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四章:亂世風雲起四方!

首頁
    從巴霧河一路疾馳,趕赴行營之時已經是日近黃昏。

     等到對答結束,出賬之時,夜幕早已落下,漫天的繁星在夜空之中耀眼無比。

     陳望一手按刀,一手執鞭,一路大步流星的走出了楊嗣昌所在的行營。

     營門之外,一衆甲騎仍然站在原地,皆是執刀挎弓,全副武裝,恭候着他的到來。

     黑暗之中,火光黯淡,但是他們的眼睛卻是亮的吓人。

     一雙一雙的眼睛,無數的目光全都彙聚在陳望的身上。

     營帳之外的一衆甲騎,他們都是陳望麾下嫡系中的嫡系。

     不是陳胡兩氏的族人,便是從淳化起始便一直跟随在陳望身後的遼騎。

     無數的風雨,一路的荊棘,刀山火海,腥風血雨,他們全都跟着走了過來。

     無論如何,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無法動搖他們的信念。

     陳望一步一步,迎着一衆甲騎的目光走出了營門。

     趙懷良牽馬執镫,站在一衆甲騎的最前方。

     看到了陳望舉起的手,趙懷良的神色微怔,而後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去往河南,意味着距離大業,他們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總鎮。

    ” 趙懷良迎了上來,詢問道 “我們回營還是?” “先不急回營。

    ” 陳望搖了搖頭,比起回營,現在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往東營走。

    ” “東營?” “對,東營。

    ” 陳望隻一步便跨上了戰馬。

     一衆騎士紛紛上馬,瞬息之間急促的馬蹄聲已經是在營外連成了一片。

     火光練成一線,伴随着馬蹄聲的轟隆之聲一路往西。

     随着明晃晃的軍令印信,一道一道的關卡門禁在陳望的面前皆是恍若無物。

     東營,正是左良玉所部的營地。

     陳望從楊嗣昌的行營位置,一路疾馳向着東營趕來。

     這樣的消息,身處于東營的左良玉自然早就已經收到。

     等到陳望趕到之時,東營中軍的位置已經是燈火通明的一片,無數的甲兵罩袍束帶林立在中軍帳外的四周。

     而左良玉則是身穿錦袍,腰佩玉帶,站在帳外等候良久。

     陳望的目光在左良玉的身上隻停留了些許的時間,而後便向着兩邊看去。

     跟在左良玉身側的人都是熟面孔,在襄陽之時,陳望全都見過,自然沒有陌生。

     劉國能,李萬慶、許可變、王光恩等一衆歸降的流寇營将,與左良玉帳下的李國英、許勇等将站在一起。

     從站隊的情況來看,比起在襄陽之時,左良玉麾下的這一衆軍将似乎氣氛融洽了許多,沒有當時那般的泾渭分明。

     單說禦下統兵,左良玉在這一方面,确實是稱得上不差。

     襄陽一别,又是數月的時間。

     再見之時,左良玉已經褪去當初在襄陽之時的暮氣,也沒有昔日初見之時的盛氣。

     左良玉的身上的氣勢比起以前要内斂了許多,多了一番說不明道不清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的氣勢。

     臉上也并沒有過多的表情,躍動的火光映照在左良玉的眼眸之中,更是為其平添了數分的威勢。

     陳望和左良玉兩人在帳外相見,彼此之間沒有問候,也沒有寒暄,隻是相對着輕輕的點了點頭,一切都已經盡在不言之中。

     左良玉的心氣已經恢複,亦如曆史上那般。

     在遭受了如此沉重打擊之後,左良玉再度從泥濘的土地裡面頑強的爬了起來,而且現如今的勢力比起之前還要更加的強盛。

     進入了營帳之中,陳望和左良玉兩人分主次坐了下來。

     “這個時間你來見我,肯定有你的理由。

    ” 左良玉坐在主位之上,沒有客套,直接開門見山道。

     “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但說無妨。

    ” 左良玉的目光如炬,語氣鄭重。

     帳中空空蕩蕩,除去陳望和左良玉兩人之外并無旁人。

     左良玉将所有的人都屏退在了中軍帳外。

     陳望目視着左良玉,說實話,他和左良玉兩人相處的時間并不長。

     實際上真正駐紮在一處的時間,在這數年的時間之中,一共也不過隻有十數日的時間。

     但是有時候交情的深淺,并不在時間的多少。

     “我來這裡向楊嗣昌禀報的理由是,勸服左帥聽令行事盡心追繳賊寇。

    ” 左良玉如今是一方重将,而陳望也是一方重将,要是私下相見,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因此這一次來東營會見左良玉,陳望早有預報。

     對于左良玉的問題,陳望的回答同樣也是單刀直入,并沒有繞來繞去。

     左良玉雙目微眯,神色微變,先是面帶怒氣,而後又馬上将其壓下,并沒有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