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72.比不得一塊窗簾布!

首頁
    買活972.比不得一塊窗簾布! 芳姨頭頭是道地說着,顯示出在本地紡織業消息的靈通,可魯二聽了卻是哈哈大笑,認為芳姨在說夢話,“姨媽,我們說的不是一種東西吧,我說的猛火油,黑漆漆的,濃稠稠的,可以燒,你說的是什麽東西我不知道,但絕不是我說的猛火油,可以燒的東西如何去織布?這是兩廂聽岔了吧!” 芳姨卻顯得異常的固執,不斷地試圖告訴魯二,他們說的就是一種東西,魯二卻也執拗,隻是不信,認為芳姨是完全糊塗了——買地這裏有許多神通他是知道的,但這些神通的道理歸根結底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高産稻,那是因為六姐帶來了仙種,并且在本地育出苗來了,雖然說各地的稻種不能自留,需要去買地購買,但這可以解釋為育種技術很難,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這和買地的農業學校就合起來能說通了。

     其餘什麽好火铳,什麽大機器,這些都是敏朝原來也有的東西,隻不過買地這裏的出産特別的好特別的便宜而已,但從流淌的猛火油裏做出布來,這完全違背了物相五行轉化最基本的道理,種子變成糧食,天經地義,鐵礦變成機器,理所當然,可油變成布,這就屬于天方夜譚了。

    不論芳姨怎麽說,魯二都是大搖其頭,“那黑乎乎的東西怎麽還能肥田呢?!倒進田裏,那地沒法種了吧!您老越說越糊塗了!我不和您談這些了!” “不信就算了,你們這些莽漢啊,合該一輩子吃不到一口讀書的飯。

    ” 芳姨也無可奈何起來了,又有些活死人特有的驕傲。

    “也是你們沒見過世面,倘若有緣能進化工面料展,親手摸一摸那不褪色不變形,雙手扯不開,單幅蔽光的人造提花錦……那就知道和那些料子比,這自産油晶緞也算不得什麽了!咱們有生之年,倘若化工面料能普及開來,逢年過節可不就是人人衣冠錦繡,就是種田的老農婦,也能穿着八寶團花燙金的馬面去拜年了!” 仙女的彩綢——不得不說,不單單是那幾個洋番形容得富有詩意,這個通譯也有些文采,一句話就把這綢子的諸多好處給全說明白了,甚至還讓這東西多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詩意,至少要比這東西官稱的‘油晶緞’要來得更出彩得多。

    魯二等人一聽這通譯的話,看着這料子仿佛都帶了霞光,越想越覺得有理,“仙女彩綢,可不是麽,這樣好的顏色——這紋樣都不是繡上去的,就像是直接印上去的一樣,簡直平滑至極,怕是貼肉都好穿的!實在是爽滑得很!六姐不正就是仙尊麽!好名字!以後不如就這樣叫了!” 反正,不管這東西在華夏叫什麽,這些洋番商人怕是都準備這樣稱呼了,并且他們立刻就掏出了支票本來,開始認真詢價,一副當即就要買下的樣子。

    這下別說魯二、芳姨等人,寧可不去銀行也要留下來看到底,便是一旁的貨架都有人走過來跟着看熱鬧了:這油晶緞自從入櫃以來,看稀奇的人多,真正能買得起的人相當的少。

    大家都當成是本地的紡織廠在炫耀成就,完全沒想到這樣标價的布還真能賣得出去——這油晶緞比一般的綢緞要重一些,一匹布大概寬寬綽綽兩身衣服,加在一起大概兩公斤不到一點的重量,作價要四公斤黃金,真是金子的兩倍! 買地這裏,金銀比價和敏朝是不太一樣的,他們對貴金屬的需求也不算太高,對此洋番心中都是有數,在交易所做買賣是有特殊規矩的,不是簡單的兌換金銀幣來開賬戶,而是要以帶來的貨物進行估價來決定本地銀行賬戶的限額。

    甚至買地對收取金銀幣不是特別的鼓勵,主要是因為各地的金銀幣含量不一,不可能都是純金,商人帶來的貴金屬貨幣,在折算的時候因為純度不同,還有熔鑄火耗,往往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容易引起争端。

    在這個基礎上,黃金兌換貨幣的比價大概是一兩黃金比一萬元,也就是說,按買地的度量衡,四公斤黃金是二百五十兩……二百五十萬元一匹! 就算是缂絲,流落在外能不能賣出這個價格,那也是不好說的,這東西一向是皇家禦用,在民間有市無價,也根本沒人能奢侈到用缂絲來做渾身的衣服,那等于是把自己擡到和皇帝一樣的身份了,如此招搖,滅門之禍隻怕也近在咫尺,一般來說,民間有機會能收藏一把缂絲扇子、一副缂絲桌屏,已算是非常難得,這樣這些藏品就更多了本身工藝品的價格。

     理所當然這仙女彩綢也是一樣,極其昂貴的價格隻是它價值一小部分的體現而已,第一道門檻還是永遠的政審分,它是根據政審分配售的,雖然因為價格昂貴,并不會扣分,隻是說達到若幹分數之後可以購買相應的份額,但售貨員講了一下分數的門檻之後,大多數人都是搖頭了——一般人根本買不到能做衣服的尺數,就這麽說吧,對洋番來講,如果一次運來三個紅圈名單,再帶了兩船買地最緊缺的貨物來,全都是在他們名錄上的鮮活作物種苗,把所有的獎金再包括船本身都賣在買地了,差不多才能湊夠分數來買一匹布,這都還沒有說四公斤黃金對于一般的海商來說也不是什麽小數目了,這并不是說湊四公斤金幣就足夠的,這說的是買地熔煉的純金條份量,按現在各地的金幣熔鑄技術,以及金幣在各地流通的過程中必然被不斷熔鑄分割降低純度的現實,船長不準備五公斤各色金幣,恐怕很難買到成匹的布料! 她所描繪的場面,着實是有些玄乎了,如果不是剛見過油晶緞,魯二都想不出來,錦雖然比綢要厚實,但金線卻是個金貴東西,農婦的手一摸過去肯定起毛,更不要說穿着在田間地頭的污損了,本身,八寶燙金團花錦這樣的東西,根本都和平民百姓無關了,更不要說比城市百姓更低一等的農婦,魯二不由狐疑道,“就算這東西咱們能自産了,又豈是農婦可買得起的?” 衣服是做不了了,但洋番們鐵了心要買,那就隻能是買手帕——不論是買一張手帕,還是買夠做幾張手帕的布料,這都不失為很好的想法——這手帕不恰好可以用來做櫃臺上的小實驗,炫耀着這料子的珍貴難得麽?就算隻能買一兩張,帶回國後也足夠他們讨好關鍵人物了!這些洋番,壓根顧不上聽售貨員繼續講解油晶緞的來歷,已經在滿臉狂熱地計算起自己的政審分和價錢來了。

     魯二和芳姨看了一轉,從通譯的話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