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烏别德河與傑斯納河五處剛剛登陸的德軍剛剛站穩腳跟,準備往深處挺進之時。
據河岸十公裡左右的距離,早已分散開來提前準備好的二十門蘇軍榴彈炮開始緩緩擡起炮口,對着其中兩處德軍登陸點開始狂轟濫炸。
一發發的炮彈飛出炮口,在打完一發後,蘇軍炮手緊接着便快速裝填下一發。
每門榴彈炮都被規定打上十枚的數量,打完後就得轉移炮兵陣地,防止德軍飛機狗急跳牆過來炸掉榴彈炮。
“轟!”
一發發炮彈砸在剛剛登陸不久,還沒構建陣地的德軍當中。
不少德軍士兵都被砸下來的炮彈産生的爆炸高高抛飛,血水與殘肢滿天亂飛,哀嚎聲,慘叫聲,呼喊聲伴随着爆炸聲接連響起。
許多德軍軍官都被這次的突然炮擊給炸的措手不及。
不少剛剛渡河而來的重機槍與迫擊炮也被炸成廢鐵一塊。
來自蘇軍的炮擊短短持續了還不到五分鐘就結束了。
安靜下來後,盤繞在兩處德軍登陸點的聲音就隻剩傷員的慘叫聲與哀嚎聲以及四處呼喊醫護兵們的聲音。
蘇軍給了這些剛剛跨過烏别德河與傑斯納河的德軍一個下馬威。
…………
古德裡安站在一輛三号坦克邊上,通過手中的望遠鏡觀察着河岸對面正在重新整理秩序的自家部隊。
他感覺現在蘇軍比六月份剛開始時候麻煩多了…連這種奸詐的小手段都學會了。
原先的蘇軍也隻會呆呆的守在陣地上,等待被德軍包圍亦或突破。
現在蘇軍進步學習飛快,他前些日子剛剛觀察過‘蘇軍英雄’瓦列裡所指揮的三團之中的蘇聯坦克。
蘇聯人在坦克上做了類似于電話線的改裝,用來替代無線電不足的問題,雖然坦克背部上得帶個人肉挂件。
但對于蘇聯人來說,能讓坦克相互之間溝通,完成命令,這對于他們也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這個原因使得那支蘇聯的坦克部隊配合相當不錯。
古德裡安前段時間就聽說過蘇聯人在坦克上做了電話線改裝,可他沒有實物看過。
(那些繞過第二裝甲集群後方的被摧毀蘇聯坦克因為牢古着急南下也沒來得及看。
)
不得不說,蘇聯人學習經驗學習的相當快,他們在與德軍的戰鬥中漸漸成長,吸收經驗,為自己所用。
這是能看的出來的。
蘇軍漸漸的改變讓古德裡安心中産生一種擔憂,如果這次台風行動失敗,德軍沒能成功占領莫斯科。
這意味着德國避不可免的會陷入與蘇聯長期的拉鋸戰。
那時候對于德軍,對于德國來說都是種災難…後勤補給一地稀碎,充足的棉服能否運往前線都是個問題。
畢竟德軍還要運彈藥,燃油,醫用物資,各種軍隊補給…随着戰線拉長,後勤補給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古德裡安作為一名有着充足經驗的将領自然明白後勤補給的重要性。
而且整個德國的體量與蘇聯的體量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此刻古德裡安也隻能抛去心裡對于未來的淡淡擔憂,他還有眼前的一場硬仗要打。
“布辛少校,通知集結在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與布提夫的部隊開始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