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選兵

首頁
    自崇祯元年起至崇祯六年,陝西境内一直是天災不斷。

     天災的範圍也不斷的擴大,從原先的陝北一地逐漸波及到了整個陝西。

     連年的天災,朝廷的不作為,加派、裁驿、欠饷使得民變愈演愈烈。

     兵戰不休,烽火不絕,狼煙連天,滿目瘡痍。

     天災、匪禍、兵荒、這麼多年以來,陝西早已經是殘破的不成樣子。

     現在還能夠活着的平民百姓哪一個不是飽經苦難,隻是在最底層艱難的求生。

     這兩年沒有大規模的天災,天上終于落下了足量的雨水,眼見着又能夠活下去了。

     但……流寇又來了…… 天啟年間,陝西平時的米價不過每石一兩上下,但是到眼下,卻已是翻了三四倍有餘,還是有價無市。

     荒年之時糧商囤積居奇,富戶豪門趁機兼并土地,買奴收婢。

     上好的良田在災年之時能賣的錢還不如平時的下田,兩三鬥米便能買上一個活人。

     安家便發七鬥米,足夠吃上好多天的時間,人群之中有人喘着粗氣,有些意動。

     陳功牽引着戰馬左右渡步,目光掃視着周圍的衆人,他在觀察這些人的神情和動作。

     “當了營兵,每月饷銀二兩銀子,絕對足額,不會克扣,吃喝軍中皆有供應,所有的饷銀都能攢下。

    ” “殺賊還有賞銀,打上幾年的仗,買上數十畝的良田都不成問題。

    ” 陳功拍了拍腰間的雁翎刀,語氣之中充滿了蠱惑之意。

     他說的其實都是真的,但是實際上卻又不對。

     饷銀雖有、賞銀雖多,那也需要有命去花。

     大戰在即,這些剛剛應募的流民訓練不了多久,恐怕便要和流賊作戰。

     到時候戰端一起,絕對是作為前軍,中後兩軍有人在後督戰,幾場大戰下來隻怕是要死傷七八成的,甚至十難存一。

     那幾鬥米的安家費,是買命的錢…… 人群之中的騷動開始慢慢的變大,不過卻還是沒有人上前,很多人都還在顧慮。

     一個腰背微微有些佝偻的流民面色猶豫,舉起了手來,衆人的目光也都被吸引了過去。

     “這位軍爺,當了兵就得打仗,打仗我們倒是不怕,要是打仗傷了殘了,打死了,婆娘娃娃咋辦哩。

    ” 那流民說的是陝西的方言,有些生澀難懂,不過當初陳功也是跟着曹文诏一起到陝西平了一段時間的亂,也會說些陝西話。

     “我等主将乃是如今朝中的正二品官員,大同的總兵曹文诏,諸位應該都聽聞過吧?” 陳功的話音落下,再度在四周的人群之中掀起了道道漣漪,四下轉瞬之間響起了嗡嗡的人聲。

     遼東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曹文诏是誰,但是在陝西,尤其關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聽說過曹文诏的名字。

     曹文诏領軍在陝西曆經大小數十戰,擒殺賊首數十名,斬首三萬六千六百餘,受傷賊寇無算,其聲名足以止小兒夜啼。

     “那些賊寇見到我等跑都來不及,哪裡敢戰?” “就是真逼着真刀真槍的對上,傷了殘了還有撫恤的白銀,撫恤十兩。

    ” “要是有小孩的,朝廷負責給飯吃,養到十四歲。

    ” 陳功嘴角上揚,笑道。

     “先給諸位說好,我等隻招三百七十人,選滿了就不要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