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5章 台风行动(二)

首頁
    古德裡安的多點突破戰術初見成效。

     蘇軍确實無法兼顧傑斯納河與烏别德河這兩條河邊的各處沿岸,有不少河岸處的防線相當脆弱,德軍一輪重炮砸下來,整塊陣地幾乎就報廢了。

     大大小小的彈坑幾乎直接将整塊陣地構築的戰壕全給轟塌了,駐守在防線上的蘇軍也沒有硬拼,非常聽從上面的命令絲滑的向下一道防線撤退。

     截止到10月2号11點前,德軍已經在布提夫附近搭設多個渡口,同時在諾夫哥羅德謝維爾斯基至科諾托一帶的傑斯納河沿岸多點突破,沿岸的蘇軍陣地幾乎全被攻破。

     為了避免守在此地的21集團軍旗下的61軍主力部隊被吞掉,彼得羅夫斯基自然是讓部隊依托防線徐徐撤退。

     他現在運用滾筒戰術已經可以說是爐火純青,隻要他有足夠的兵力,大概率是可以遲滞德軍這次大規模進攻的速度。

     葉夫列莫夫将這塊突出部交給彼得羅夫斯基進行防守,也是看上他這運用較為熟練一點。

     而守在布提夫附近的40集團軍的部隊則比較慘一點,他們兵力經過這兩天的補充後依舊不算太充足。

     本身這支部隊就是在前段時間剛剛成立的,兵力不足,經過基輔之戰後部隊本就不多的兵力還折損不少。

     要不是西南方面軍精簡人數後分給40集團軍不少老兵,同時為了防守薄弱的側翼,西南方面軍特意給其提供兩支編制縮減後的步兵師。

     負責防守側翼的第40集團軍情況會比這更糟糕。

     而且40集團軍的波德拉斯中将對于滾筒戰術還非常生疏,且由于各部隊都是剛剛成立不久,部隊整體缺少重武器,最重要的通訊器材相當缺少,各部隊之間的溝通常常會出現纰漏。

     這也是前期蘇軍輸給德軍最嚴重的一方面,溝通遲緩,消息流通速度太慢。

     臨近部隊被突破的消息往往要半小時或一小時以上的時間才會傳到另一支部隊的手裡,那時候德軍早就紮穿蘇軍防線,向後方包圍了。

     也是因為如此,守在原地的蘇軍往往會被德軍包上餃子。

     波德拉斯中将為了應對這一缺點,要求各支部隊設立大量的傳令兵,他們配備有一匹馬亦或者是自行車。

     保險起見,傳令兵會按照三人為一組,确保消息在通訊有問題時能夠傳達到各部隊。

     不過為了讓每支傳令兵小組都能有一匹馬或者自行車,每支傳令兵小組都必須得有一到兩個人是用跑的。

     隻是這樣依舊會有消息溝通的延遲性,這也讓多點突破的德軍抓到了機會。

     休養完畢的帝國師一舉突破布提夫側面與另一側突破蘇軍防禦的第28摩托化步兵師遙相呼應。

     德軍工兵小組也開始迅速在烏别德河處搭設浮橋,第三裝甲師與第十一裝甲師也早已蓄勢待發。

     守在布提夫這座小鎮的蘇軍頑強抵抗,他們擊退帝國師與第28摩托化步兵師的兩次進攻。

     帝國師與第28摩托化步兵師在重炮和少量飛機掩護下成功在布提夫後方會師,将守在小鎮内,沒來得及跟随大部隊撤退的兩支蘇軍步兵團圍困在其中。

     但他們并沒有固守布提夫,而是在德軍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