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道理來卻是處處壓人。
眼下的情況,談判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反對的人卻是衆多無比。
反對的衆人之中,以黃道周最為激烈,也最為剛直。
朝議結束之後,崇祯将黃道周被連貶六級,調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黃道周是忠臣,是直臣,這些崇祯心裡清楚,黃道周所說的一字一句全都印刻在了崇祯的心中。
在朝議之前,崇祯其實已經是下定了決心,無論結果如何都要議和,先徹底解決國内的流寇之禍。
雄才大略如漢光武帝劉秀也曾與匈奴暫時議和,巍峨偉岸如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與突厥暫定渭水之盟。
但是朝議結束之後,黃道周所說的那些話最終還是讓他最終産生了猶豫。
他猶豫了……遲疑了……然後上天便讓他立刻為自己的遲疑和猶豫付出了代價。
十一年九月的時候,建奴再次入口,一路……勢如破竹……那些昔日剛直的臣工,現今卻是全部噤聲不語。
當真可笑……崇祯合上了桌面之上的奏疏。
朝廷無錢,國庫無糧,所有的請求他都解決不了,這些事情隻能全部交由戶部自決。
各地勤王軍齊聚北直隸,不算衛戍京師的部隊,單算是如今在長城一帶受孫傳庭所領的勤王軍隊,規模就已經是超過了十萬之數。
十多萬人每天的人吃馬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運河以南的運糧船幾乎是卸下一船便向着長城所送去一船。
缺糧的不僅僅是北直隸和山東,京師一樣缺糧,哪怕是皇宮都一樣缺少糧食。
這段時間為城外的那些的饑民施的粥米都是隻能夠吊着一口人命,甚至還也是饑一頓飽一頓。
十數萬精銳盡皆雲集長城周邊,楊嗣昌告訴他,若是大敗重喪,國家甚至都有傾覆之危。
兩軍對壘大戰之際,萬萬不可短缺軍饷和糧草。
正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優先供給于前線。
孫傳庭那邊,崇祯本來是不欲催促的。
但是無奈如今朝政困難,糧草已經是接濟困難。
建奴拖得起,他們卻是拖不起了,建奴再不出關,京師的郊外和整個北直隸并着山東,不知道要多餓死多少的百姓。
崇祯擡頭向着暖閣外面望去,他聽到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開門看看,是誰在外奔走。
”崇祯揮了揮手,守衛在宮門處的宦官應命緩緩的打開了暖閣的閣門。
蕭瑟的冷風随着打開的閣門卷入暖閣之中,吹過崇祯的臉頰。
清冷的氣息讓崇祯本來有些昏昏沉沉的頭腦變得清楚了許多。
崇祯坐在坐椅之上,透過敞開的閣門向着宮殿之外舉目望去。
視野之中,司禮監的掌印太監王德化手中似乎正拿着什麼東西,一路順着宮道正快步的向着暖閣奔跑而來。
王德化一路疾跑,一個不小心,踉跄了一下竟然摔倒在了地上。
但是很快王德化便手忙腳亂的又爬了起來,甚至沒有等跟在他身旁的幾名小宦官去扶。
王德化爬起來之後,又繼續一路狂奔而來,全然不顧自己的境況。
崇祯心中向着下方沉去,王德化如此的慌張,他的第一反應是又發生了不好的事情王德化平時一直都是老成持重,朝廷内的事務,地方上的難題,這些都不足以讓王德化如此的慌張。
唯一的可能便是邊關有變!崇祯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霍然站起了身來,這确實是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為久坐的緣故,突然站起的急,崇祯一瞬間有些眩暈的感覺。
崇祯手扶着書桌,竭力站穩了身軀。
他看着快步跑來的王德化,心中的恐懼也是跟着不斷的擴大。
邊關有變,應當不可能是建奴再度破關而來。
建奴的主力都在青山關正準備出關,那些在遼東和永安附近的建奴隻是偏師作為接應,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
而且幾處關卡都留有重兵,建奴平時尚且無法攻破,現今就更加不可能攻破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青山關方向出了什麼變故。
崇祯回想了起來。
他記起孫傳庭前些時日遞來的奏疏。
在三月初六日時,孫傳庭與高起潛、陳新甲兩人在青山關之太平寨會師一處。
建奴占據青山關以為依仗,據險而守。
孫傳庭領兵攻山,連破其外圍兩座營壘,斬首三百餘級,報了一次大捷,他還為之振奮了不少。
連帶着對于孫傳庭用尚方劍擅殺陳國威的事情,都暫時抛到了腦後。
莫非……崇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緒,他忍不住去想各種各樣的情況。
莫非是建奴突然出擊,孫傳庭兵敗青山關,喪師陷地……如若真是如此,那……正在崇祯心思百轉千回之時,王德化終于是跑入了暖閣之中。
“大捷,大捷!”王德化激動的聲音,在暖閣之中回響,也将崇祯的思緒拉回了現世。
“大捷,大捷,大捷啊……皇上!!!”最後幾個字,王德化的聲音已經是哽咽,他跪在地上幾乎難以語言。
“你……你……說……什麼……什麼大捷……”崇祯臉色慘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雙手顫抖,下意識的向着王德化所在的方向走去。
“皇上……”王德化擡起了頭,早已經是淚流滿面。
“青山關大捷,大捷!!”
“孫督撫大破建奴,斬首千級,陣斬滿洲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
“我們……勝了……”王德化舉起了手中的捷報,呈遞給了崇祯。
“青山關大捷……我們……勝了……”崇祯怔怔的看着王德化手中的捷報,隻是看了不過幾個字,便已經是直接僵在了原地。
“勝了……勝了……”……紫荊城外,宮門的外圍,無數的百姓望眼欲穿,他們迫切的想要一個答案。
此前的一切,都像是黃粱一夢一般,讓人不敢相信。
而很快,他們也終于等到了他們想要的的答案。
一匹赤紅色的駿馬從宮城之中奔馳而出,一名身穿着盔甲的将校此時正跨騎于戰馬之上。
那名将校手持着一面高大的龍旗,一路飛馳而來。
在其後是更多的騎士,更多的旌旗!
所有的騎士高聲的宣告着大捷的消息。
他們騎乘着戰馬,要将捷報通傳天下!
無數人在這一刻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