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百七十五

首頁
    ·卷四百七十五· 卷475_1「奉和聖制南郊禮畢詩」李德裕 磬筦歌大呂,冕裘旅天神。

    燒蕭辟阊阖,祈谷為蒸人。

     羽旗灑輕雪,麥隴含陽春。

    昌運歲今會,王猷從此新。

     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雲。

    仁壽信非遠,群生方在鈞。

     卷475_2「郊壇回輿中書二相公蒙聖慈召至禦馬前仰感恩…相公」李德裕 七萃和銮動,三條葆吹回。

    相星環日道,蒼馬近龍媒。

     咫尺天顔接,光華喜氣來。

    自慚衰且病,無以效涓埃。

     卷475_3「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詩一首」李德裕 宛轉龍歌節,參差燕羽高。

    風光搖禁柳,霁色暖宮桃。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禦袍。

    雪凝陳組練,林植聳幹旄。

     廣樂初跄鳳,神山欲抃鳌。

    鳴笳朱鹭起,疊鼓紫騂豪。

     象舞嚴金铠,豐歌耀寶刀。

    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韬。

     分席羅玄冕,行觞舉綠醪。

    彀中時落羽,橦末乍升猱。

     瑞景開陰翳,薰風散郁陶。

    天顔歡益醉,臣節勁尤高。

     楛矢方來貢,雕弓已載櫜。

    英威揚絕漠,神算盡臨洮。

     赤縣陽和布,蒼生雨露膏。

    野平惟有麥,田辟久無蒿。

     祿秩榮三事,功勳乏一毫。

    寝謀慚汲黯,秉羽貴孫敖。

     煥若遊玄圃,歡如享太牢。

    輕生何以報,隻自比鴻毛。

     卷475_4「雨中自秘書省訪王三侍禦知早入朝便入集賢…詩贈之」李德裕 共憐獨鶴青霞姿,瀛洲故山歸已遲。

    仁者焉能效鸷鹗, 飛舞自合追長離。

    梧桐迥齊鳷鵲觀,煙雨屢拂蛟龍旗。

     鴻雁沖飙去不盡,寒聲晚下天泉池。

    顧我蓬萊靜無事, 玉版寶書藏衆瑞。

    青編盡以汲冢來,科鬥皆從魯室至。

     金門待诏何逍遙,名儒早問張子僑。

    王褒轶材晚始入, 宮女已能傳洞箫。

    應令柏台長對戶,别來相望獨寥寥。

     卷475_5「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李德裕 岩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岘亭賞,難與清晖留。

     馀景淡将夕,凝岚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遊。

     卷475_6「奉和韋侍禦陪相公遊開義五言六韻」李德裕 羊公追勝概,茲地暫逍遙。

    風景同南岘,丹青見北朝。

     石渠清夏氣,高樹激鮮飙。

    念法珍禽集,聞經醉象調。

     偶分甘露味,偏覺衆香饒。

    為問毗城内,馀薰幾日銷。

     卷475_7「贈圓明上人(圓公,佛頂之最)」李德裕 遠公說易長松下,龍樹雙經海藏中。

     今日導師聞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卷475_8「贈奉律上人(律公精于維摩經)」李德裕 知君學地厭多聞,廣渡群生出世氛。

     飯色不應殊寶器,樹香皆遣入禅薰。

     卷475_9「戲贈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李德裕 甘露灑空惟一味,旃檀移植自成薰。

     遙知暢獻分南北,應用調柔緻六群。

     卷475_10「長安秋夜」李德裕 内宮傳诏問戎機,載筆金銮夜始歸。

     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卷475_11「清冷池懷古(餘别有序刻石)」李德裕 區囿三百裡,常聞驷馬來。

    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賦文雅,從容遊上才。

    竹園秋水淨,風苑雪煙開。

     牛禍釁将發,羊孫謀始回。

    袁絲徒伏劍,長孺欲成灰。

     興廢由所感,湮淪斯可哀。

    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卷475_12「述夢詩四十韻」李德裕 賦命誠非薄,良時幸已遭。

    君當堯舜日,官接鳳凰曹。

     目睇煙霄闊,心驚羽翼高。

    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韬。

     我後憐詞客,吾僚并隽髦。

    著書同陸賈,待诏比王褒。

     重價連懸璧,英詞淬寶刀。

    泉流初落澗,露滴更濡毫。

     赤豹欣來獻,彤弓喜暫櫜。

    非煙含瑞氣,馴雉潔霜毛。

     靜室便幽獨,虛樓散郁陶。

    花光晨豔豔,松韻晚騷騷。

     畫壁看飛鶴,仙圖見巨鳌。

    倚檐陰藥樹,落格蔓蒲桃。

     荷靜蓬池鲙,冰寒郢水醪。

    荔枝來自遠,盧橘賜仍叨。

     麝氣随蘭澤,霜華入杏膏。

    恩光惟覺重,攜挈未為勞。

     夕閱梨園騎,宵聞禁仗獒。

    扇回交彩翟,雕起飏銀縧。

     辔待袁絲攬,書期蜀客操。

    盡規常謇謇,退食尚忉忉。

     龜顧垂金鈕,鸾飛曳錦袍。

    禦溝楊柳弱,天廄骕骦豪。

     屢換青春直,閑随上苑遨。

    煙低行殿竹,風拆繞牆桃。

     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

    每懷仙駕遠,更望茂陵号。

     地接三茅嶺,川迎伍子濤。

    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

     蘭野凝香管,梅洲動翠篙。

    泉魚驚彩妓,溪鳥避幹旄。

     感舊心猶絕,思歸首更搔。

    無聊燃蜜炬,誰複勸金舠 岚氣朝生棟,城陰夜入濠。

    望煙歸海峤,送雁渡江臯。

     宛馬嘶寒枥,吳鈎在錦弢未能追狡兔,空覺長黃蒿。

     水國逾千裡,風帆過萬艘。

    閱川終古恨,惟見暮滔滔。

     卷475_13「招隐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李德裕 玉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

    落英閑舞雪,蜜葉乍低帷。

     舊賞煙霄遠,前歡歲月移。

    今來想顔色,還似憶瓊枝。

     卷475_14「寄題惠林李侍郎舊館」李德裕 棟宇非吾室,煙山是我鄰。

    百齡惟待盡,一世樂長貧。

     半壁懸秋日,空林滿夕塵。

    隻應雙鶴吊,松路更無人。

     卷475_15「寄茅山孫煉師」李德裕 何地最翛然,華陽第八天。

    松風清有露,蘿月淨無煙。

     乍警瑤壇鶴,時嘶玉樹蟬。

    欲馳千裡戀,惟有鳳門泉。

     石上谿荪發紫茸,碧山幽藹水溶溶。

     菖花定是無人見,春日惟應羽客逢。

     獨尋蘭渚玩遲晖,閑倚松窗望翠微。

     遙想春山明月曙,玉壇清磬步虛歸。

     卷475_16「題奇石(石在浙西公署)」李德裕 蘊玉抱清輝,閑庭日潇灑。

    塊然天地間,自是孤生者。

     卷475_17「送張中丞入台從事」李德裕 驿騎朝天去,江城眷阙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辭陰。

     澤國三千裡,羁孤萬感心。

    自嗟文廢久,此曲為盧谌。

     卷475_18「懷京國」李德裕 海上東風犯雪來,臘前先折鏡湖梅。

     遙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宮人畫诏回。

     卷475_19「追和太師顔公同清遠道士遊虎丘寺」李德裕 茂苑有靈峰,嗟餘未遊觀。

    藏山半平陸,壞谷為高岸。

     岡繞數仞牆,岩潛千丈幹。

    乃知造化意,回斡資奇玩。

     镠騰昔虎踞,劍沒嘗龍煥。

    潭黛入海底,崟岑聳霄半。

     層巒未升日,哀狖甯知旦。

    綠筱夏凝陰,碧林秋不換。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蕭散。

    川晴岚氣收,江春雜英亂。

     逸人綴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繡段。

     難追彥回賞,徒起興公歎。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鬥爛。

     卷475_20「東郡懷古二首。

    王京兆」李德裕 河水昔将決,沖波溢川浔。

    峥嵘金堤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為魚歎方深。

    惟公執珪璧,誓與身俱沉。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

    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東郡,凄然懷所欽。

    雖非識君面,自謂知君心。

     意氣苟相合,神明無古今。

    登城見遺廟,日夕空悲吟。

     卷475_21「東郡懷古二首。

    陽給事」李德裕 宋氏遠家左,豺狼滿中州。

    陽君守滑台,終古垂英猷。

     數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

    跳身入飛镞,免胄臨霜矛。

     畢命在旗下,僵屍橫道周。

    義風激河汴,壯氣淪山丘。

     嗟爾抱忠烈,古來誰與俦。

    就烹感漢使,握節悲陽秋。

     顔子綴清藻,铿然如素璆徘徊望故壘,尚想精魂遊。

     卷475_22「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李德裕 昔人懷井邑,為有挂冠期。

    顧我飄蓬者,長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

     卷475_23「雨後淨望河西連山怆然成詠」李德裕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極目自銷魂。

    煙山北下歸遼海, 鴻雁南飛出薊門。

    隻恨無功書史籍,豈悲臨老事戎軒。

     唯懷藥餌蠲衰病,為惜馀年報主恩。

     卷475_24「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李德裕 高檻涼風起,清川旭景開。

    秋聲向野去,爽氣自山來。

     霄外鴻初返,檐間燕已歸。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台。

     卷475_25「故人寄茶」李德裕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邀僧至,孤吟對竹烹。

    碧流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其馀不敢費,留伴讀書行。

     卷475_26「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揚州(一作和王播遊故居感舊)」李德裕 千騎風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廬。

    共懸龜印銜新绶, 同憶鳣庭訪舊居。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今來卻笑臨邛客,入蜀空馳使者車。

     卷475_27「題劍門」李德裕 奇峰百仞懸,清眺出岚煙。

    迥若戈回日,高疑劍倚天。

     參差霞壁聳,合沓翠屏連。

    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目前。

     卷475_28「漢州月夕遊房太尉西湖」李德裕 丞相鳴琴地,何年閉玉徽。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樓扉。

     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暫依。

    誰憐濟川楫,長與夜舟歸。

     卷475_29「重題」李德裕 晚日臨寒渚,微風發棹讴。

    鳳池波自闊,魚水運難留。

     亭古思宏棟,川長憶夜舟。

    想公高世志,隻似冶城遊。

     卷475_30「房公舊竹亭聞琴緬慕風流神期如在因重題此作」李德裕 流水音長在,青霞意不傳。

    獨悲形解後,誰聽廣陵弦。

     卷475_31「憶金門舊遊奉寄江西沈大夫」李德裕 東望滄溟路幾重,無因白首更相逢。

    已悲泉下雙琪樹, 又惜天邊一卧龍。

    人事升沉才十載,宦遊漂泊過千峰。

     思君遠寄西山藥,歲暮相期向赤松。

     卷475_32「早入中書行公主冊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李德裕 明星入東陌,燦燦光層宙。

    皎月映高梧,輕風發涼候。

     金門列葆吹,鐘室傳清漏。

    簡冊自中來,貂黃忝宣授。

     更登天祿閣,極眺終南岫。

    遙羨商山翁,閑歌紫芝秀。

     晨興念始辱,夕惕思緻寇。

    傾奪非我心,凄然感田窦。

     卷475_33「題羅浮石(刻于石上)」李德裕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卷475_34「重過列子廟追感頃年自淮服與居守王仆射…四韻奉寄」李德裕 白首過遺廟,朱輪入故城。

    已慚聯左揆,猶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舊,彈冠久要情。

    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繻生。

     卷475_35「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李德裕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

    同人悲劍解,舊友覺衣輕。

     黃鹄遙将舉,斑麟俨未行。

    惟應鮑靓室,中夜識琴聲。

     金格期初至,飙輪去不停。

    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

    空聞留玉舄,猶在阜鄉亭。

     空宇留丹竈,層霞被羽衣。

    舊山聞鹿化,遺舄尚凫飛。

     數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

    想君旋下淚,方款裡闾扉。

     卷475_36「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迹…舊館」李德裕 後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洞天應不夜,源樹隻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

     卷475_37「仆射相公偶話于故集賢張學士廳寫得德裕…獻此詩」李德裕 賦感鄰人笛,詩留夫子牆。

    延年如有作,應不用山王。

     卷475_38「惠泉」李德裕 茲泉由太潔,終不畜纖鱗。

    到底清何益,含虛勢自貧。

     明玑難秘彩,美玉讵潛珍。

    未及黃陂量,滔滔豈有津。

     卷475_39「無題」李德裕 松倚蒼崖老,蘭臨碧洞衰。

    不勞鄰舍笛,吹起舊時悲。

     卷475_40「題冠蓋裡(在襄州南大山下)」李德裕 偶來冠蓋裡,愧是舊三公。

    自喜無兵術,輕裘上閟宮。

     卷475_41「離平泉馬上作(一作離東都平泉)」李德裕 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寵深陪雉尾, 武皇恩厚宴龍津。

    黑山永破和親虜,烏領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滅不由人。

     卷475_42「谪嶺南道中作」李德裕 嶺水争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 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卷475_43「到惡溪夜泊蘆島」李德裕 甘露花香不再持,遠公應怪負前期。

    青蠅豈獨悲虞氏, 黃犬應聞笑李斯。

    風雨瘴昏蠻日月,煙波魂斷惡溪時。

     嶺頭無限相思淚,泣向寒梅近北枝。

     卷475_44「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卷475_45「鴛鴦篇」李德裕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化作鴛鴦鳥。

    和鳴一夕不暫離, 交頸千年尚為少。

    二月草菲菲,山櫻花未稀。

    金塘風日好, 何處不相依。

    既逢解佩遊女,更值淩波宓妃。

    精光搖翠蓋, 麗色映珠玑。

    雙影相伴,雙心莫違。

    淹留碧沙上, 蕩漾洗紅衣。

    春光兮宛轉,嬉遊兮未反。

    宿莫近天泉池, 飛莫近長洲苑。

    爾願歡愛不相忘,須去人間羅網遠。

     南有潇湘洲,且為千裡遊。

    洞庭無苦寒,沅江多碧流。

     昔為薄命妾,無日不含愁。

    今為水中鳥,颉颃自相求。

     洛陽女兒在青閣,二月羅衣輕更薄。

    金泥文彩未足珍, 畫作鴛鴦始堪著。

    亦有少婦破瓜年,春閨無伴獨婵娟。

     夜夜學織連枝錦,織作鴛鴦人共憐。

    悠悠湘水濱, 清淺漾初蘋菖花發豔無人識,江柳逶迤空自春。

     唯憐獨鶴依琴曲,更念孤鸾隐鏡塵。

    願作鴛鴦被, 長覆有情人。

     卷475_46「南梁行(和二十二兄)」李德裕 江南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清光。

    雜英飛盡空和景, 綠楊陰重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青天诏下寵光至,頒籍金閨征石渠。

    重歸山路煙岚隔, 巫山未深晚花折。

    澗底紅光奪目燃,搖風有毒愁行客。

     杜鵑啼咽花亦殷,聲悲絕豔連空山。

    斜陽瞥映淺深樹, 雲雨翻迷崖谷間。

    山雞錦質矜毛羽,透竹穿蘿命俦侶。

     喬木幽谷上下同,雄雌不異飛栖處。

    望秦峰迥過商顔, 浪疊雲堆萬簇山。

    行盡杳冥青嶂外,九重鐘漏紫雲間。

     元和列侍明光殿,谏草初焚市朝變。

    北阙趨臣半隙塵, 南梁笑客皆飛霰。

    追思感歎卻昏迷,霜鬓愁吟到曉雞。

     故園歲深開斷簡,秋堂月曉掩遺袿嗚嗚曉角霞輝粲, 撫劍當楹一長歎。

    刍狗無由學聖賢,空持感激終昏旦。

     卷475_47「近于伊川蔔山居将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青田胎化鶴」李德裕 弱歲弄詞翰,遂叨明主恩。

    懷章過越邸,建旆守吳門。

     西圯陰難駐,東臯意尚存。

    慚逾六百石,愧負五千言。

     寄世知嬰繳,辭榮類觸藩。

    欲追綿上隐,況近子平村。

     邑有桐鄉愛,山馀黍谷暄。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

     野竹多微徑,嚴泉豈一源。

    映池方樹密,傍澗古藤繁。

     邛杖堪扶老,黃牛已服轅。

    隻應将唳鶴,幽谷共翩翻。

     卷475_48「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李德裕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

    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

    殁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闾。

    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

    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

     從來有好鳥,近複躍鲦魚。

    少室映川陸,鳴臯對蓬廬。

     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

    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卷475_49「夏晚有懷平泉林居(宜春作)」李德裕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龍門塢。

     密竹無蹊徑,高松有四五。

    飛泉鳴樹間,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層嶺,芳荪媚幽渚。

    稚子候我歸,衡門獨延伫。

     誰言聖與哲,曾是不懷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魯。

     矧餘竄炎裔,日夕誰晤語。

    眷阙悲子牟,班荊感椒舉。

     凄凄視環玦,恻恻步庭庑。

    豈待莊舄吟,方知倦羁旅。

     卷475_50「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李德裕 江亭感秋至,蘭徑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茲夕念原衍。

    綠筱連嶺多,青莎近溪淺。

     淵明菊猶在,仲蔚蒿莫翦。

    喬木粲淩苕,陰崖積幽藓。

     遙思伊川水,北渡龍門岘。

    蒼翠雙阙間,逶迤清灘轉。

     故人在鄉國,歲晏路悠緬。

    惆怅此生涯,無由共登踐。

     卷475_51「比聞龍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于江南…贈陳侍禦」李德裕 昔聞紅桂枝,獨秀龍門側。

    越叟遺數株,周人未嘗識。

     平生愛此樹,攀玩無由得。

    君子知我心,因之為羽翼。

     豈煩嘉客譽,且就清陰息。

    來自天姥岑,長疑翠岚色。

     芬芳世所絕,偃蹇枝漸直。

    瓊葉潤不凋,珠英粲如織。

     猶疑翡翠宿,想待鹓雛食。

    甯止暫淹留,終當更封植。

     卷475_52「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李德裕 我有愛山心,如饑複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爛,夏憶寒泉冽。

    秋憶泛蘭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憶深潭月。

    醉憶剖紅梨,飯思食紫蕨。

     坐思藤蘿密,步憶莓苔滑。

    晝夜百刻中,愁腸幾回絕。

     每念羊叔子,言之豈常辍。

    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懸輿,今猶佩朝绂。

    焉能逐糜鹿,便得遊林樾。

     範恣滄波舟,張懷赤松列。

    惟應讵身恤,豈敢忘臣節。

     器滿自當欹,物盈終有缺。

    從茲返樵徑,庶可希前哲。

     卷475_53「思歸赤松村呈松陽子」李德裕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慶潛名嶽,鸱夷漾釣舟。

     顧餘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不似尋山者,忘家恣遠遊。

     卷475_54「近臘對雪有懷林居」李德裕 蓬門常晝掩,竹徑寂無人。

    鳥起飄松霰,麇行動谷榛。

     應知禽魚侶,合與薜蘿親。

    遙憶平臯望,溪煙已發春。

     卷475_55「思山居一十首。

    清明後憶山中」李德裕 遙思寒食後,野老林下醉。

    月照一山明,風吹百花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