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見師

首頁
    看起來很可笑。

     那時的他看着其它在縣學府學讀書的學子十分的羨慕,畢竟窮苦人家的孩子自學成才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

     暗夜裏摸黑,才知道這夜是有多麽黑,看不見一點光,一個人走在路上,靜悄悄,看不見一點前方。

     三十二歲,家裏積了錢,老父親賣了家裏的牛,咬下牙送他去遠村鄉塾念書。

     他含着淚,謝過年邁的老父親。

     在遠村鄉塾念書,接受夫子的指導,李文切實體會到一個夫子對于一個學生的重要性,一所私塾對于一個鄉村的重要性。

     那時候,他的心裏萌生一個理想,有一天,他也要在白雲屯開一家私塾。

     三十五歲那年,他考入府試,這讓他很高興,明顯覺得自己的文章長進起來。

     接下來的院試亦是通過,他成了秀才。

     李文含着淚,看着榜單上屬于自己的名字,久久無言。

     成了秀才,地位上升,家裏免兩人交賦稅,官府還下發廪膳錢。

     生活慢慢好起來。

     懷着信心,他繼續求學在縣學,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勤奮的學生,雖然基礎比很多學子都差,不過在他堅定的決心下,日日夜夜鑽研學問,差距一點點追上。

     縣學裏開始有人談起他,談起他的笨拙,談起他的無用功,甚至有人熄滅他的燈火,不叫他影響到他們休息。

     可這些他都不在意。

     于是李文在舍外讀書,枕着月光,拿着油燈。

     春夏秋冬,狂風暴雪,從無一日放棄。

     他的努力并沒有讓他一朝飛上枝頭,成為叫人敬仰的第一。

     可是他的努力亦沒有白費,于是三十八歲的他考上了鄉試,中了舉。

     名單上他的名字在很後面,可是這個結果叫他很高興,所有的努力在這一刻看到曙光。

     隻是…… “你老爹的名字中有個舉字,按照避諱,你當不了舉人。

    ” 越來越多的聲音從犄角旮旯裏湧出來,像浪花一樣把他淹沒。

     是的,李文的爹,叫李舉。

    因為這個“舉”字,李文的名字從舉人名單劃掉。

     他當不了舉人,也不能再往上進一步。

     那時候的李文很無措,他明白這個世界有很多的身不由己,有很多即使他努力也不能做到的事。

     于是,他決定回家,好好開一家私塾,安安心心做一個夫子,教學生,也供養父母。

     轉機忽然來了,絕境處仍有破土而出的希望。

     內閣大臣程石得知這一沸沸揚揚的事,非常的憤怒,專為他上書皇上。

     還沒等到皇帝批準的那天。

     李文的老爹病逝了,老母也因老爹的逝去而癱瘓在床。

     于是李文放棄成為舉人,毅然決然地回家。

     有人說他是個傻子,好好的舉人不當,急着回家,當了舉人再去給死去的老爹舉行一個風風光光的葬禮,給老母養老豈不是更好。

     隻有他自己清楚,他的初心,為了給白雲屯的孩子有讀書的機會,為了給自己的父母,白雲屯的鄉親更好的生活…… 村裏人以為他是考不上舉人,他也不辯解,就這樣開了一家私塾,教了很多年的書,養了很多年的老母,有了支持他的妻子,還有貼心的孩子…… …… “我和你們講起這事,不是希望讓你們看到勤奮苦讀的重要性,因為老夫知道你們兩個孩子的秉性。

    我更加想要你們記住的是,讀書,你為何而讀書?” “是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老夫希望,将來的你們能夠運用你們的學識幫助更多的人。

    天賦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責任。

    ” 夫子認真地看着二人說。

     “是!” 李珩江曜答。

     程夫子隻知道縣學裏有個很笨拙的學生,讀書很勤奮成了舉人卻又因為父母的緣故放棄科舉。

     他不會知道李文放棄成為舉人不僅僅是為了照顧娘,隻是覺得科舉這條路他已經走了很久……剩下的路就交與他的學生吧。

     李珩這才明白,那句“勿忘初心”寄托了李夫子多少期望。

     在晚霞天,橙紫色的霞光在天際散開。

     李珩望着窗外的霞光,心想,這條漫長的科舉路,他會帶着李夫子的份一直走下去。

     将來白雲屯的未來由他和李夫子一起建設,從此李文不是孤身一人,他教的學生與他同在。

     霞光照在李珩的半邊身子上,他的睫毛眨動,像是染上億萬星辰,他漂亮的桃花眸子裏是堅定的理想信念。

     江曜忽地笑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起弧度,不知為何,在李珩的身上,他像是看到另一個自己。

     他們擁有同樣的信仰,站在一條線上,也将一起邁向未來。

     …… 接下來便是有序的讀書學習,一天,忽然碰到一個小插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