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百七十四

首頁
     卷474_50「卻歸舊山望月有寄」徐凝 年年明月總相似,大抵人情自不同。

     今夜故山依舊見,班家扇樣碧峰東。

     卷474_51「再歸松溪舊居宿西林」徐凝 五粒松深溪水清,衆山搖落月偏明。

     西林靜夜重來宿,暗記人家犬吠聲。

     卷474_52「玩花五首」徐凝 一樹梨花春向暮,雪枝殘處怨風來。

     明朝漸校無多去,看到黃昏不欲回。

     麹塵溪上素紅枝,影在溪流半落時。

     時人自惜花腸斷,春風卻是等閑吹。

     朱霞焰焰山枝動,綠野聲聲杜宇來。

     誰為蜀王身作鳥,自啼還自有花開。

     誰家踯躅青林裡,半見殷花焰焰枝。

     憶得倡樓人送客,深紅衫子影門時。

     花到薔薇明豔絕,燕支顆破麥風秋。

     一番弄色一番退,小婦輕妝大婦愁。

     卷474_53「長慶春」徐凝 山頭水色薄籠煙,久客新愁長慶年。

     身上五勞仍病酒,夭桃窗下背花眠。

     卷474_54「山鹧鸪詞」徐凝 南越嶺頭山鹧鸪,傳是當時守貞女。

     化為飛鳥怨何人,猶有啼聲帶蠻語。

     卷474_55「鄭女出參丈人詞」徐凝 鳳钗翠翹雙宛轉,出見丈人梳洗晚。

     掣曳羅绡跪拜時,柳條無力花枝軟。

     卷474_56「春雨」徐凝 花時悶見聯綿雨,雲入人家水毀堤。

     昨日春風源上路,可憐紅錦枉抛泥。

     卷474_57「和白使君木蘭花」徐凝 枝枝轉勢雕弓動,片片搖光玉劍斜。

     見說木蘭征戍女,不知那作酒邊花。

     卷474_58「正月十五夜呈幕中諸公」徐凝 宵遊二萬七千人,獨坐重城圈一身。

     步月遊山俱不得,可憐辜負白頭春。

     卷474_59「樂府新詩」徐凝 一聲盧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不羨越溪歌者苦,采蓮歸去綠窗眠。

     卷474_60「春陪相公看花宴會二首」徐凝 丞相邀歡事事同,玉箫金管咽東風。

     百分春酒莫辭醉,明日的無今日紅。

     木蘭花謝可憐條,遠道音書轉寂寥。

     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

     卷474_61「牡丹」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态破朝霞。

     卷474_62「過馬當」徐凝 風波隐隐石蒼蒼,送客靈鴉拂去樯。

     三月盡頭雲葉秀,小姑新著好衣裳。

     卷474_63「金谷覽古」徐凝 金谷園中數尺土,問人知是綠珠台。

     綠珠歌舞天下絕,唯與石家生禍胎。

     卷474_64「上陽紅葉」徐凝 洛下三分紅葉秋,二分翻作上陽愁。

     千聲萬片禦溝上,一片出宮何處流。

     卷474_65「洛城秋砧」徐凝 三川水上秋砧發,五鳳樓前明月新。

     誰為秋砧明月夜,洛陽城裡更愁人。

     卷474_66「和川守侍郎缑山題仙廟」徐凝 王子缑山石殿明,白家詩句詠吹笙。

     安知散席人間曲,不是寥天鶴上聲。

     卷474_67「和夜題玉泉寺」徐凝 歲歲雲山玉泉寺,年年車馬洛陽塵。

     風清月冷水邊宿,詩好官高能幾人。

     卷474_68「和秋遊洛陽」徐凝 洛陽自古多才子,唯愛春風爛漫遊。

     今到白家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卷474_69「和嘲春風」徐凝 源上拂桃燒水發,江邊吹杏暗園開。

     可憐半死龍門樹,懊惱春風作底來。

     卷474_70「侍郎宅泛池」徐凝 蓮子花邊回竹岸,雞頭葉上蕩蘭舟。

     誰知洛北朱門裡,便到江南綠水遊。

     卷474_71「和侍郎邀宿不至」徐凝 蟾蜍有色門應鎖,街鼓無聲夜自深。

     料得白家詩思苦,一篇詩了一彈琴。

     卷474_72「自鄂渚至河南将歸江外留辭侍郎」徐凝 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

     欲别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

     卷474_73「蠻入西川後」徐凝 守隘一夫何處在,長橋萬裡隻堪傷。

     紛紛塞外烏蠻賊,驅盡江頭濯錦娘。

     卷474_74「憶紫溪」徐凝 長憶紫溪春欲盡,千岩交映水回斜。

     岩空水滿溪自紫,水态更籠南燭花。

     卷474_75「誇紅槿」徐凝 誰道槿花生感促,可憐相計半年紅。

     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風。

     卷474_76「題缙雲山鼎池二首」徐凝 黃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

     有時風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幾人尋。

     到來唯見山高下,隻是不知湖淺深。

     卷474_77「宿冽上人房」徐凝 浮生不定若蓬飄,林下真僧偶見招。

     覺後始知身是夢,更聞寒雨滴芭蕉。

     卷474_78「汴河覽古」徐凝 炀帝龍舟向此行,三千宮女采桡輕。

     渡河不似如今唱,為是楊家怨思聲。

     卷474_79「柬白丈人」徐凝 昔時丈人鬓發白,千年松下鋤茯苓。

     今來見此松樹死,丈人斬新鬓發青。

     卷474_80「覽鏡詞」徐凝 寶鏡磨來寒水清,青衣把就綠窗明。

     潘郎懊惱新秋發,拔卻一莖生兩莖。

     卷474_81「寄玄陽先生」徐凝 不能相見見人傳,rv岸山中岱岸邊。

     顔貌隻如三二十,道年三百亦藏年。

     卷474_82「白人」徐凝 暖風入煙花漠漠,白人梳洗尋常薄。

     泥郎為插珑璁钗,争教一朵牙雲落。

     卷474_83「奉酬元相公上元」徐凝 出擁樓船千萬人,入為台輔九霄身。

     如何更羨看燈夜,曾見宮花拂面春。

     卷474_84「奉和鹦鹉」徐凝 毛羽曾經翦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

     任饒長被金籠阖,也免栖飛雨雪難。

     卷474_85「将至妙喜寺」徐凝 清風袅袅越水陂,遠樹蒼蒼妙喜寺。

     自有車輪與馬蹄,未曾到此波心地。

     卷474_86「紅蕉」徐凝 紅蕉曾到嶺南看,校小芭蕉幾一般。

     差是斜刀剪紅絹,卷來開去葉中安。

     卷474_87「見少室」徐凝 适我一箪孤客性,問人三十六峰名。

     青雲無忘白雲在,便可嵩陽老此生。

     卷474_88「語兒見新月」徐凝 幾處天邊見新月,經過草市憶西施。

     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語兒。

     卷474_89「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二首」徐凝 九幽仙子西山卷,讀了縧繩系又開。

     此卷玉清宮裡少,曾尋真诰讀詩來。

     紫河車裡丹成也,皂莢枝頭早晚飛。

     料得仙宮列仙籍,如君進士出身稀。

     卷474_90「送沈亞之赴郢掾」徐凝 千萬乘骢沈司戶,不須惆怅郢中遊。

     幾年白雪無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樓。

     卷474_91「答白公」徐凝 高景争來草木頭,一生心事酒前休。

     山公自是仙人侶,攜手醉登城上樓。

     卷474_92「句」徐凝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别白公》)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以上并見《紀事》) 亂後見淮水,歸心忽迢遙。

    (《京都還汴口作》) 乍疑鲸噴浪,忽似鹢淩風。

    呀呷汀洲動,喧阗裡巷空。

     (《競渡》。

    見《詩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