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一章:漢中衛

首頁
    從襄陽北行,走鄖縣過白河,再到興安,共計有八百餘裡。

     陳望領着部隊一共花了十五天的時間,最終在十月十六日的黃昏趕到了興安。

     從興安到白土關的距離自然沒有這麼遠,不過到底也有一百五十餘裡。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部仍然在勳陽府的中南部活動。

     和曆史上一樣,張獻忠和羅汝才這個時候并沒有急于進攻四川夔州,而是不斷的向着白土關外的城池竹溪雲集,做出一副将要進攻漢中府的時态。

     面對東面左良玉、祖大弼、陳洪範三鎮兵馬的進剿,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選擇是調集精騎馬軍,以走制敵,避實擊虛。

     張獻忠和羅汝才派遣了很多軍兵,假扮商人小販和山民百姓四處去探聽消息。

     甚至因為之前在屯駐房縣、谷城之時,張獻忠和羅汝才邀買人心的舉動,加上許諾隻要給予有用的官兵調動,可以兌換糧食或則白銀的做法。

     當地的很多山民和百姓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耳目,時常将消息傳遞而去。

     所以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對于進剿官兵的動向極為清楚,兩人将精騎馬兵集結于東面,根據得來情報不斷的向着進剿的官兵發起襲擊和伏擊。

     一旦官兵大部來援,便迅速轉移,官軍的主力部隊不是撲空,就是在追擊的途中又遭遇伏擊橫受損失。

     漢中本來就是佯攻的方向,而且現在張獻忠和羅汝才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東面。

     曹變蛟也已經先行領着騎兵趕到了白土關,所以就更加的安全。

     所以陳望分配行軍的時候并沒有太趕時間。

     一百五十裡的道路有不少的山路,因此花費了差不多的四天的時間,在十月二十日臨近黃昏的時候抵達了白土關外。

     陳望領兵抵達關城的時候,曹變蛟并沒有領兵前來會面。

     因為關外的流寇近來動作頻頻,曹變蛟領騎兵外出偵察,所以并不在關城之内。

     曹變蛟曆來都是如此,很多時候都是親自領兵偵察,當初陳望還在給曹文诏當家丁的時候,很多時候也跟着曹變蛟一起偵察。

     至于曹變蛟安危的問題,陳望就更加不擔心了。

     跟着曹變蛟的一衆家丁騎兵都是從遼東戰場上下來的精銳,如今聚集在白土關東竹溪城的流寇步卒居多,馬兵和精騎并不多。

     就憑着這些流寇想要留下曹變蛟,簡直是天方夜譚。

     按照事先的規劃,有的營鎮駐紮在關城内,有的營鎮駐紮在關城外,還有的營鎮則是駐紮于另外的要道之上。

     各營鎮各司其職,将從鄖陽府南路通往漢中府腹地的道路全都從中截斷。

     陳望作為主将,自然是帶着兵駐防于關城之中。

     白土關原先的關城仍然完好,衛所官衙、敵樓、兵營、校軍場、關帝廟、客棧、茶樓、酒肆、一應俱全。

     白土關内能夠駐兵的地方并不多,跟随着陳望進入關城的隻有一千餘人。

     從原先的守兵手中接管了城防之後,陳望将關防的事務直接交給了胡知義,而後便直接留在了中軍帳中。

     “都免禮吧。

    ” 陳望擡了擡手,中軍帳的一衆将校和官吏這才是站起了身來。

     帳中除去了陳功和胡知義兩人之外,作為漢中衛指揮使同知的王元康也在帳中。

     因為漢中府原本兵力薄弱的原因,所以作為衛軍也在被征召作戰的序列之中。

     漢中衛如今實際上已經被王元康所掌控,又有陳望的召喚,所以王元康便領兵前來馳援。

     當然所謂的薄弱,隻是明面上的薄弱罷了。

     陳望當初北上勤王的時候,麾下直屬的兵馬有六部步兵、一部騎兵,共六千三百人。

     加上兩座新建的千戶所,每所下轄的千餘衛軍,總兵力早就已經是超過了九千的大關。

     這些千戶所的衛軍,都是按照陳望本部兵馬的訓練章程來訓練,也就是農忙的時候,才稍微減輕一些訓練的強度,讓其去務農幫忙。

     但是、在紙面上的數據,漢中府如今還隻有四千的戰兵。

     畢竟原來就隻有陳望一個副總兵,周遇懋一個遊擊,兩個營的兵力五千人的兵額。

     陳望領兵北上,本部傷亡有近千人,紙面上能戰的兵力現在漢中府内自然是隻有四千了。

     漢中鎮的鎮級雖然提升,定了一萬三千四百人的兵額。

     但定的兵額歸定的兵額,陳望曆來小心謹慎,自然不是不會暴漏真實的實力。

     陳望讓胡知義陸陸續續将原先假借輔兵名頭征召的部隊,将其轉成了正兵。

     同時也從漢中府以及西安、鳳翔兩府征兵,前後征募了大約三千多人,将兵數填到了一萬,剩餘的再慢慢征召。

     “你現在已經是參将了,印信都已經領了,原先我編下的第二營就由你帶領,當作你的奇兵營。

    ” 重新回到漢中,陳望的感覺好得不能再好。

     之前一直受限于兵額的約束,做什麼事情都隻能是小心翼翼的,眼下沒了這些約束,自然是暢快了許多。

     而且更為重要的,陳功跟随着他一起北上勤王之後,變得穩重了許多。

     勤王路上,陳望很多次也主動放權給陳功,磨砺陳功帶兵打仗的本領。

     現在放陳功單獨領一營的兵馬,陳望也是較為放心,不過該說的話還是要說。

     “張獻忠、羅汝才不是易與之輩,你獨領一營,日後恐怕也有單獨對敵的時候。

    ” “流寇呆在鄖襄兩地發展了近一年的時間,如今兵甲齊備,戰力今非昔比,你領兵在外,一定要慎重作戰,步步為營。

    ” “現在你已經是到了參将的身份,我也已經做到了總兵,漢中鎮的規模也已經是到了頂峰。

    ” 陳望沉吟了片刻,而後沉下了聲音。

     “要是立功太多,上面再有升賞下來,我怕你會被調到薊遼去。

    ” “大哥放心,我自明白,定然會有分寸。

    ” 陳功心領神會,早在很久之前陳望就已經是向着他透露了要做什麼的意願。

     當日在定軍山上,陳望跟他的說的那一番話,他一直都記在心中。

     亂世風雲起四方,有兵便是草頭王! 對于什麼升官發财,封妻蔭子,陳功現在完全不在意。

     将軍總兵算得了什麼,到時候他們将要取得,可是整個天下! 一路勤王,所有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

     在大部分文官的眼裡,他們這些武将永遠都是上不了台面丘八,走狗和爪牙。

     武臣做到頂點又如何?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