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五章:合營

首頁
    南直隸、中都鳳陽。

     崇祯八年,農民起義軍攻陷中都鳳陽,中都城内外大量建築被焚毀,皇陵也遭毀壞。

     雖說不久之後鳳陽重新收複,但是破壞卻是難以挽回。

     關内民變不休,叛亂不止,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崇祯八年後,中都鳳陽便不斷的開始修築防禦工事,加派兵丁防守。

     鳳陽城北,蒲北崗上,刀槍如林。

     一望無邊的旗海在微風中輕輕飄揚,漫山遍野盡是身穿着玄甲的甲兵,山崗之下無數甲士列陣而立。

     山崗之巅,無數的旌旗,宛如衆星捧月一般,将一杆玄黑色的大纛簇擁在中央的位置。

     赤日高懸,碧空如洗。

     寒冷的山風自北朝南吹襲而過,一瞬間之間帶起無數的旌旗獵獵而動,彙聚成宛若雨穿竹林一般的聲響。

     風吹山林,旌旗卷動,那杆被一衆旗色各異的旌旗圍攏在其中的大纛也同樣被山風所影響。

     山風帶動着大纛頂上赤紅色的旗纓卷起,旗面也随着山風而舒展,暴露在衆人的視野之中,露出了一個鬥大的白字——「信」! 大纛之下,李岩頭戴翎羽明鐵盔,内穿着水磨鐵甲,外罩半臂紫金武繡袍,挎箭帶弓,腰懸利劍,端坐于高台之上。

     高台之上将校林立,甲士如雲。

     「咚!」「咚!」「咚!」 鳳陽城下,戰鼓聲如雷。

     伴随着恍若雷霆般的戰鼓聲,無數頭戴黑巾,手持着兵刃的軍兵排列着嚴整的軍陣緩步前行。

     最前方,一座座高大的雲梯正在慢慢的向前移動。

     「嗬哈——嗬哈——」 雲梯車下,一衆軍兵呼喊着号子,奮力的推動着雲梯車向前。

     遠方,鳳陽的城牆之上,無數赤色的旌旗在北風之中飄揚。

     就在攻城的雲梯進入了大概百步的距離之時,團團橘紅色的火光乍然閃現,大量的硝煙自鳳陽城的城牆之上升騰而起。

     高台之上,李岩眉頭微蹙。

     他知道,那是明軍的火炮…… 視野之中,數座雲梯車在轉瞬之間便已經是土崩瓦解,轟然倒塌而下,攻城部隊也不可避免發生了騷亂。

     過了一息左右的時間,隆隆的炮聲才在衆人的耳畔響起。

     李岩神色不忍,無論是曆經了多少次的戰陣,經曆過了多少次的生死,他都沒有辦法真正的硬下心腸,不去在乎傷亡。

     對于李岩來說,他永遠沒有将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看成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

     都說慈不掌兵,但是李岩沒有辦法,如果他有選擇,他希望這天下是一個太平盛世。

     他其實從來就沒有想過,登臨高位…… 隻是,他從來就沒有選擇。

     從在杞縣起兵之時,他就已經是沒有了選擇。

     到如今,他麾下的從者已經逾越五十萬人之衆,他的肩膀上挑着的是五十萬人的生死,挑着的是五十萬人的希望。

     不,不僅僅是五十萬人。

     山風冷寒,恍若刮骨的鋼刀,李岩的心也随着寒風慢慢的冰冷了下去,眼神也堅定了起來。

     他曾經立下誓言,舉義旗而起,必将掃除女幹邪,澄清宇内。

     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

     要想改天換地,又怎麼能夠少得了犧牲。

     「嗚————」 低沉的号角聲自遠方響起,而後伴随着号角聲響起的,是無數軍卒的齊聲呐喊,攻城已經拉開帷幕。

     洪武二年九月,诏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阙如京師之制。

     後兩易其名,又因中都宮阙建在鳳凰山之南,終賜名鳳陽。

     鳳陽城參考《考工記》規劃建設,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不少于百萬之衆。

     鳳陽作為中都占地範圍極廣,規制之盛,實冠天下,共有三道城牆,分為三城。

     第一道城為中都城外城城牆,呈東西扁長的長方形,西南隅為将鳳凰山包入城中,還修建了一個凸角,共開辟城門九座,水關十八座。

     鳳陽城外城城牆周長,達到了驚人的六十餘裡。

     要知道,襄陽城城牆的周長隻有十二,就是北京城城牆的周長也不過是二十八裡。

     當然鳳陽的城牆雖然長,但是實際上防守能力卻是遠不如襄陽和北京。

     如此漫長的城郭沒有充足的守軍也難以作為依仗。

     這也是為什麼在崇祯八年的時候,鳳陽城會被當時高迎祥所帶領的起義軍所攻破的重要原因。

     不過眼下,防守兵力并不再是短闆,鳳陽周圍雲集了超過五萬的明軍官兵。

     五萬明軍依托着城牆,以及周遭的山嶺、崗地安營紮營,排兵布防。

     之所以現在才發起對鳳陽城的進攻,是因為此前明軍在鳳陽城外還有大量的營地。

     拔除這些明軍在外圍設置的據點和堡壘,也确實是花費了萬民軍不少的功夫。

     李岩現在所在的蒲北崗,原先就駐紮着千餘名明軍,曾經作為明軍在鳳陽城北的重要支點。

     掃視着鳳陽漫長的城牆,李岩的大腦也飛速的在轉動。

     鳳陽的外城城牆漫長,防守能力很差,很多平緩的地段,都可以作為突破口,攻陷鳳陽的外城并不困難。

     真正的難點卻是鳳陽的第二道城牆——禁垣。

     禁垣是中都鳳陽的第二道城牆,周長十五裡裡,開四門。

     禁垣内就是中都鳳陽的内城,大部分的重要建築都在禁垣之中,宮殿坊市也全都集中在内城。

     禁垣城牆的高度普遍都在三丈左右,也就是十米上下,多鑄炮台,戒備森嚴。

     禁垣、禁垣。

     便是他們此戰最後将會遭遇的難關。

     禁垣之内雖然還有皇城,還有一道城牆。

     但是實際上隻要禁垣失陷,官兵無疑将會土崩瓦解,皇城再高的城牆也是無用。

     李岩的目光轉動,山崗之下,無數的軍卒已是向着鳳陽城下蜂擁而去。

     而在這時,一名傳令兵也登上了高台,帶來了李岩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禀報信王,革左五營營首領兵即将抵達我軍方丘大營。

    」 李岩眼神微凝,霍然起身,轉頭回望着西北的方向。

     西北方,能夠清晰的數支兵馬正沿着山道緩緩向前,向着方丘大營的位置行進而去。

     「終于來了……」 李岩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在今天上午時分他派人相請革左五營的營首到方丘大營相聚,當時雖然就得到了答應。

     但是革左五營遲遲沒有動靜,讓李岩也不由的忐忑了起來。

     而眼下,見到正在向着方丘大營而來的革左五營兵馬,李岩的到底是有些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會談之事已經說了許久。

    」 身穿着戎裝的紅娘子也随着李岩站了起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