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炮灰女配(23)
袁承中發話了。
林薇不想接受采訪也得硬上。
巧的是,采訪她的兩名記者,是在藥廠遇到的那兩個。
雙方都略顯尴尬。
不過,兩名記者很快就被采訪的喜悅充滿,專心緻志進行采訪。
相比林薇,他們肯定想采訪到袁承中,但對方不願意出面,能有個人出言,也算個好結果。
林薇看起來相對稚嫩,又是剛畢業,雖說是袁承中的得意門生,但到底年紀小,和專家差着一大截。
記者一開始,在提問過程中,問的問題都相對膚淺,都沒往專業領域問。
然而,林薇沉靜專業的回答,讓兩人愈發詫異,開始愈發嚴謹起來,看向她的神色裏,不由刮目相看。
對于藥效,林薇說道:“其實這一款藥,副作用相對于以前的藥,包括進口藥物,副作用是非常低的,它的作用也被低估了,但時間可以慢慢證明。
”
記者點頭:“聽說你們研究所現在正在臨床的很多新藥,在未來幾年也會相繼上市,這個情況屬實嗎?”
“嗯。
主要是心血管方面的藥物,目前的臨床效果比預期好,順利的話,在這一兩年都會逐步上市。
”林薇回。
記者又問了幾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問到了林薇本人:“這幾年,聽說你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所,還睡在實驗室,是什麽想法支撐你這麽拼命呢?”
說實話,記者了解到這個情況的時候,覺得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林薇才幾歲?
林薇幾年前才大一,估計是被袁教授看中,作為得力助手,所以幹活時間長。
但剛剛聽到林薇專業地回答,身上透露的沉穩,不屬于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學生,下意識就問了這個問題。
“遠談不上拼命,在這個團隊裏,每個人都很努力,睡在實驗室的人多了去了。
”林薇笑,說得謙虛。
記者也一笑。
随後,她緩緩道:“每個人的目标,都是為了研發出更為先進的藥物,幫助更多的患者,讓他們能用到更安全、更便宜、療效更好的藥。
”
林薇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記者神色是動容的。
總有一部分人的犧牲和奉獻,保護着別人。
林薇的年紀還小,但骨子裏散發的堅韌精神,讓人不由敬佩。
“你的年紀還這麽小,就已經有了成績,對于未來,你有什麽期許呢?”記者最後笑着,問到了一個私人問題。
林薇也笑:“這一段,可以不錄入采訪刊登嗎?”
“你先說。
”記者賣了個關子。
林薇沒有立即接話,而是想了想,黑白分明的眸眼看向兩人,話語清脆:“如果我的人生還有很長的時間,我應該足夠來得及,和團隊一起去研究出更先進的藥物,如果能夠讓國內的醫學往前邁開一小步,我們的努力就有很大的意義。
”
“為什麽,隻是希望是一小步?”記者覺得她的發言很大膽,最後期望的結果卻很小。
林薇:“隻要邁開一小步,就會有很多很多和我們一樣的新生力量,他們會跑得越來越快,也會越來越遠。
”
“這是一場接力賽,隻是開頭比較難,就比如我們團隊,一開始隻有幾個人,現在有上百人。
”
......
采訪結束後,林薇匆匆離開,去實驗室忙了。
兩名記者在會議室很久都沒有離開,一臉激情記下重點,都恨不得立刻就寫下稿子發表,肯定是爆點。
*
次日午時。
到了飯點,實驗室裏的人越來越少。
林薇看了眼時間,迅速處理手中的事情,提着包,快速往門外跑。
一路跑到門口,看着路邊停着那輛熟悉的車子,她的腳步更快了,還未走到車邊,許淵打開車門出來,見她有些氣喘籲籲,輕聲道:“不用那麽趕的,時間也還早。
”
“我這不是怕你等嗎?”林薇平複氣息,非常不好意思,“昨天有記者來了,一直都沒空,這一頓一定要我請,我剛發了獎金。
”
前天,兩人才約了昨天吃飯,她因為采訪的事情,耽擱了。
許淵昨天中午的确也來找她了,但隻是短暫見了一面,她就忙去了。
他又說把時間約到今天,林薇今天很早就來實驗室,就是為了騰出時間。
許淵給她打開車門:“去哪?”
林薇坐上去:“去吃粵菜,我知道一家剛開的餐館,聽說不錯,正愁沒人陪我去,今天正好去了。
”
“好。
”
......
這幾年,兩人吃過不少頓飯,其中有好幾次,都是在袁家吃的。
私底下約過多次飯局,相處算是十分融洽了。
許淵這人有邊界感,話不多脾氣好,做事穩重靠譜,時不時還會給林薇送點國外的資料,她對他印象很不錯。
+兩人正有一搭沒一搭聊着,就到了餐館。
餐館是林薇打聽了一圈選的,就是為了表示誠意,因為生意火爆,自然有很多人,她瞅了瞅許淵,身子稍稍往他那邊傾了傾,低聲詢問:“介意人多的地方嗎?”
她每次帶他來這種地方,總有一種違和感。
許淵永遠與周圍格格不入。
“不介意。
”許淵絲毫沒想便回答。
林薇笑:“其實我就是象征性問一問。
”
她知道他不介意。
這就是許淵這人的随和之處了,哪怕看着一絲不茍,成熟淡然,總有一股無形的冷淡氣度,但還是蠻好相處的。
最起碼聊得來。
許淵也笑。
兩人走了進去,然而林薇失算了,她沒提前預訂,現在別說包間,就是外面的餐位,一時半會都沒有了。
林薇上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