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下(三)

首頁
    南下(三) 荒地是開墾起來了,關于鹽堿地,江曜和李珩一塊兒翻閱衆多農書,又去請教農業專家,同農業專家一塊兒勘探鹽堿地。

     又是暈頭暈腦格外艱辛的兩個月,他們終于制定好針對措施。

     李珩在紙上分別寫下: 一.靠近河流地區。

     二.遠離河流地區。

     李珩:“對于靠近河流的地區,可以先修建溝渠,引入河流水來沖刷鹽堿地降低土壤鹽分含量。

    ” 江曜指着二,看着李珩道:“遠離河流的地區,則借用牲畜牽着犁深耕,将表層含鹽量高的土壤翻到下層,把下層鹽分相對較低的土壤翻到上層。

    ” 李珩笑了笑:“初步計劃是這樣。

    ” 他伸出拳頭對向江曜,江曜亦笑了笑,和他在空中一碰。

     說幹就幹的兩人又忙碌起來。

     他們先是組織農人修築溝渠,引河水入田,等河邊的鹽堿地的鹽分降到一定程度後 ,兩人親自帶領農人翻耕土壤,種植苜蓿。

     苜蓿通過與根瘤菌的共生,固定大氣中的氮氣,将其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從而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肥力。

    而且,苜蓿的深根系還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能力,有助于控制水土流失。

     這對于鹽堿地的治理十分有幫助。

     李珩拉着牛到田間犁地。

    那些農人見了都說:“使不得,使不得,怎能叫官人來下地呢?” 李珩笑說:“大伯大娘可不知,我也是莊稼人,這種地的活我可不少幹。

    ” 農人們還不信,這麽個白白嫩嫩的小生真得會犁地麽? 卻見李珩拉着牛耕得有模有樣,這些農人這才相信了李珩所說不假,頓時對他好感多了幾倍。

     江曜想:“這家夥又在散發魅力。

    ” 不過心裏卻很愉悅,和李珩一塊拉着牛在地裏耕,江曜沒耕過地,一開始耕的時候很費力,直接被牛拉着跌倒了地裏。

     李珩笑着道:“怎麽樣?江縣令這活不好幹吧?” 江曜癟着嘴,表情不太好看。

     李珩俯下身子,伸出手,朝江曜笑。

     藍天,白雲,青山,飛鳥。

     李珩彎着桃花眸,薄薄的嘴唇揚着笑意,他歪了歪腦袋,壓低聲音道了聲:“請。

    ” 江曜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臉一發熱,他伸出手去,李珩牽住他的手,一把把他拉起來。

     接觸到江曜的手的瞬間,李珩眉梢一揚。

     江曜忍不住縮了縮手,被李珩握得更緊。

     江曜幾乎呼吸在一瞬間停滞。

     李珩放開江曜的手後,忽有些舍不得,覺得江曜的手軟軟的,很好摸,他以前從未覺得男性的手會是軟的。

     他回味着那種奇妙的觸感,手指攥成拳頭,指尖劃過手心。

     李珩眉心一跳:“啧,他特麽現在是變态麽?” 在遠離河流的鹽堿地,兩人勘測水源,開鑿水井,通過抽取地下水來灌溉土壤,同時又能利用井水沖淡鹽堿地。

     江曜在查魏州耕種情況時,發現魏州的地勢和氣候很适合種植桑樹。

     于是江曜即刻張貼告示,鼓勵農人們種植桑樹,便将其中各種好處都一一講個農人們聽。

     如果是從前,農人們種植了這麽多年的水稻,有人叫他改耕種桑樹,他們哪裏會肯,不過現在不一樣,這次來了個叫他們頗為信賴崇拜的的新縣令。

     同新縣令相處的一年半時間裏,他們對他的能力有目共睹,打心眼裏相信他是個為人們着想好官。

     敢問哪個官會自掏家底治水? 哪個官會下鄉一遍又一遍地打探民情? 哪個官會親自下田耕地? 哪個官不計個人利益,眼裏隻有百姓的利益? 至少他們的江縣令就是這樣一個官。

     于是告示一張貼,農人們紛紛同意種植桑樹。

     然如此江曜并為叫農人把所有地都種上桑樹,而是因地制宜,該種桑樹的地方種桑樹,該種水稻的地方種水稻,每一處都是經過嚴格的考究的。

     關于如何種好桑樹,江曜甚至專門在縣府開了一個培訓班,先把官員們交會了,再派官員們下鄉去指導農人,農人們一開始學不會,慢慢地也就熟練了。

     果不其然…… 等到豐收季,魏州的桑樹棵棵長得茂盛,收獲了大量的桑葉。

     利用大量的桑葉,江曜帶領農人發展養蠶業。

     于是這段日子又變得忙忙碌碌,不知白天黑夜起來。

     李珩跟着江曜到處跑,調查每一戶人家的蠶養的如何。

     江曜和李珩甚至去遠處的養蠶聖地去請教那邊的養蠶專家,學習養蠶的技術,回來後,他們把這些記錄成一本口語化,通俗易懂的書,盡量分發給每戶人家。

     若是學不會的,便親自或派官員上門指點。

     雖然每天依舊忙碌,李珩依然會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