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都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求追讀,感謝!)

首頁
    北川秀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真吓到了。

     說完這句話,河出靜子起身,将書稿恭敬的還給了北川秀,黑色圓框眼鏡裡的雙眼流露出滿滿的期待。

     真不是我的腦殘粉嗎? 北川秀又疑惑了。

     但想想還是覺得不太可能。

     因為這讓他有種“本國财富實力排名前一百的大佬愛看網文”似的錯覺。

     “那個...河出社長,您确定會出版《人間失格》嗎?”北川秀保險起見,還是簡單和她說了下這本書的大體構思,以及以嚴井拓也的人生為模闆後可能帶來的後續風波。

     河出靜子聽完後微微點頭,認真的說道:“我确定會讓河出書房出版《人間失格》,并且是精裝文庫本。

    ” 又是精裝文庫本?! 這也對他的吸金能力太自信了吧! 不過想想确實,這樣前面還能附錄嚴井拓也的遺書,以及他們一家人的許多信息。

     不然等葬禮過後,嚴井拓也一家也就黯然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他們不該輕易被人遺忘。

     害死他們的奧姆真理教也不該輕易逃脫懲罰。

     “那就合作愉快了?”北川秀猶豫了下,還是伸出了手。

     河出靜子落落大方的伸出右手和他一握,臉上忽然展露出一絲絕美的笑容:“合作愉快,北川老師!” 她笑起來的樣子其實非常美,但礙于自己的年齡,需要在公司裡保持威嚴,所以河出靜子基本不在人前表露任何情緒。

     北川秀也笑了,他覺得今天的晚餐應該會吃的很開心,大概率是他穿越後吃的豪華大餐裡最舒心的一頓! ...... 時間一晃到了周末。

     自從與河出靜子在櫻日和居酒屋洽談完了有關《人間失格》的出版和發售後,北川秀回到家便開始了閉關。

     既然對方态度誠懇,自己也答應了人家出一本年度銷售排行榜前十的名作,那就不能再悠哉悠哉的混日子了。

     閉關這幾天,北川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寫爆款書,再也沒去過一次講談社,專心于把《人間失格》打磨成符合這個時代的佳作。

     期間因那天北川秀沒去講談社,野間愛莉又喊人打了好幾次電話來公寓,不過他都光速挂斷了。

     大概是終于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了,高層的命令一層層傳遞了下來,最後落在了齋藤玲奈的頭上。

     齋藤玲奈打來過一次電話,但第一時間是詢問北川秀是否生了病,或者心理狀态不太好—— 她一直擔心北川秀會被嚴井拓也一家的死所影響,而且北川秀有自殺前科,她放心不下,又不敢冒昧過來拜訪。

     甚至為了他身體着想,齋藤玲奈勸他先不要考慮新書,就這麼安心靜養,上面的壓力她會獨自承擔。

     雖然全程齋藤玲奈沒提講談社和高層的要求,但北川秀聽出來了,高層一定是給了她壓力,讓她來當說客說服北川秀,可她沒這麼幹。

     甚至提都不提一嘴。

     北川秀知道自己沒看錯人,也很寒心講談社至今為止對他和齋藤玲奈的所作所為,便讓她放寬心,等葬禮時面談。

     而這幾天的事,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帶球”跑去找河出書房的念頭。

     事到如今,講談社的高層,那位素未謀面的野間愛莉常務,他還是沒見到過真人! 可人家河出書房,連代理社長這種二把手都親自出面邀請他吃飯了! 北川秀現在有點能體會到“三顧茅廬”時孔明的心情了。

     甭管人劉皇叔是裝的還是真心的,這态度确實已經到位了。

     另外就是因《雷神短歌》而引起的俳句浪潮了,東大俳聖之名傳遍東京各個大學,東大俳句研究學團頓時從無人問津的社團變成了人人求着加入的大社團。

     小林團長成功抗住了壓力,加上河出靜子在網上嚴禁任何閑雜人等去東大騷擾俳聖修行,事情發生了那麼久,俳聖是誰依然無人知曉。

     學團内的成員也在互相挨個排除,反正第一第二個被排除的就是剛加入不久的我妻夢子和蛇喰麗。

     蛇喰麗很喜歡這首《雷神短歌》,奈何小林團長說了要保護團員的個人隐私,她也不知道那位寫情詩寫到自己心坎裡的俳聖究竟是誰,隻好天天自己抱着抄在本子上的《雷神短歌》,有空沒空就對着我妻夢子念上幾句。

     俳句的再度流行使得許多大學新增了不少俳句相關的社團,連文學部的教授們也慢慢重視起了這首俳句。

     不過熱度就差不多到這兒了。

     誰讓《雷神短歌》和《青春三部曲》一樣,是以愛情為皮囊的文學作品,在那些文壇“雅士”眼裡,這玩意兒就難登大雅之堂。

     北川秀也暫時沒把這事告訴河出靜子,自己總得先留些底牌嘛。

     萬一《人間失格》莫名其妙暴死,他也有拿得出手繼續和河出書房合作的東西。

     與《雷神短歌》一并火起來的還有一篇文學評論稿。

     署名依然是那位挺有噴子實力的“一郎”,北川秀的這個頭号黑粉說來有點奇怪。

     最初第一個在《且聽風吟》沒起勢時出來炮轟北川秀的就是這家夥。

     而在銷量大戰最膠着,明顯機會更好的時候,他卻陡然消失匿迹。

     一直到最近,一郎這個筆名都沒再出現。

     然後前幾天,他忽然在《朝日新聞》上刊登了一篇長達1000字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