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二卷

首頁
    ·第五百四十二卷· ※卷542_1【送友人歸宜春】 紀唐夫 落花兼柳絮,無處不紛紛。

    遠道空歸去,流莺獨自聞。

     墅橋喧碓水,山郭入樓雲。

    故裡南陔曲,秋期欲送君。

     ※卷542_2【骢馬曲】 紀唐夫 連錢出塞蹋沙蓬,豈比當時禦史骢。

    逐北自谙深碛路,連嘶誰念靜邊功。

    登山每與青雲合,弄影應知碧草同。

     今日虜平将換妾,不如羅袖舞春風。

     ※卷542_3【送溫庭筠尉方城】 紀唐夫 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

    鳳凰诏下雖沾命,鹦鹉才高卻累身。

    且盡綠醽銷積恨,莫辭黃绶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卷542_4【及第後宿平康裡】 裴思謙 銀缸斜背解鳴珰,小語偷聲賀玉郎。

     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染桂枝香。

     ※卷542_5【都堂試貢士日慶春雪】 李衢 錫瑞來豐歲,旌賢入貢辰。

    輕搖梅共笑,飛袅柳知春。

     繞砌封瓊屑,依階噴玉塵。

    蜉蝣吟更古,科鬥映還新。

     鶴毳迷難辨,冰壺鑒易真。

    因歌大君德,率舞詠陶鈞。

     ※卷542_6【都堂試貢士日慶春雪】 李損之 春雪晝悠揚,飄飛試士場。

    綴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匝地如鋪練,凝階似截肪。

    鵝毛萦樹合,柳絮帶風狂。

     息疫方殊慶,豐年已報祥。

    應知郢上曲,高唱出東堂。

     ※卷542_7【除夜長安作】 李景 長安朔風起,窮巷掩雙扉。

    新歲明朝是,故鄉何路歸。

     鬓絲饒鏡色,隙雪奪燈輝。

    卻羨秦州雁,逢春盡北飛。

     ※卷542_8【都堂試貢士日慶春雪】 李景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晝景,臨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無聲玉滿堂。

    灑池偏誤曲,留硯忽因方。

     幾處曹風比,何人謝賦長。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卷542_9【登景雲寺閣】 張元宗 胡馬飲河洛,我家從此遷。

    今來獨垂淚,三十六峰前。

     ※卷542_10【望終南山】 張元宗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足車輪不暫閑。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

     ※卷542_11【省試霓裳羽衣曲】 李肱 開元太平時,萬國賀豐歲。

    梨園獻舊曲,玉座流新制。

     鳳管遞參差,霞衣競搖曳。

    宴罷水殿空,辇餘春草細。

     蓬壺事已久,仙樂功無替。

    讵肯聽遺音,聖明知善繼。

     ※卷542_12【句】 李肱 水光先見月,露氣早知秋。

     ※卷542_13【永州送侄歸宜春】 鄭史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别離。

    從來襟上淚,盡作鬓邊絲。

     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

    到家黃菊坼,亦莫怪歸遲。

     ※卷542_14【秋日零陵與幕下諸賓遊河夜飲】 鄭史 湘月蘋風乍暢襟,燭前江水練千尋。

    新秋宋玉能為賦,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須強展,尊中綠蟻且徐斟。

     汀沙漸有珠凝露,緩棹蘭桡任夜深。

     ※卷542_15【贈妓行雲詩】 鄭史 最愛鉛華薄薄妝,更兼衣著又鵝黃。

     從來南國名佳麗,何事今朝在北行。

     ※卷542_16【紀夢】 許瀍晚入瑤台露氣清,天風飛下步虛聲。

     塵心未盡俗緣在,十裡下山空月明。

     ※卷542_17【題朝陽岩】 牛叢 蹑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好浪花低。

     洞名獨占朝陽号,應有梧桐待鳳栖。

     ※卷542_18【鹹陽有懷】 陳上美 山連河水碧氛氲,瑞氣東移擁聖君。

    秦苑有花空笑日,漢陵無主自侵雲。

    古槐堤上莺千啭,遠渚沙中鹭一群。

     賴與淵明同把菊,煙郊西望夕陽曛。

     ※卷542_19【晴望九華山】 楊鴻 九華閑望簇清虛,氣象群峰盡不如。

     惆怅都南挂冠吏,無人解向此山居。

     ※卷542_20【正月】 趙璜 正月今朝半,陽台信未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