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五章:未雨綢缪

首頁
    久之後,還是開口打斷道。

     “鑄炮鐵模都需百兩,雖然能夠重複使用,但是一次制十門,就是十具千兩,而且這還都隻是小頭,真正的大頭是在于鑄炮所用之銅。

    ” 這種打三斤炮子的青銅炮到不了千斤,但是數百斤随便都要,如今銅價極貴。

     鑄造銅炮就和拿錢砸沒有什麼兩樣,三十多門三斤的青銅炮所要耗費的銀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薄珏有些擔心陳望拿不出來這麼多的錢。

     看到薄珏的有些遲疑眼神,陳望怎麼可能聽不出薄珏的言外之意。

     “金銀錢财之事,蒲先生無需擔心,隻管放手去做即可。

    ” 陳望拿起了桌上的茶盞,淡然的喝了一口,雲淡風輕道。

     區區三四十門三斤的青銅炮,他怎麼可能造不起。

     就現在他腳下的這座所城裡的地窖下就藏着價值十萬兩白銀的金銀。

     這些金銀一部分是李自成這個運輸大隊長送的,另外一些是金翅鵬盧時、還有黑殺虎張原留下的。

     雖然營建兩處千戶所,整頓軍器局花費了不少,但是現在仍然夠用。

     而且除去這些金銀之外,當時還繳獲的大批糧草,這些糧草一部分儲存在兩處所城之中,另外一部分則是存儲在當初張原屯糧的山寨之中。

     湖廣的糧價因為匪亂暴漲之時,陳望也讓王元康賣出了一批陳糧,又得了不少的金銀。

     “對了。

    ” 陳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握着茶盞的手也停在了空中。

     “既然青銅炮能夠用鐵模來鑄,為什麼不能用鐵模來鑄鐵炮?” 這個時代鑄炮的方法一般是泥模鑄炮和失蠟法鑄炮。

     失蠟法因為對蠟的凝結溫度有要求,對于氣溫要求很高,一般都要是在冬天才能使用,春夏秋氣溫高,蠟模會先一步融化。

     泥模做好後必須确保晾幹,否則加入熱鐵時,水汽就會蒸發出來形成氣泡,有氣泡對于火炮的影響巨大,不堪使用,晾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雖然對于鑄炮的知識陳望基本都不懂,但是他記得好像是可以用鐵模鑄炮的,他記得清初好像出現了鐵模鑄炮的方法。

     很多網上的書籍中都大為推崇鐵模鑄炮,因為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還可以快速的武裝軍隊。

     “鐵模鑄炮?” 薄珏皺起了眉頭,直接搖頭道。

     “鐵模鑄炮不行,我原先也曾經想過用鐵模鑄炮。

    ” “鐵模鑄炮有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便是脫模的問題,我當時試過了諸多的方法,脫模都極為困難。

    ” “後來花費了諸多精力,倒是脫模成功鑄出來過一門,但是鑄出來的火炮根本發不了幾發炮彈,便會生出裂紋,根本不堪大用,倒是平白耗去許多銀錢。

    ” 薄珏歎息了一聲,如果能用鐵模鑄炮,确實能夠省下許多的銀錢。

     但是現實卻是其中有許多的困難,而且最為重要的鑄出來的火炮也有着極大的缺陷,又因為經費不足的原因,所以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條道路。

     陳望神色微凝,聽薄珏的口氣,鐵模鑄炮恐怕沒有那些書中說的那麼簡單,其中應該存在着一定的技術上的難題。

     不過既然曆史上确實有人使用使用鐵模成功鑄炮,而且鐵模鑄炮還盛行一時,證明這條路是可以走的。

     隻需要攻克那幾道難關,就能使用鐵模鑄造鐵炮。

     不過曆史上用鐵模鑄造鐵炮是在清末鴉片戰争後,這些難關隻怕不好攻破。

     “鐵模鑄炮我感覺應該可行,蒲先生不妨可以将一些精力分過去,看能否可以突破難關。

    ” 陳望想通了關竅,心念一轉,說道。

     “若是可以使用鐵模鑄炮,無疑能為國家省下大量的銀錢,有火炮之利,也能阻擋北虜侵攻。

    ” 薄珏微微偏頭,想了一想,最後點頭道。

     “總兵大人學識淵博,對于軍器研究深刻,既然總兵大人覺得可行,學生願意在之後進行研究。

    ” 陳望笑了一笑,說道。

     “我聽聞蒲先生之前在南直隸家中曾建有專門的工坊,設實驗所用的場所。

    ” “我也不知道薄先生所建的實驗室是什麼模樣,不過在漢中薄先生也可以建一所,鑄炮制铳之時可以将其中的數據記下,若是出現了問題,也好找出緣由。

    ” “營建實驗室的款項我已經調撥了下去,到時候你可以直接找王同知,他會全力協助你。

    ” 陳望向着右側指了指,王元康看到陳望的手指來,當下便露出了笑容,雙手抱拳躬下了身子恭敬的向着薄珏行了一禮。

     雖然薄珏沒有官職在身,但是王元康完全沒有對薄珏有半分的看輕。

     陳望派去請薄珏的規格之高,待遇之高,無疑不代表着陳望的态度。

     從漢中衛的衛城過來,到陳望的麾下之後見識了其間的種種。

     王元康便已經是打定了主意,從今往後就跟在陳望的身後。

     陳望和他之前所有遇到的人都不一樣,不知道為什麼在冥冥之中,他有一種感覺…… 陳望,絕非是池中之物! 所以從薄珏到往所城來後王元康便一直是對其恭敬有加,彷佛薄珏才是從三品的指揮同知,而他自己則是白身平民。

     “蒲先生若有事務,盡管吩咐,在下一定盡心竭力。

    ” 王元康笑着再行了一禮。

     王元康的低姿态讓薄珏頗有些不自在。

     其實對于陳望對他這麼尊敬,薄珏其實是有些手足無措,隻是陳望對于軍器火炮之類的東西都極為了解。

     交流起來這些,薄珏便禁不住忽略陳望的身份。

     “我準備在軍器局增設技術顧問一職,特聘薄先生擔任,專門負責技術。

    ” “軍器局未有主官,目前是由唐世平代管,我也會讓他配合蒲先生,遵從蒲先生為先。

    ” 陳望又看向了左側的唐世平。

     唐世平聽到自己的名字,同樣是上前了一步,向着薄珏行了一禮。

     薄珏有些拘謹的回了一禮。

     對于人際交往,迎來往送,薄珏一貫是不太通曉。

     談起技術他有說不完的話,但是說起其他的卻是又沒有了話。

     而且薄珏還沒有從陳望說撥款給他,建立單獨工坊實驗室的重磅消息之中緩過來。

     “薄先生先行休息,先以身體為重。

    ” 陳望站起了身來,該說的話都已經說完,時間緊迫,沒有多少的時間可以讓他耽誤,衛所之中的還有一些極為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來處理。

     崇祯十一年北地不安甯,漢中也并不平靜。

     很快。

     漢中府也将會遭受災荒的侵襲。

     現在他需要做的,正是未雨綢缪。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