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腕子比賽兩兩一組,采取淘汰制。
比賽方式簡單粗暴,赢的人要一直掰到最後。
西福斯這邊十八名隊員,有三名挺到了最後的決賽。
這三組古德爾人和帝都人的對決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襯得本地人對決的那邊略顯冷清。
裁判一聲令下,雙方都鉚足了勁兒,黃毛由于早早的被淘汰,就專門充當起了啦啦隊成員。
“加油啊大錘!加油!幹他!”一激動也忘了古德爾話,直接用上了母語。
古德爾人這邊也是,加油的人比下場比賽的人還激動,各個兒喊得臉紅脖子粗,恨不得能幫把手。
“古猛,你是最厲害的!加油!給這群外族小子一點兒顔色看看!”
剛剛還十分和諧的兩派人,現在充滿了“火藥味”,這跟關系好不好沒關系,是兩個不同陣營的競争,是男人的面子和尊嚴,背後隐藏着的是民族榮譽感。
兩個比賽的人都咬緊了牙,誰也不讓誰,緊張的僵持着,最後叫石猛的古德爾人手臂開始微微顫抖,明顯快要堅持不住了。
“撐住啊石猛!不要認輸!加油!加、唉呀——!”
頹勢一旦顯現,就會勢去如山倒,砰的一聲,石猛的手臂被壓到了木墩子上。
隊員們歡呼着撲到王大錘身上,舉起了他的手臂,昭示勝利,王大錘也是笑得一臉燦爛,掰手腕赢了當地人這件事他回去能吹好久。
另外兩名隊員有一名勝出,一名惜敗。
最後走到決賽裡的三名選手竟然有兩名都是外族人,這個結果讓古德爾人大為吃驚,紛紛對他們另眼相看。
他們是慕強的民族,崇尚力量和武力,理所當然的會對這樣的人更有好感、更尊敬。
王大錘和另一名獲勝的隊員——黑七,當即收到了好多姑娘的青睐,當地人也是對他們面露欣賞。
其實這樣的結果西福斯早有預料。
古德爾人的力氣很大,這和他們的生活環境有關,耕地、放羊、牧馬、打獵,造就了他們的強健體魄。
而他的隊員們每天的訓練強度隻會比這更高,除了力量,還有一項專門的訓練——那就是耐力。
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兩方能維持平手,而僵持的時間一長,他的隊員就會取得優勢。
兩人走到這一步已經十分滿足了,人情世故他們也不是完全不懂,在決賽的時候裝作力竭輸給了那名當地人。
最後,兩人邀請冠軍一起照了張相,照片上,壯碩的古德爾漢子穿着極具特色的服飾,手裡牽了一隻羊,王大錘和黑七一左一右,兩人懷裡各抱了一隻小羊崽,笑得見牙不見眼。
摔跤和掰手腕是同時進行的,在這一項上西福斯的隊員們竟然都沒挺到最後,甚至可以說“戰績慘烈”。
他們這兒的摔跤手都是重量級的,體重優勢和摔跤規則放在那,根本就扳不動,他們總不能對人家使平時學的那些陰招、殺招吧。
當地人看隊員們被“碾壓”也沒怎麼嘲笑他們,反而給他們加油鼓勁兒,有的實在看不下去還好心的場外指點,可是作用甚微。
最後看淡了的隊員們安心充當起了觀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