後棉花多了,軍隊裡的被褥,也給他們換了。
一年到頭守衛莊子,以後要是遇到什麼事兒,他們就得真的上,待遇好一些,也是應該的。
這一千王府兩衛,因為李複要求的訓練問題,這一千人,跟府兵不一樣,他們是完全脫産的,專門隻為李複一個人服務。
所以到了農忙的時候,李複也會下令要求他們下地幹活,幫襯着莊子上的困難人家。
王府兩衛在莊子上的職能,也跟金吾衛在長安城的職能是一樣的。
啥事兒都能管一管。
巡邏啊,維持治安啊,或者是萬一誰家走水了,房倒屋塌了,他們都得往前沖。
這也是李複的硬性要求。
高昌現在不僅僅有棉花,還有白疊子的技術。
也就是棉布的紡織。
既然有現成的技術,現成的機器,還費那功夫研究什麼,直接帶回來,讓大唐優秀的工匠參考着,改良一番,說不定更好用呢。
無中生有,難。
可是改進的話,摸清楚了原理,那就簡單多了,對于大唐的工匠來說,根本就不叫事。
李複笑着應聲。
“那臣弟就等着宮中的好消息了。
”
李複臉上的笑容不摻雜任何東西,就隻是簡單的高興。
好歹這事兒惦記了這麼久呢。
而且,對大唐百姓來說,是好事,能不高興嗎?
“白疊子?棉布?”李淵倒是疑惑了:“值得你這麼高興嗎?”
李淵起身,走到那托着托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