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消化過程(九)
放大鏡,這是造玻璃時的副産品。
不算平整,有凸起,還不夠大,阮響看了一眼就叫工人們拿回去切割成圓形,鑲一圈銅邊——好在這些複産品不算多,為了避免浪費,阮響讓人把它也寫在了單子上。
低溫燒制,含有大量雜質,遇熱就炸的琉璃都是奢侈品。
這些放大鏡,阮響自然也不會讓它們低價流出去。
這世上有受苦的人,就必然有吃香喝辣的人。
後者的大部分需求都能被滿足,也就差這些新鮮玩意了。
至于罐頭,這是阮響仔細考慮過的——她的地盤産鹽産布産肥料和土法農藥,但這些東西,全都是可替代的,商人們此時過來,但日後她要是和朝廷起了沖突呢?
對商人而言,來她這兒做買賣是要輕松一些,但隻要他們願意,還有許多地方可供他們選擇。
她必須拿出能賣上高價,讓商人們寧願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都跟着她幹的高利貨物。
商人和農人不同,農人隻能守着地,但商人可以滿世界亂跑,他們很難有什麽忠心,就算有,如今的阮響也不能信。
隻有利益,唯有利益,能讓商人們聽她的話。
“阮姐,既然玻璃造出來了,何不用玻璃裝?”馬二不太明白,“鐵……畢竟是鐵嘛。
”
在他們這兒,造罐頭本錢并不高,他們自已種的有甜菜,制出來的糖品質很好,至于果子,都是從附近的果農那收的。
罐頭有個好處,反正要處理,就算這果子長得不好,不怎麽圓潤漂亮,放豐産期根本賣不出去的玩意,隻要去了皮削好,壓根看不出原樣。
阮響:“玻璃罐頭的密封還做不好,運輸也不容易,別的地方可沒有我們的水泥路。
”
馬二:“我忘了……”
馬二拍了下自已的腦門,覺得自已是好日子過久了,人飄了。
“罐頭的底價定多少?”馬二問阮響。
阮響:“二十兩。
”
馬二被吓了一跳,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她惶然地看着阮響:“……這、這誰吃得起?”
“這東西除了我們,其他人造不出來。
”阮響,“鐵皮都用上了,難道還要薄利多銷?”
她是要把罐頭當奢侈品來賣的。
奢侈品,自然産量有限,價格高昂。
她定了二十兩,商人們撲買走後,轉頭賣上百兩都是尋常。
這種暴利,商人們一旦品嘗過,就很難再抛下。
馬二:“二十兩……不如我們多賣一些?”
“一百罐,這也太少了些。
”
阮響笑道:“多了可就沒這麽值錢了。
”
雖然除了罐頭,還有別的東西也能有同樣的功能,但是讓她賣火藥還是賣槍?
相比之下,罐頭是最保險的,鐵皮用量少,并不怎麽值錢,為了防止食物腐蝕鐵皮,內壁還上了一層錫。
在沒電的情況下,很看技術,也很耗費人力。
但同樣,也不怕朝廷學走。
既然朝廷學不走,又能收攏商人,還能賣出高價,為什麽不賣呢?
商人們自已想學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