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一章:困局

首頁
    ,派一隻兵馬,往一座城下一圍,然後大軍攜帶辎重便可以直接從城下經過,城内的明軍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動作。

     但是現在不行,明軍在孫傳庭的帶領之下數次占據上風,士氣也得到了上漲。

     而在之後的襲擾之中,不斷的獲取優勢,也讓明軍的士氣不斷的攀升。

     短短的三個月時間,整個關内的明軍都像是換了人一樣,作戰極為主動。

     而且最為煩人的是,明軍的主力根本就不和他們正面交鋒,不給大規模交戰的機會。

     一直都是派遣大量小規模的騎兵部隊襲擾,讓多爾衮深感其煩。

     他麾下滿打滿算一共都隻有八萬軍兵。

     這一次入關到現在,搶掠到的人口和牲畜大概還剩下三十七萬左右,糧草辎重更是不計其數。

     這麼多的人口牲畜,還有糧草辎重,隻能靠着八萬軍兵來管理,還需要分兵各處防守。

     兵力很多時候都是捉襟見肘,哪裡能夠完全兼顧的過來。

     多爾衮的眼神在輿圖之上不斷的遊動,他在思考一個可行的方略。

     能夠從東面的冷口還有喜峰口走,自然是最好的。

     黃台吉帶領着兩黃旗主力此時正在兩口之外,等待着接應他們。

     隻是孫傳庭帶領的明軍主力又在永安府,讓多爾衮頗為忌憚。

     武清、東安兩地的交鋒,孫傳庭帶領的明軍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孫傳庭的麾下有兩名将領最為難纏,一個是曹變蛟,另外一個則是陳望。

     從最初的真定之戰這兩個人的名字,就已經是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多爾衮的耳中。

     這兩人帶領兵馬在這一路上,殺傷了他麾下不少的軍伍。

     兩人都是騎将,麾下都有一支精銳甲騎,轉進如風,奔襲如電。

     軍中的蒙古遊騎根本擋不住這兩部兵馬,隻有各旗的精騎能夠稍微招架一二。

     而且那個陳望麾下還有一支裝備着大量火器的部隊,不僅攜帶者一種發炮極為快速,射程頗遠的火炮,而且火铳也極為犀利,比一般明軍使用的鳥铳裝填要快許多,而且更狠更準。

     在強攻武清的時候,他麾下的兵馬在陳望麾下步兵軍陣手下吃了不少的苦頭。

     最後是靠着護軍營的甲兵在前沖鋒,帶着精銳弓手才勉強将陣線推了過去。

     走冷口、喜峰口一線明面上看上去最好,但卻并非是什麼明智選擇。

     似乎是為了印證多爾衮的想法,中軍帳的帳簾驟然被掀開,一名渾身血污的信使就這樣滾入了帳中。

     中軍帳内,一衆清軍的軍将目光都和多爾衮一樣投向那滾入帳中的信使。

     當前線大敗的消息從那信使的口中被說出之時,多爾衮的眼眸也在一瞬間變得赤紅。

     作為先鋒的正紅旗在遷安和楊國柱部遭遇,雙方在深夜爆發激戰,而後被擊敗,折損了上百人。

     這還不算完,正紅旗的軍兵重振旗鼓收攏了兵馬屯駐于歸河川,又遭遇了楊國柱的突襲,這一次又傷亡了數百人馬,同時還丢失了大量的糧草辎重。

     多爾衮面色發青,但是終究是控制住了脾氣。

     他原本的脾氣并不暴躁,隻是從賈莊的失利開始,越來越不順心的讓他逐漸變的暴躁了起來。

     如今明軍在四面設置重兵圍困,軍心也因此浮動,這個時節他必須要穩住心緒,不能因為小事而受到波及,進而影響全軍。

     “明國雲集重兵在各處關隘,些許小敗并不重要,你們原定的計劃探查建昌冷口一帶明軍的布置完成了嗎?” 多爾衮沒有呵斥和責難,眼下敗都敗了,呵斥責難又有什麼用。

     懲戒是肯定要懲戒的,但并不是現在。

     那信使微微一怔,不過馬上還是反應了過來,隻是臉色也難看了些許。

     “回禀奉義大将軍,明國軍隊在九窯坡、千戶亭等地設下重防,修建了許多炮台,灑滿了拒馬,還在一些要地埋設火藥,約有二三十重,想要進攻隻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 “現如今,冷口,喜峰口兩地,仍然掌握在明軍的手中。

    ” 随着信使呈遞上來的明軍布防圖總覽,多爾衮的神色再度陰沉了半分。

     布防圖雖然畫的比較簡陋,但是多爾衮能夠看明白其中的要點。

     明軍依據山體關隘不斷的修建防禦工事,大量的興修炮台,又在外圍挖設壕溝,足以稱上一句固若金湯。

     若是想要從冷口和喜峰口翻越,不付出足夠的代價是不可能。

     而孫傳庭帶領的明軍主力就在近側,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都有傾覆的危險。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的事情,而是真有可能确切發生的事情。

     所以如果現在要想出關,那就絕對不能走冷口和喜峰口。

     隻是,一不走冷口和喜峰口,二又不能走大安口、洪山口和龍井關,那麼又能走那一口出關? 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中,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的軍兵基本都失去了戰力,退出了戰場。

     孫傳庭帶領的秦兵雖然獲取小勝,但是終究還是獨木難支。

     高起潛就更加不堪,勉強打了幾戰後,就又開始當起了縮頭烏龜。

     現在的高起潛之所以膽大包天的敢偷襲清軍的大營其實完全是被逼無奈。

     崇祯親自下旨問責,高起潛看到聖旨吓得直接魂不附體。

     他這樣的宦官,手中能夠掌握多大的權柄,完全就是看着皇上對他們有多寵愛。

     高起潛清楚的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統領一鎮兵馬,靠的正是皇上對他的信重,認為他是知兵的。

     一旦聖眷不在,他根本什麼都不是。

     高起潛靠着這個身份和統兵,他賺足了金銀和财寶,自然是不想失去,所以才如此的瘋狂。

     現在的因為陳望這隻蝴蝶扇動翅膀的原因,如今的多爾衮和清軍所面臨的境況,遠比原本曆史上的要更為艱難。

     原本的曆史中,多爾衮面對的是七八萬名士氣萎靡的疲憊不堪的明軍。

     而現在多爾衮要面對的,是規模将近十萬,士氣如虹的明軍。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