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是匠頭,主管甲坊的生産兼任管理,可以再領一份管理的月饷。
”
要想馬兒跑,自然需要讓馬兒能夠吃飽。
身為匠頭的江萬山尚且穿着打着補丁的衣服,其餘的匠戶就更不用提了。
“隻要東西做得好,除了每月的月饷之外,還有額外的銀錢可得,不過要是東西沒做好,或是少了,自然也是要扣月饷的。
”
“多勞者多得,少勞者少得,軍器局内容不得懶漢。
”
對于如何管理軍器局,陳望心中有自己的定計。
漢中衛右、後兩處千戶所的權力陳望準備将其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的屯田、築城等内政方面的事務,現在基本都是由王元康負責。
民政和軍政自然是要分開,軍政内務方面,陳望準備之後讓唐世平來管理。
雖然唐世平現在的能力還稍微欠缺一些,畢竟就在一年多以前唐世平還隻是一個副百總。
單是這并不重要,能力可以慢慢鍛煉,陳望現在選拔,最重要的還是要忠心。
唐世平作為最早跟着他的人,一路跟着他從邠州走到漢中府内,算是嫡系之中的嫡系,一直以來也是頗為勤懇。
而且唐世平在後勤管理方面也頗有天賦,現在在軍務處理方面正越來越得心應手。
“軍器局現在有多少軍匠。
”
陳望目光從坊内一掃而過,工坊之中人數并不算少。
“軍器局改設,移動地方後從各地衛所之中調集來的軍匠共有二百三十三戶,口八百五十六人。
”
唐世平早已經打好了腹稿,這些數據被他記得爛熟于心,當下便快速的一并向着陳望禀報。
“兵器匠有一百二十人,甲匠一百一十三人。
”
“軍旗局開工已有五日,按照将軍吩咐,甲匠正全力制作遮臂,兵器匠正趕制長槍。
”
“軍中存下的武器也已經存入武庫,算上近些日打制的槍頭、遮臂,武庫如今存有槍頭兩百七十,遮臂一百一十七件,箭七千二百七十支,笠盔五百四十三頂……”
“鉛有三百八十五斤九兩,火藥一千一百二十斤三兩,熟鐵兩千七百三十二斤,生鐵三千三百五十七斤。
”
唐世平的話音剛落,腳步聲便已經是不遠處傳來。
陳望循聲望去,正好看見一名身穿着青布直綴,看起來頗為精瘦,髯須較長的中年男子,低眉順目的跟着一名身穿着綠袍盤領的文吏快步走來。
這人自然是之前唐世平派人叫來的兵器匠匠頭齊正松。
齊正松一過來便看到了被衆人簇擁着陳望,又看到管着軍器局的唐世平站在旁側恭敬的在說些什麼,當下也知道了誰是正主,連忙上前見禮。
陳望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間山的問道。
“你領的坊内,如今有多少人會打制鳥铳。
”
“回回回……回大人……原來衛中要求我等上交的武器裡面鳥铳較少,坊……坊坊内會打制鳥铳的人不是很多,差不多……應該……應該隻有二三十人。
”
齊正松有些磕磕巴巴,帶着些許的顫音。
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是知道問他的話的人可是如今漢中府的鎮守副總兵,兼領着他們衛裡的指揮同知。
這可是副總兵啊,再上一級就是總兵官了。
比他們的指揮使的官職可要大的多,萬萬得罪不得。
陳望心中早有預料,漢中衛畢竟是内地的衛所,承平日久,制作鳥铳也是這幾年的事情。
但是預料歸預料,聽到能夠打制鳥铳的工匠人數之時,陳望還是不自覺的皺起了眉頭。
現在的軍中的三眼铳必須盡快全部換裝成鳥铳,重新革新戰法。
原先使用三眼铳是因為隻需要面對缺少衣甲的流寇,自然是夠用。
但是在不久的未來,崇祯十一年時,清軍第二次再度入口,逼近北京城。
在原本的時空裡賀人龍和曹變蛟等一衆處于陝西的将校,都跟随着孫傳庭北上勤王。
到時候他恐怕也要要帶兵加入勤王的部隊,到時候勢必和清軍交戰。
清軍沖陣甲兵皆穿戴三層重甲,三眼铳威力太小,哪怕是近距離都難以穿透清軍的甲胄。
三眼铳的優劣點都極為突出,但是總得來說劣勢更大。
三眼铳的瞬間火力雖強,但是威力太小,射程太近,而且最重要的是後繼無力。
一旦放完,基本上正常戰事無法再進行二次裝填。
所以盡早換裝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續航能力更為優越的鳥铳是大勢所趨。
之前陳望之所以不使用鳥铳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軍中調撥下來的大部分鳥铳都太過于劣質,基本上都達不到合格的标準。
官吏克扣工料,工匠貧苦無心,基本上每一杆鳥铳的铳管薄厚都不一樣,槍膛的寬窄也不一樣。
一些鳥铳的鉛彈在出膛後彈飛無力,威力和射程根本不達标,最關鍵的是還極為容易炸膛,炸傷射手。
一開始調撥的那一批鳥铳,陳望還是使了銀錢的,專門取了一批好一些的鳥铳,但是最後還是出現了不少炸膛的情況。
一部分的鳥铳,甚至由于後膛封閉不嚴,還會洩露火藥氣體。
激起的火星在開槍的時候濺落在了持铳士兵的手上和臉上造成傷害。
現在在陳望麾下的铳兵部隊之中,還有不少的手上和臉上有火藥灼燒造成的傷疤。
曆史上很多明軍使用鳥铳炸膛,當時人對使用鳥铳基本都有頗為畏懼
使用三眼铳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妥協。
現如今有了自己的軍器局,陳望便不準備再妥協了。
工匠不夠,那就自己培養。
鳥铳難造,那就革新技術。
實在不好意思,更新晚了一點,剛剛發現沒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