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八章:共謀

首頁
     現在貿然之間多了二十五萬人的吃穿用度,無疑是使得孫傳庭焦頭爛額。

     這些時日,孫傳庭都在協調各方,曉谕各地州縣妥善安置百姓。

     進剿的事務甚至都因此遲緩下來了不少。

     這一切,和陳望記憶之中曆史上孫傳庭兵出潼關進剿李自成,李自成所做出的應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曆史上,孫傳庭在經曆了柿園之敗後,出潼關進剿。

     當時河南境内赤地千裡,缺少糧草,李自成采取了誘敵深入的戰略,一路上堅壁清野,使明軍無法就地籌糧。

     而後李自成又把主力部署在郏縣以南的地區,把後勤問題留給進剿的官兵。

     等到明軍長驅深入,兵至郏縣之後。

     李自成以劉宗敏為将,分遣輕騎萬餘繞道敵後,襲取汝州西北之白沙,趁勢切斷了明軍糧道,緻使明軍斷糧。

     孫傳庭聞訊大驚,不得已回師欲打通糧道,明軍本就缺衣少食,内中早就已經生出間隙。

     若是一直戰勝還好,但是突然遭受挫折,聽聞斷糧,矛盾便暗自滋生了出來。

     最後孫傳庭一動之下,三軍生亂。

     李自成趁機率師出擊,遂一錘定音,大敗明軍。

     眼下的李岩所做的一切,很多地方都和原本曆史上李自成的布置暗合。

     “徐州的情況如何了?” 陳望沉吟了片刻,向着陳功詢問道。

     “徐州還是和之前一樣,城中的萬民軍就守着城牆,沒有半點要出擊的勢态。

    ” 很多時候,沒有異常其實就是最大的異常。

     此前南下進剿兵馬的一應錢糧都是由運河派遣糧船運送。

     但是如今早入隆冬,河水多處封凍,早已是難以行船。

     因此一應糧草都是經由陸路運送而來。

     河南糜爛,千裡赤地,流民滿省,用于赈災的糧草都不夠,又怎麼可能供給軍用。

     南直隸地區也同樣因為萬民軍的影響使得局勢極為惡劣。

     萬民軍一路攻伐,路經的所有鄉鎮皆是堅壁清野,連村寨中的水井泉眼都要堵塞,根本也籌措不到半點的糧食。

     在崇祯十三年時,災害不斷南移,南直隸的北部同樣也遭受了自然災害的影響。

     加上萬民軍的侵入和有意的引導,如今南直隸北部各地也同樣烽煙遍地,兵荒馬亂,難以供給糧草。

     因此,如今大部分的糧草基本都是由山東和北直隸通過陸路運送而來。

     而從山東和北直隸運送而來的糧草,一路南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徐州這一重鎮。

     但是現在,徐州仍然牢牢的掌握在萬民軍的手中。

     因為鳳陽的糧草短缺和危機,使得南下進剿的明軍沒有選擇,隻能是選擇越過徐州,繼續馳援鳳陽。

     陳望眼簾低垂,半響之後,詢問道。

     “軍中攜帶的糧草現在還能供給多少時日?” 陳功作為副将,對于這些事情自然是了如指掌。

     “我軍騾馬衆多,攜帶的糧草足以供本部兵馬支用十日的時間。

    ” 陳功言語之中所指的本部兵馬,指的是陳望直接統領的一萬兩千人,并沒有将胡知義統管的河南兵馬計算在内。

     如若李岩的計劃是截斷糧草供給,要是省着些支用,倒是足以應付接下來的變故。

     但是如今一切的一切都是陳望通過過往的情況,推測而來。

     現如今的李岩到底要做什麼,陳望心中并不清楚。

     陳望按辔立馬,心中沉吟。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孫傳庭從牢獄之中被啟用,重新受任為總理,朝廷诏令急切,急令解除鳳陽之圍。

     孫傳庭軍略雖然可算一流,但是人力終有窮。

     哪怕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有算計有失時,更何況是孫傳庭? 從這段時間的統籌安排看來,孫傳庭如今全部心神,皆是放在鳳陽之圍上,根本就沒有察覺自身的處境正逐漸變得危險起來,察覺到什麼不妙。

     又或許,孫傳庭可能察覺到了不對的地方,但是因為朝廷的急令,鳳陽的危局,卻是又不得不去冒險。

     火光熊熊,映照在衆人的眼眸之中。

     黑暗之中,衆人的眼眸之中,皆是一片明亮。

     陳功先是緩緩看了一眼四周,與周圍的一衆漢中軍軍将眼神皆是交接了一番。

     最後又在末位處,一名身穿着甲衣,半張臉都被黑色的面巾遮蔽,與衆人有些格格不入的将校身上停留了許久,最終才收回了目光。

     天寒地凍,軍中為禦寒,多有佩戴面巾者,并不古怪。

     格格不入的原因,是因為那名将校的身軀并不如其他人那般魁梧。

     雖然身穿甲衣,頭戴兜鍪,但是身上卻并沒有多少武将的氣質。

     反而……更像是文官…… 陳功上前了些許,目視着立馬在衆人身前的陳望,開口問道。

     “總鎮,接下來,我們應當如何行事……” 陳功開口并沒有稱呼陳望大哥,而是稱呼總鎮。

     周圍,一衆漢中軍的軍将在此時,皆是轉頭将目光投在陳望的身上。

     所有人都在等着陳望開口,等着陳望的軍令,等待着陳望做出決定。

     陳望牽引着戰馬,轉過身來,衆人眼神之中的熾熱所代表的是什麼,他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陳望的目光先是掠過陳功,而後又緩緩地從身前一衆漢中軍的将校身上掠過,最終也與陳功一樣停留在了最末端的那名将校身上。

     周圍一衆漢中軍的軍将也在此時,随着陳望的目光一并而動,同時看向了那名将校。

     “宋先生。

    ” 陳望目光淡然,緩緩開口。

     “将軍請言。

    ” 那名承馬立在最末端的騎将,驅馬上前了一步,迎着衆人的注視,恭敬的應答道。

     鎮内熊熊燃起的大火與坡頂一衆衛士手中的火把光芒交相輝映,顯出了那名騎将略顯單薄的身軀。

     寒風呼嘯,帶起無數旌旗幡幟,壓下了周遭一切雜亂的聲響,吹的天地清明一片。

     坡頂之上,陳望已經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宋獻策低下的頭顱,已經代表了一切。

     …… 《寶豐縣志》:城遂破,諸軍蜂擁入,城中鼎沸,火光照若白晝。

    傳庭遣飛騎十餘輩持令箭,大呼各城門曰:“殺一賊者賞十金,戕一民者斬!” 身體不适,停更了很久實在抱歉,從今天開始重新恢複更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