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章:威勢

首頁
    征戰。

     西南平叛,東南抗倭,遼東禦口,皆有土家族戰兵的身影。

     在嘉興王江泾等戰役中,永順、保靖等地的土兵屢建戰功,被評為「東南戰功第一」 其中最為出名的土家族戰兵,自然是當屬秦良玉麾下所領的直屬白杆兵。

     陳一龍和武聲華兩人偏頭看向身側,果然見一衆土家族的将校皆是按刀挺立,目不斜視,當下也不由止住了言語。

     不過帳中的喧嘩仍在,在他們的對面,是一衆陝西的軍将,有延綏的、有固原、還有甯夏的,都是這兩三天陸續 趕到的。

     到臨興安之後,全都分營駐紮,彼此之間沒有相見過。

     他們都是被楊嗣昌從三邊總督鄭崇儉的麾下調集而來。

     張獻忠和羅汝才如今表露出來的想法,就是進攻興安,所以楊嗣昌也随之調遣兵馬進入漢中府,馳援興安。

     這一次升帳,這些陝西的将校全都相聚在一起,彼此之間自然是有不少的話說。

     帳中未曾要求肅靜,衆人自然是仍在議論。

     不過很快,伴随着帳外響起的那恍若奔雷一般的馬蹄聲。

     帳中一衆軍将,無論營鎮,皆是轉頭看向帳外,原本喧嘩的大帳一瞬間再無半分的聲響。

     馬蹄聲由遠至近,原本寂靜無聲的帳外也随着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随之而喧嚣了起來。

     「恭迎将軍歸營!」 下一瞬間,陣陣恭迎聲,便已經是從帳外轟然傳入營帳之中。

     那陣陣一浪高過一浪的恭迎聲自四面八方滾滾而來,甚至引得帳中衆人胸腔和耳朵都跟着一起共鳴。

     中軍帳中一衆将校皆是恍若有一種站立不穩的錯覺。

     伴随着帳外震耳欲聾的恭迎之聲,馬嘶聲起,馬蹄聲停。

     中軍大帳的帳簾向着兩側同時被拉開,露出了外面的視野。

     帳中一衆将校的目光皆是向着帳外看去,所有人的入目之處皆是半跪于地,俯首低頭的甲士。

     帳外一匹通體棗紅的駿馬立于千騎之前,兩支前蹄高高揚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圓弧,而後重新踏回地面。

     迎着帳中一衆将校衆人的目光,陳望已是從馬上下至地面。

     首先映入衆人眼簾的是一雙鋒芒畢露宛如鷹隼的雙目。

     而後便是身上那一件赤紅色的鬥牛服。

     鬥牛紋充斥上身,甚至連兩臂都繡滿了鬥牛的紋飾。

     龍而觩角,蟒形魚尾,雙角彎曲如牛角狀。

     帳中衆将皆是下意識的眼神微凝,今上至登基以來,罕有賜服之舉。

     而如今陳望的身上卻穿着一件鬥牛服,而且還是如此高品級的鬥牛服。

     這無疑不是在宣告着,陳望的聖眷到底有多麼的隆重。

     衆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數月之前傳揚天下的塘報,想起了塘報之中大力宣揚的青山關大捷。

     授金吾将軍,漢中鎮鎮守總兵官,追封父母,許其蔭子,獲取勤王之首功。

     陳望一手執着馬鞭,另外一隻手則是按着腰間的雁翎刀,迎着衆人的目光,闊步踏入了帳内。

     「恭迎将軍歸營!」 軍帳之中,也在此時響起了恭迎之聲。

     中軍帳中一衆守衛的甲兵皆是齊齊下拜,連帶着站在右側首位的胡知義和一衆漢中軍的軍将。

     其餘營鎮的将校先是一愣,而後陝西等鎮的軍将先行反應了過來,衆将根本沒有多少的猶豫,直接便是跟從着一起拜下。

     陳望領着漢中軍,秦地的兵馬,取了勤王大捷的首功,他們也是與有榮焉。

     至于陳望實際上是遼人,這些都是小事。

     陝西各鎮的軍将,多的是其餘地方出身的軍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隻要還在三邊,還在陝西任職,他們便是一家的人。

     最後下拜的是一衆川将還有土司的将校。

     他們大部分人一開始在猶豫,但是看到除了他們之外的所有人都拜倒之後,還是選擇了下拜。

     陳望作為漢中鎮的總兵官,身份比在場所有人都已經要高了,更不用提還有是挂将軍印的總兵。

     他們所有人都要受陳望的節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陳望龍骧虎步,一衆甲兵跟随在他的身後分作兩隊亦是邁步入帳。

     等到陳望坐下之後,兩隊甲兵各自分列,立于座下之階。

     做穩首座之後,陳望居高臨下的俯視着一衆垂首下拜的将校,緩緩擡手,沉聲令道。

     「諸位請起。

    」 「遵令!」 得到陳望的軍令,帳中一衆将校最終才站起身來。

     隻是一拜一起,軍帳之中的氣氛便已經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望看着帳内一衆來自不同營鎮的軍将,心中沒有絲毫的波瀾。

     久經沙場,曆戰多年,從帳内一衆軍将的眼神之中,陳望看的出來。

     自己不需要再用什麼手段,什麼計謀來使得這些軍将歸心懾服。

     因為帳中的這一衆軍将,已經沒有人會忤逆他的軍令。

     人的名、樹的影。

     有的時候,僅憑自身聲名便已足夠治軍。

     「取各營兵冊來。

    」 陳望伸出了手,底下站在右側首位的胡知義早已經是準備好了兵冊,将其呈遞而上。

     随着甲士的傳遞,兵冊很快便已經是落在了陳望的手中。

     陳望翻開兵冊,一目十行,各營的兵馬詳情還有武備情況全都被陳望一一記于心中。

     未幾,陳望便已經是放下了手中的兵冊。

     「今日升帳,是為制流寇,定出兵之方略。

    」 陳望銳利的目光自帳中衆人的身上一掃而過。

     「諸将聽命!」 陳望取過放在桌面之上的令旗,而後一條條的發号施令,開始分配各營駐防的位置。

     右側的階下,胡知義的身旁,懸挂着一副頗大的輿圖。

     陳望每發一道命令,站在旁側的軍卒便會用紅筆标上一筆。

     等到軍令下達結束,輿圖之上,各處關卡要點也已經是徹底被紅點占據,而陳望也在此時下了定語。

     「明日四更造飯,五更拔營,兵進平利。

    」 帳中衆将最低也是遊擊、守備一級,對于軍略自然都有見解。

     眼見陳望排兵布陣如此有術,心中對于陳望更是歎服不已。

     一衆川将皆是神色凝重,态度越發的恭順,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之前不滿議論的武聲華和陳一龍兩人。

     幾名土司的将校也同樣是神情肅然,轉頭再看陳望,眼神也是發生了改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