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三章:聲東

首頁
     隻是沒有收到撤退軍令,現在誰敢輕易撤退? 護軍營的甲兵在身後虎視眈眈,後退就是一死。

     就算躲過了護軍營的順刀,難不成回去以後還能躲過旗主的問責? “頂上去!” “頂上去!!” 明軍早有準備,但是眼下沖都已經是沖了,人也已經折了,不沖上去前面的人就是白白的死了,現在也隻能是硬着頭皮繼續往前頂。

     “嘭!”“嘭!” 明軍車營之中沉寂半響的佛朗機炮和虎蹲炮,再度發出了屬于它們的咆哮。

     大片大片的鉛彈呈扇形急射而出,打入直沖而來的一衆清軍甲兵,将其又是打的一陣人仰馬翻。

     明軍的戰車之後陣陣硝煙彌漫而起,火炮的轟鳴之聲不絕于耳。

     清軍盾車之後,大量的羽箭再度掠空而起,箭矢的破空聲響徹彙成風吹樹林般的聲響。

     三十步的距離,對于離弦的箭矢而來說不過是轉瞬即至。

     前陣列陣沖鋒而來的清軍虎槍兵離着明軍的車營還有十步左右的距離之時,數百支羽箭已是翩然而至。

     在一陣令人心悸的銳響聲中,大量的羽箭射入明軍的車營之中。

     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清軍射出的羽箭大部分都射入了明軍戰車露出的縫隙之中,有些箭矢更是直接穿過明軍戰車上狹窄的設計口射入其中,帶起陣陣慘嚎聲,顯然是射中了目标。

     隻有少部分的羽箭射在了外圍的戰車之上。

     不過饒是如此,明軍外圍的戰車也早已經是插滿了箭矢。

     半個時辰的鏖戰,箭矢都不知道射了多少支,前陣的弓手都因為力竭換了兩批。

     滿洲八旗之中,精銳基本都集中在兩黃旗之中,因為兩黃旗受着黃台吉的直領,而黃台吉是如今清國的皇帝。

     兩黃旗實際上就相當于曆朝的禁衛軍,自然是雲集精銳。

     但是多爾衮麾下的兩白旗在他多年的經營之下,實際上也沒有遜色兩黃旗太多。

     都是一等一的精銳,箭術卓越者不在少數。

     爆響聲起,明軍的車營後方再度升騰起一陣硝煙,但是這一次因為有了箭雨的壓制,聲勢明顯是不如之前。

     清軍的前陣再度爆發一陣呐喊之聲,直沖明軍車營。

     十步的距離,全力奔跑,用時不過一息。

     轉瞬之間,猶如潮水一般的清軍甲兵已是席卷而至,沖入了明軍的車營之中。

     明軍的甲兵在戰車之後列陣以待,這樣的情形已經是在短短的半個時辰之中上演了許多回。

     列陣在最前方的明軍甲兵,皆是身穿雙層重甲,手持着近四米的長槍嚴陣以待…… 滾熱的鮮血汨汨流出,地上的冰雪不斷被侵蝕腐化,不斷消融,不斷的變化。

     鼓聲如雷,角聲漫天,大清河南,無數旌旗糾纏在一起。

     明清兩軍的前軍,早已經是徹底的糾葛在了一起,每分每秒都有無數軍卒在沙場中殒命。

     孫傳庭緊握着馬鞭,牽引着戰馬,掃視着整個戰局。

     前軍四陣已經接敵,清軍前軍分十二陣進攻,往複循環,一刻不停,勢若疾風浪濤。

     不過依靠着車營,還有軍營之中大量的火器,現階段還是可以維持不敗之地。

     “嘭!嘭!嘭!!!” 連珠似的炮響再度在孫傳庭的耳畔響起。

     孫傳庭循聲望向中軍的炮兵陣地,那裡一共有十二門火炮,這一十二門火炮都是陳望軍中的火炮。

     他曾經問過陳望這些火炮有沒有名字,陳望告訴他說叫小一些的叫做三斤炮,大一些的則是叫做五斤炮。

     名字并不響亮,比起工部制作的那些什麼大将軍炮,神機炮來說,聽起來要差得多。

     但是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甚至是射速,都要好得多。

     陳望在陝西之時聲名卓著,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其一是練兵,其二便是善用火器,通曉器械。

     漢中衛軍器局的情況,孫傳庭也知曉一些,陳望向他禀報過情況,陳望鑄炮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鑄炮鑄铳之事其實也因為他的默許之下進行。

     真按照規章制度來辦,陳望身為營将,掌控一地軍器局,大鑄軍械,哪一條都能拿來砍頭了。

     不過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

     這一次北上勤王,陳望的所作所為都被孫傳庭看在眼中。

     若是陳望一味藏拙,保存實力,那麼等到戰後他必然不會再放任陳望再做出格的事情。

     但是陳望一直到現在都是盡心為國。

     真定城外作為主力列陣迎敵,硬撼東虜。

     賈莊之戰,甚至是立下軍令狀請求,領本部騎兵作為先鋒奔襲馳援。

     若是當時沒有陳望的請求,孫傳庭自問自己肯定不會前往賈莊。

     清軍大兵雲集,平原野戰,一旦落敗便要入萬劫不複之地。

     而這一次的濟南之圍,孫傳庭其實在一開始也沒有準備前來救援。

     救援濟南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内閣首輔劉宇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請督師但是出了京師不久便不敢再向前去,在保定府内徘徊。

     不僅沒有起到任何的幫助,反而還将本來還可以繼續作戰的宣大軍扣在了保定府内。

     如果不是是因為陳望向他提出了一條計策确實有可能保全濟南, 他絕不會冒着巨大的危險,領兵南下馳援濟南。

     孫傳庭收回了目光,向着左翼掃視而去。

     左右兩翼負責掩護側翼的騎兵也已經是落入了下風。

     統領右翼騎兵的曹變蛟雖然落入了下風,但是好歹還是能夠穩住局勢。

     曹變蛟領兵居中,一旦一處地方露出破綻便立即帶領親衛填補,清軍騎兵雖然一直占據着上風,但是終究是沒有辦法取得太大的戰果。

     但是在左翼,祖寬的情況卻是要差得多,在清軍騎兵連續的攻勢之下明顯露出頹勢。

     一旦祖寬敗退,前軍和中軍的整個左翼便失去了援護。

     若是依據營地而守還好,但是為了實施計劃,現在他們是主動跨過河道進攻。

     聲東擊西之策,要想成功,首重聲東。

     眼下處于大清河的南岸,清軍若是兩面壓來,敗亡隻在轉瞬之間。

     伴随着一陣的急促的馬蹄,一名塘馬從西面飛馳而來,他的到來也打斷了孫傳庭的思索。

     “東虜雲集重兵,我部傷亡慘重……” 孫傳庭的神色随着那塘馬的禀報越發的陰冷。

     半個時辰的時間,祖寬連派兩人請示撤退,請求援助,現在這名塘馬是祖寬派來的第三個人。

     孫傳庭沒有看那跪在地上禀報的塘馬一眼,隻是轉過眼看向侍立在一旁的賀人龍,淡然道。

     “拿着我的軍令,持尚方劍,去問祖寬。

    ” “就問他,他有幾顆頭可以砍?當真忘了我是誰?!”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