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加任何容易混淆視聽的真實設定,因為那會把這本書好不容易締造起來的虛幻感給破壞殆盡,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尤其是像“奧姆真理教”這種容易引起廣泛議論的争議性存在,更應該是一名成熟作家絕對不會觸碰的話題。
難道這是一本紀實題材小說?
他們迷茫了,疑惑了。
然後迫不及待的繼續讀了下去,想要尋找到那個答案。
幾乎同一時間,在東京就有近百人把嚴井拓也的這份遺書給看完了。
如果範圍繼續擴大到全日本,大概人數能過千。
而現在他們所有人的感覺都出奇的一緻,那就是“喪”與“恨”。
他們對嚴井拓也這一生的“羞恥”和“喪”感同身受,也對迫害了他全家的奧姆真理教産生了發自内心的“恨”。
這恨意綿綿不斷,宛如潮水,就像是幾個月前彌漫在東京地鐵上的沙林毒氣般,侵襲着他們的大腦和四肢。
看嚴井拓也的這份遺書,就像是在照鏡子般,讓他們感覺自己的一切都赤裸裸的暴露在了大衆的視線内,無所遁形。
“原來這是真的!這難道不是僞造的遺書嗎?”
竹内治的手都開始微微顫抖了。
遺書裡的嚴井拓也是那麼的絕望和無助,他的一生本就像是個笑話,到頭來最後僅存的一點溫暖還被邪教給無情摧毀了。
他難以想象這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情。
然後書頁被翻到了北川秀自己寫的序言上。
兩個老頭老太的心髒頓時如遭重錘,痛的快呼吸不過來。
“遺書裡的一切居然都是真的。
因為他就是作者北川秀曾經的一個活生生的朋友.”木村惠子終于有點明白為何那天河出靜子和她聊這本書時,臉上的神情是那麼的沮喪和失落。
一出生就在财閥家族,自小就活在錦衣玉食裡的河出靜子并未真正見過底層人的生活。
如今北川秀以這種血淋淋的方式把底層民衆的人生撕開,擺在他們這些财閥家族繼承者的眼前。
隻要心中尚存一絲良知的人,都沒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真相吧!
兩人持續翻動書頁,這才發現窒息的時刻才剛剛開始。
正文的前言隻是三張日常照片的描繪,不過在最後還刻意附上了原圖,好像是在按着讀者們的頭,獰笑着說道:“看吧!看吧!看吧!這次不是虛構的故事哦,而是真實發生,真實存在,真實到讓你們所有人絕望的故事!”
才開始讀第一手劄,竹内治的雙手就已經抖個不停了。
他看書的速度很快,因此受到的沖擊也比一般人要更強。
一旁的木村惠子還在細細品味第一手劄裡有關男主角大庭葉藏的一系列心理活動,竹内治已經看完第一手劄,看起了第二手劄。
同樣的翻書聲也在便利店的各個角落不斷響起。
這裡不僅有木村惠子和竹内治,還有大批剛買了書就急不可耐翻開閱讀的北川秀死忠粉們。
店員桑看着店裡這溫馨的一幕,心裡十分感激北川老師的新作。
上一次《球》見刊時,同樣的場景也在店裡出現過,大家或靠在牆根,或席地而坐,一邊喝着從他這裡買來的咖啡,一邊津津有味品讀着新鮮出爐的純文學佳作。
這畫面是如此的和諧與美麗。
“也許我也該買一本來看.”
店員桑後面的那個“看”字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聽見店裡忽然傳出“撲通”一聲巨響。
随後便是老太太歇斯底裡的呼喊:“阿治!阿治!阿治你怎麼了?快來人啊!有人昏倒了!”
店裡瞬間鬧哄哄一片,有人躲得遠遠的,有人則好心過去查看倒地之人的情況。
店員桑被這突發事件吓了個半死,立即撥通醫院電話,喊來了救護車。
而當一群人手忙腳亂的把昏厥的竹内治擡上救護車後,他才看到大廳裡遺落的那本《人間失格》,書頁正定格在竹内治最後看的那一面上。
他看到了可能是造成竹内治昏迷的罪魁禍首的兩句話,因為那兩句話上有淺淺的濕痕,像是還沒有幹涸的眼淚。
“我家那間屋子上方的小窗戶正敞開着,從那兒可以看到裡面的光景。
隻見屋子裡亮着電燈,有一個我熟悉的女人正被按在桌上,她的背後是一道看不清的聳動人影。
”
“我頓時覺得頭暈目眩、呼吸急促,但同時心裡卻在暗自低語——這也算是一出人間粉戲吧,這也算是人類的本性吧,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甚至忘記了出手去解救我的妻子良子,隻是久久的呆立在樓梯中間。
”
這些話,這本《人間失格》好像有着難以言說的魔力般,勾引着店員桑一步步走過去,把它撿起,重新翻到第一頁,然後細細品讀了起來。
新宿區的紀伊國屋書店外,許多慕名而來的讀者還在瘋狂湧入。
紀伊國屋最初隻在新宿有一家小小的本店,但靠着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從書店創立的1927年起至今,現在于日本已有59個分店,甚至在其他國家也有其分店。
而這家最初的“本店”,也從原來小小的30平擴展到現在的8000平,一躍成為新宿區最大最知名的書店。
以往書店的客流量約日均2萬人次,今天看起來翻倍還不止。
很多沖進來的讀者明顯是朝着頭台擺放的《人間失格》而去,有的邊跑還邊問店員:“這個就是《且聽風吟》作者的新作吧?”
“包裝好精美的樣子。
現在的實體書都這麼好看了嗎?”
“我還沒看過這位老師寫的《青春三部曲》,聽說是講青春戀愛的治愈系故事,那這本也一定很甜吧?”
“甜?北川老師的小說往往給人一種憂傷和孤獨感,裡面的愛情故事肯定不甜,但也不至于讓人難受就是了。
”
“反正我聽别人都在說這個,就随便買一本回去看看呗。
現在的社會啊,無論是校園還是職場,要是你不懂大家都在議論的東西,可是會被诟病不懂得‘讀空氣’的哦。
”
“是啊是啊,讨好别人,附和别人才是社會的常态嘛。
我也不愛看純文學,但其他人都在說,我總不能不合群呀!”
議論聲和交流聲此起彼伏。
同樣還沒來得及看書内容的店員們正忙着把一本又一本《人間失格》從貨箱裡取出,這書實在太暢銷了,稍不留神,外面展台和書架上的備貨就被讀者搶掠一空,得時刻補充才行。
他們不知道這書到底好不好看,但已經确認了一件事——
這書要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