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獲滿滿的一天

首頁
    收獲滿滿的一天 活計都忙得差不多,時間還早,李珩将農具耒擱置在寬闊的田埂上,日頭隐入雲端,太陽沒那般灼心了,李珩取下遮陽的草帽信手放在田埂上。

    白雲屯的民風淳樸,盡是些憨厚老實的村民,根本不用擔心自家的東西被偷走了。

     随後,他挎着竹籃子向白雲山走去,趁着空閑去捉些野生的魚來,再去拾掇拾掇些野味。

     山裏到處是珍藏,靠山吃山一輩子的村民們總也餓不死,憑借勤勞的雙手,自然的饋贈,在生命的這條九九八十一彎的長河中一代又一代赓續下去。

     軟綠的嫩草漫山生長,從白雲山的底端如同初生的竹筍似的節節攀高到了山花爛漫的山頂,一簇簇鮮妍的不知名兒的小花點綴其間,裸露的腳踝被小草撓得咯吱咯吱癢,還有些濕漉漉的,許是昨夜散下一場綿綿細雨後,晶瑩的露在草尖尖上安了家。

     茂盛的老樹底下紮着根兒探出淡土黃色的小腦袋,李珩湊近看,見它們中部有平伏的小鱗片,邊緣具條紋,菌褶稍帶肉粉色。

     這當是草腐生的可食用的榛菇,這榛菇 一般在夏季和秋季生長最多,不過在春日裏頭也能碰上,榛菇的口感獨特,香味宜佳,用來炖雞肉再好不過,家中的小雞崽子還不能宰,不過拿着炒些其它菜,就比如配着豬肉吃也不錯。

     李珩還留了個心眼兒,有榛菇生長的地方,周圍大概是有天麻的,因着天麻是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和榛菇間存在營養互換的特殊共生關系。

    天麻是一種名貴的藥材,摘一些到鎮子上能賣不少錢。

     果不其然,在榛菇生長區不遠處發現了被稍高的野草遮住了的黃棕色的天麻,根狀莖肥厚,無綠葉。

     李珩摘了好些榛菇還有天麻,竹籃子沒了底。

     在上山的途中,他向山腳附近的人家借了斧頭,找了根堅硬的木杆,将它的底端打磨地鋒利,就當作是一個簡易的魚叉。

     李珩挽起袖子,拎起褲腿,拖掉腳底穿的鞋子,下了清澈的溪水,能看見裏面悠閑遊動的一尾尾魚,春日山間的溪水涼涼的,卻不會讓人覺得寒意料峭,現下溪水的涼意自外而內地從骨子裏蔓延而上,很舒适。

     踩着溪水裏的凸起的小石塊,李珩認真地觀察水裏魚兒的遊動軌跡,瞅準了時機,瞄準魚身的前半部分,用力投擲魚叉,幾番下來,三下五下地捉了四條魚。

     都是些不大的魚,但是李珩心裏卻很滿足,這幾天都吃得素菜,今日倒是可以開個葷,配上豬肉炒個小菜,再熬一鍋美味的魚湯,想想心情都是美滋滋的。

     李珩将捕捉到的魚放在竹籃子底端,又在上面蓋了些幹淨的樹葉子,将榛菇和天麻放在上面。

     回去的路上順道摘了些紅彤彤的野果子,這一趟下來竹籃子被填補的滿滿的,順道碰上了剛從山下下來的大寶娘,魏娘子,魏娘子早上忙完了田地的活計,下午也沒閑着,來山上拾些木材用來燒火,順便也摘些野果子野菜之類的。

     見着了拿着斧頭,挎着滿滿一沉甸甸的竹籃子的李珩,才八歲的孩子沒了娘親,還帶着個妹妹,卻已經能獨當一面,魏娘子笑意盈盈,毫不吝啬心裏的誇贊,“珩娃娃好生勤快,又是耕田又是上山的,今日收獲頗豐的嘞。

    ” 李珩的臉上還沾着灰撲撲的塵土,活脫脫像個小泥娃子,再加上臉上的稚氣未脫,很是可愛。

     魏娘子心裏柔軟一片,從自個兒背後的竹簍子掏出拾掇來的野果子一大把地塞給李珩,這些果子瞧着新鮮,李珩方才沒見着,也不知道魏娘子是從何處摘來的。

     籃子被塞得更滿了,李珩從籃子裏拿出幾個天麻來遞給魏娘子,當小小一雙手遞過來時,魏娘子臉上滿是驚喜,這個天麻她最近兒幾日一直在找,因着家裏的老人上了年紀時常頭痛,頭暈,天麻對于治療頭痛頭暈有立竿見影的功效。

     魏娘子笑嘻嘻地捏了一下李珩的髒兮兮的小臉蛋,“小娃娃你可是幫了我好大一個忙。

    ” 能幫上忙,李珩心底也很開心,大家待他這般好,他也該如此才對。

     回家的路上,李珩還了斧頭,從老李三那割了一小吊肉,老李三見他小,又生得頗為俊俏,為人還懂事禮貌又乖巧,豪邁地給他多割了小吊肉,沒額外收費。

     自田間提了耒,拿了草帽,李珩帶着滿滿當當的戰利品回到家中,已經有幾戶人家的煙囪裏冒出濃濃的炊煙來,在暮色霭霭的橘黃色天邊氤氲人間煙火。

     李珩見着喜娘正在捯饬着竹條,手裏麻利地編織着竹簍子,她蹲坐的矮凳旁邊已經有好些個竹簍子了,看起來制工精巧,且實用。

     喜娘的背後用帶子系着襁褓,背在背上,襁褓裏面是睜着水靈靈的大眼睛的婉兒。

    喜娘做的認真沒有聽到李珩腳步而來的聲音,婉兒見到了哥哥,咿咿呀呀地叫起來,小小的手激動地揮舞。

     喜娘忙擡起頭,看着一手挎着籃子,另一手提着肉,滿臉灰塵的李珩杵在跟前認真地看她編織,也不知道這孩子什麽時候回來的,看這樣子應該是累壞了,喜娘忙停下手中的活,她本意是要編織完竹簍後,便去竈房做了飯候珩娃娃回來的,沒想到竹簍子還沒編完,他就已經回來了。

     李珩誇道:“喜娘你的竹簍子編得可真好,比家中的竹簍子好多了。

    ” 喜娘腼腆一笑,“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