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錢啊?貴吧?”
傅璟佑劍眉略揚,心情微有些愉悅,不答反問道:
“你們覺得應該多少錢?”
這話問的……
幾個老煙槍面面相觑,最終試探道:“一塊八?”
話說出口,又立馬改口道:
“兩塊?”
為啥猜得那麼高呢?
機械廠少不了要用金屬材料的時候,所以對價格了解得比較清晰。
金屬的價格,每公斤在一塊五毛錢上下。
但是塑料原材不同。
聚乙烯和聚丙烯價格每公斤大概都在一到三塊。
像他們廠裡用的電機的外殼,都是聚碳酸酯、聚酰胺。
每公斤價格在五到八塊起步。
馬力大的設備,最貴的塑料外殼,材質往上到十五塊一公斤的也有。
說白了,對比之下,塑料的價格真的不便宜。
但這是大衆的慣性思考邏輯。
作為成本,可不是這麼計算的。
就想吧,金屬打火機,一公斤的材料才能做幾個?
塑料本來就不占重量,那一公斤的塑料,又能做多少個打火機呢?
這個比例,幾乎是一比三。
一公斤的金屬大概可以制作二十五個打火機。
一公斤塑料則能制作七十七到八十個打火機。
市場上常見的金屬打火機,賣一塊二毛錢一個、
就按照這個價格算,二十五個打火機就是三十塊。
如果塑料打火機賣八毛錢一個,按照七十七個去計算,就是六十一塊六毛。
即使原材成本比金屬高個幾毛、一塊,也無疑都是賺的。
關鍵這東西賣高了,買的人或許少,按人家潛意識裡也會覺得值,生不出什麼槽點來。
定價好好把控一下,低于市場其他價格,就像剛才估算的那樣,賣八毛錢一個,受衆人群便會一下子擴大範圍。
至于利潤方面?
售價不低于四毛就能小賺,定價為八毛就更不用說了。
傅璟佑想到就問:
“這個要是賣八毛,你們買嗎?”
“啥?八毛?買啊,肯定買!”
這麼好的打火機,比市場上賣的還便宜,買到就是賺到,幹啥不買?
幾個老煙槍都争先搶後的打聽起來:
“傅廠長,你這是從哪兒買的?我要買,我要兩個!”
“我也要!”
看吧。
傅璟佑哼笑一聲,心裡樂開了花。
手往下壓了壓,他讓衆人平靜下來,順勢便宣布了一件事:
“二号車間後面的幾個車床空出來幾天,這打火機,咱們要自己生産。
”
“什麼?”
“生産打火機?”
“咱們哪會那個……”
車間裡人聲鼎沸,立即哄鬧起來。
傅璟佑心急如焚,未作停留,說完就出了車間回辦公室。
既然确定了可行,那就趁熱打鐵,要趕緊拟定出行動方案才行!
車間裡,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那幾個老煙槍懵了一陣兒,發覺過來手裡還攥着打火機,其中一人恍惚回神道:
“傅廠長閉門造車那麼久,這、這打火機不會是他搗鼓出來的吧?”
他這麼一說,旁邊也有幾個人大眼瞪小眼,一想還真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