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石泉的時間遠比陳望預料之中的更早,五月下旬的時候便接到了返回漢中府内的調令。
五月中旬,川北戰事平定,洪承疇領大軍返回陝西境内。
上面給與衆官将的懲罰也因此收回,扣除的俸祿和福利雖然沒有返回,但是基本也都官複原職。
綿州、江油兩場大戰論功上去,兵部也已經是派人前來驗證,準備論功行賞之事。
崇祯皇帝發诏對于洪承疇和孫傳庭褒獎了一番,又鼓勵了衆将一番,發了一些不疼不癢的賞賜,便沒有了下文。
“如今地庫之中,計有黃金兩千一百二十兩整,白銀八萬七千五百四十二兩二錢四分。
”
右千戶所城官廳内,陳望坐在首座的位置,聽着站在下首的唐世平彙報着所中情況。
回到漢中府内地的時候已經是六月末,将近七月初的時間。
一到所城,陳望就将唐世平和王元康兩人都召到了官廳之中。
不得不感歎軍工和建城這些花錢真是猶如流水一般,崇祯九年擊敗張原後,當時從張原的手中又繳獲了一大批的金銀,那個時候統計之後共有白銀一共十九萬兩,将近二十萬兩的結餘。
但是兩年過去了,一共花去了十多萬兩白銀,平均一年要花費五萬兩左右。
其中的花費有大半都是支出的軍饷,崇祯九年到崇祯十一年将近兩年的時間,陳望陸續招募了不少的軍兵,如今麾下一共有六部步兵、一部騎兵,共六千三百人。
但是上面限定的兵額隻有兩千七百人,發一部騎兵,兩部步兵的軍饷。
因此其餘四部步兵三千六百人左右的軍饷都是陳望用自己的銀錢在發。
第一年因為招募的人數較少,發放的軍饷也少,隻有兩萬兩,但是第二年擴招之後支出的軍饷到如今已經是達到了四萬多兩,兩年共計支出了六萬五千多兩。
剩餘的開銷的四萬多兩白銀則是築城修房,購買牲畜,修建水利、打制軍械、換裝軍備等等事務。
這麼一算起來,好像并不多。
畢竟築城修房、修建水利、購買牲畜這些基本都是一錘子的買賣,這一部分的錢畫完後,基本上就不需要再花了。
但是之後的大頭卻并非是這些方面,真正的大頭在之後無疑是全力開工的軍器局。
“如今軍器局内,有兵器匠四百一十二人,甲匠二百七十三人,共計六百八十五人。
”
兩個月的時間,那些匠戶都已經是從西安四衛遷了過來,再加上新培養的工匠,如今漢中衛的軍器局已經是快要突破七百人的大關了。
“依照将軍命令,十月之前制海誓铳一千杆,所以兵器坊内已是分出了百人專心制铳,其餘人等仍跟從薄先生學習制炮。
”
“水力铳床正在批量建設,節制本月月末,铳床總量可達五十台,受限于場地的一些問題,需要擴建蓄水池,所以到下月月末總數能夠達到百台。
”
唐世平停頓了一下,想了一想說道。
“海誓铳造價不菲,如今定下的款式,隻一杆便要用銀近七兩,昂貴不已……”
算上鐵價,炭價,工匠的工錢食糧,還有其它的耗費等,一根合格的鳥铳的成本甚至要到三到五兩左右。
一般合格的鳥铳大多都在六斤左右。
六斤的重量,看起不多,畢竟就全是鐵也不過才區區六斤。
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計算的,鳥铳需要用的鐵是精鐵,四十斤毛鐵要煉的話最後隻能成到七、八斤精鐵,因此成本就上來了。
而海誓铳,也就是研發的第一型燧發槍,受制于簧片的問題,造價因此又高了許多。
簧片所用之鋼要求極高,所用之材造價昂貴,甚至占去其中多出來的大半銀錢。
另外因為海誓铳多了槍托,又多了背帶,長度也要更長,要求和工序也因此變得更多,人工和木材的花費自然不是一個小數目。
唐世平真的感覺有些貴了,他原先也是一直跟在曹文诏的帳下,如今北地慣用的車營。
大滅虜炮每門耗錢也不過隻有要用銀五到六兩,百子铳每位才二兩銀子。
一輛戰車,配一副子母神飛炮,每炮再配五個子铳,連帶戰車的車費在内,一共也不過三十兩銀子。
但是現在僅一杆火铳便要七兩的白銀,四杆火铳便和一架戰車差不多貴,看着銀錢猶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說不心疼是假的。
“甲胄制作,将軍要求規格極高,因此一副精甲用銀須用十一兩,利用水力之後,人工降低了不少,但是暫時也須用銀十兩。
”
“将軍要求甲胄和武器全部打制完成,預計用銀在一萬二千兩以上,這是不算鑄造青銅炮的價格,也沒有算打制铳台等器械的價格。
”
唐世平收起了手中的文書,将問題交給了陳望。
在他禀報之前,王元康已經是将民政部分的事情禀報給了陳望。
現在兩處千戶所城都在大肆修建水利工程,一口又一口的水井不斷的被打出,很多打的都是深井,就是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旱災。
一道又一道的提壩壘建而其,而後順着洩水的孔洞沿着水渠流向各處田地。
一架又一架的蘭州水車拔地而起,将漢水輸送到各處偏遠的田地之中。
如今修建在石泉、西鄉兩地的兩處千戶所正在進行着大量的基礎建設,一旦這些基礎建設徹底修建完畢,那麼在應對災荒的時候,不至于毫無抵抗的能力。
這些銀錢的來源也算是倒了幾次手,算的上是幹淨,不少都是以剿匪沒收名義用于衛所發展,當然還有更多的則是做的假賬,不過并非是為了貪污銀錢,而是為了不引起注意。
除此之外,各地還在深挖洞,廣積糧,甚至于修路架橋。
而這一切自然是陳望為了今後所作出的打算,隻不過做這一切所需要花費的錢銀到最後無疑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不僅僅是如今在陳望統管之下的兩座千戶所,沔縣、興安兩座守禦千戶所在關啟林和杜武剛的管制之下也在不斷的發展。
這其中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