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的話,為了孩子這些都是應該的。
”我笑着說完轉身離開了博物館。
博物館外有的一棟大樓,大樓的第一層最左邊的小房間就是我的辦公室。
我叫路橋,是藍波博物館的館長。
在職十二年,任職館長三年。
我的工作就是給這些祖國的花朵訴說國家的曆史。
我的祖國藍波,占地12061平方公裡。
聽起來不小,但在星球上隻有小小的那麼一塊。
藍波是個國家,像這樣的國家整個星球上有一千多個。
起因是地震,結果卻是質一般的提升。
人口大幅度的減少,帶來的是資源的充足。
從原本廣袤無垠的大陸,到分裂之後四處一望都可以看見的大海。
我們的祖先反而學會了團結,開始組成了寡頭政權或獨裁政權。
這些政權在曆史的長河中慢慢演變成了如今的大國,科技的進步也沒有改變後來的格局。
一個個大陸就是一個個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雖有武裝但幾乎沒有戰争和沖突。
因為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完整的控制兩個甚至以上保證共同發展。
大家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國家進一步的延續,用自己大陸原本的資源繼續延續生活。
一千個國家就有一千種語言、一千種文字和一千種生活習慣。
哪怕後來我們有了輪船、有了飛機。
單都沒有改變大陸就是家園的刻闆印象。
甚至星球上的衆多神學,都将大地震視為神或者上帝對人類的懲罰。
大家都害怕再度的戰争會導緻下一次大地震,但下一次的大地震星球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們可以說屬于閉關鎖國,可這種鎖國也隻是處于物資階段。
因為幾乎沒有什麼是可以掩蓋的,假如隔壁的國家要建個大樓。
他附近的所有國家幾乎隔海就可以看見它的動作,随後觀望是否學着照貓畫虎或者在坍塌之後嘲笑慶祝。
藍波則是這千國之一的小國,肉眼可見的弱小。
弱小在外表上,在占地面積上。
在一切可見和不可見的任何地方。
當然這個星球上沒有國家是完美的,而藍波放棄了一切隻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質量。
如之前所說,藍波擁有這個星球最好的水源。
藍波一共有六十三家幼兒園、四十三家小學、二十七間初中,這些就是我每天要服務的對象。
每個幼兒園一般都不隻是一批學生,我作為館長則負責站在博物館外大緻的訴說國家的曆史。
再由館内工作人員帶領進入館内浏覽,一晃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二十二歲時,我來到了藍波博物館任職。
一步一步從工作人員做到了現在這個崗位,我很熱愛我的工作。
我的博物館就處于藍波的正中心,裡面的一切都在述說這個藍波和其他國家的與衆不同。
這是我當上館長的第三年,這三年裡幾乎藍波所有的學生都知道我的存在。
因為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會帶學生來參加博物館,這就跟每個藍波人必須會唱自己國家的國歌一樣。
每個藍波人都會參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