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就在門口稍微等候了一會兒,随後,上班的鈴聲響起。
“現在您可以入内了!”保安員對着張強說道。
“非常感謝您同志!”張強又将煙呈上,這次對方接了煙。
“入門後一直往前走,在第三個拐口,左手邊是一幢三層高的建築,那便是人事部門所在的樓層。
”
接收了張強贈送的煙,保安員還指示了具體路線。
“真是多謝你同志!”張強又一次表達感謝,并在安保室登記名字,步入工廠。
晨曦煉鐵廠,昔日屬盧氏所有,在解放前夕名為盧氏煉鋼廠。
直至解放,現任盧家族長盧新平主動将它捐獻給了國家,後者接管此廠并更名為晨曦煉鐵廠。
之後廠子曆經合并,吸收了一些規模較小的鋼鐵企業,逐步發展成為現今擁有一萬員工的大廠。
同時,廠周邊還設有不少分廠,盧家則保有少量的股份用于分紅。
按照保安的引導,張強很快就尋至人事部門,敲開門得到應許後邁入室内。
“您好同志,我是前來辦理頂崗的,這裡有我的介紹函。
”
張強取出李明授予的頂崗介紹函,遞給人事部門的一位女性工作者。
“盧貴是你什麼樣的親屬?”接過介紹函,對方對張強提出了問題。
“是我的長輩,是我的大爸,親叔叔!”張強回應。
“符合作為其後代接替工作的資格。
盧貴同志是一位英雄,他的遺孀撫恤費用你可以到财務處去領取。
”
人事科的工作員給張強辦理了一系列入職手續。
“請拿好此份文件前往對門的兩層小樓報到,那便是我們廠的供應科所在地。
”
女同志朝窗外指了指一處兩層的小建築,如是對張強交代。
“謝謝!”張強接過文件,表示感激随後離開了人事科。
“我們的财務部門在本幢樓的三層,你可以順便先去領取您伯父盧貴的遺孀補助。
”
就在張強準備離開發部門的一刻,耳邊傳來了身後傳來的提示。
“太感謝了同志,我會記住的!”張強心裡不由感慨,在這段時空裡,人情還是如此溫馨友好的。
回到四合院生活的話,那幾乎是難以想象的概率,能聚在一起的人們都極為獨特!
手持文件前往第三層的财政辦公室,提交必要資料并驗證了個人身份,
張強順利拿到了作為烈士親屬的補貼,六百元,數目因人而異,廠内對此類事項有一定優待政策。
領取了遺孤補償款後,張強迅速将其收至個人空間,随即前往物資供應科室簽到。
抵達供應科後,張強找到了主管辦公室,并敲門入内。
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約莫四旬、身材瘦削的男子。
他從座位上站起,迎面向張強問道:
“您就是新來頂替崗位的張強同志對吧?您的前輩盧貴是個好幹部啊,太可惜了。
我是這裡的負責人,姓李。
”
“李先生您好!”張強禮貌地回應。
“跟我來介紹一下科室同事吧。
但我們科室經常在外處理公務,所以您在這裡能見到的人都比較有限。
”李主管邊說邊領着張強在科室裡轉了一圈,
果不其然,偌大的科
騎着一輛略顯破舊的自行車,李明帶着一張任務批條,輕松穿過鋼鐵廠的大門。
“這份工作真是好,隻要完成采購任務,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李明一邊騎行,心裡滿是喜悅。
對他來說,這份工作就是理想的體現。
在他掌控的神域裡,物資無窮無盡,僅需幾十元的小任務,随随便便就可以解決。
因此,所謂的采購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存在的任務,他就像在領薪水的同時額外拿到了一筆活動基金。
這種狀态在采購部門并不鮮見,很多關系戶都能輕松獲取物資,每月的固定任務完成後,就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
他們大多不在乎微薄的薪酬,隻需要一個體面的身份即可。
對于李明來說也是如此,但他甚至比那些關系戶更輕松,因為他能夠無成本獲取神域中的資源。
騎着自行車,李明首先前往了街道辦事處,成功辦理了修繕住房的證明文件。
在街道幹部的介紹下,他還找到了幾位負責修房子的手藝人,一同商讨自家兩間房的修整計劃。
李明的主要需求是隔出一間浴室,這對他尤為重要,因為他更願意在這個世界上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而不願返回神域裡。
計劃确定後,李明支付了五十元訂金,手藝人離開,而他則開始了四九城的閑遊,用心體驗這座紅色年代的曆史古城。
下午時分,李明會按時返回鋼鐵廠,歸還自行車,并順便完成一部分采購任務。
當天,李明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