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巧巧在一樓逞威風。
覺得手裡掌控的人脈關系,不比在三樓當主任差時。
陸淼已經報備了出勤安排,奔走在外。
實在找不到大緻符合要求的人選,她幹脆自己上。
這個時代,大概就需要一個走在前面引領的人。
而她,思想不受時代背景的束縛。
以身入局,親自上陣,也許也更方便掌控一些……
先前尋找素材選材時,陸淼接觸過不少民間手藝人。
其中還有不少類似染布坊的小單位據點。
為了找到對應感覺的布料,她又一次走街串巷,奔走其中。
她在忙活這些事時,機械廠那邊也有了新的進展。
論生産,怎麼才能在短期内獲取到最大的變現利益呢?
當然是低耗材、高産出,并且有實際使用價值的。
陸淼給傅璟佑支的出路招兒就是,或許可以試試打火機。
市面上現階段的打火機大緻分兩種。
一種是拆卸、手動填充煤油的。
另外一種則是填充丁烷。
不論是哪一種,都是金屬制造。
且在京北這邊的售價多在一塊二到一塊五之間。
機械廠的零件車床都是現成的。
金屬和包裹電機的塑料邊角料,都可以再次利用。
這類用剩下的材料,雖然不足以大批量生産,但能利用上就能節省一筆開銷。
而且如果确定能做出來,即使原材料價格并不低廉,也可以嘗試投點小錢購入一批。
畢竟一個打火機才能用多點兒料?
打火機的原理很簡單。
陸淼差不多都懂,她提示幾句,理科成績相當出色的傅璟佑,自然能get到點。
傅璟佑思維活躍,在溝通時就聯想到了其他方面。
比如金屬外殼可以替換成塑料的。
那麼裡面的金屬小零件,造價高的,是否也能換成其他既能穩定性能,成本又低的材料呢?
家裡就有打火機,他另外又去百貨大樓買了幾個,回廠裡後就開始拆卸琢磨。
經過不斷地拆卸和組裝,替換平價材料的事暫時被否決,不過傅璟佑發現了另一種降低成本的可行之法。
進口打火機的内部裝置十分繁瑣,其中很多小零件都是可以省略不要的。
單單是組裝出來的效果,不一定具備穩定性。
考慮安全使用問題,傅璟佑在廠裡連着幾天都在搞這個事情。
等第一批自産的十幾個打火機出爐,他挨個“哒哒”的按,每次火焰都能如期顯現。
他感覺還行,沒什麼問題。
但是他一個人的想法,有點說不好,該讓更多的人都用用試試才行。
傅璟佑揣着一兜打火機出辦公室去了車間,喊了幾個老煙槍過來挨個發去一個。
“廠長,這是啥意思?”
正常情況發煙還能理解,哪有給人發打火機的?
“你們試試,看看好用嗎?”
幾個老煙槍呈現半圓弧圍在傅璟佑跟前,不多會兒都“哒哒哒”了起來。
“好用啊,看這火!每次都能打出來……”
有人握着打火機反複翻看,末了道:
“這哪兒産的?真希罕,塑料的打火機我還是第一次見!”
“我也是第一次見,廠長,這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