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盤子和碗總共32元!五屜櫃35元,大衣櫃80元……”銷售人員一一為趙海峰選購的物品報價。
作為委托商店,它們的定價均基于商品的質量而非市場價值。
交款完畢後,趙海峰找了位拉車的工人——即所謂的“闆爺”,幫忙搬運購買的家具回家。
這次采購幾乎耗盡了他的大部分存款,剩下的錢隻足夠他應付即将到來的雜費。
安置好家具後,趙海峰對櫃台後擺放的一些畫作産生了興趣,但這回他并沒有沖動購買古董畫作。
盡管他能夠辨别真僞,但對于價格昂貴的藝術品,趙海峰更加理智。
這一次,他選擇了幾幅當代藝術家白石老人的作品,因為畫中的活靈活現的小蝦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通過這些畫,趙海峰認識到白石老人就是日後名震華夏藝術界的齊白石。
雖然這位大師已逝去一年,但他作品的價值正在穩步攀升。
出于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趙海峰毫不猶豫地以相當合理的價格購得了數幅白石老人的真迹。
回到家中,趙海峰關閉門窗,将新添的所有物件都收入了“神國”——這是一個隻屬于他的神秘空間,不僅能夠收納萬物,還能随心所欲地調整布局。
利用“神國”,他輕而易舉地重新安排了居住環境,并感到非常滿意。
午後時分,趙海峰再次外出,前往合作社和糧店購買日常所需。
由于這兩家店鋪尚未營業,趙海峰決定稍後再來,以免耗盡手中的儲備資金。
同時,他還偷偷帶了一些種子回家。
對于沒有相關票據的種子,他使用特殊手段順利帶回了多種調料種子,以及像棉花這類家庭所需的其他作物。
出于誠信考慮,趙海峰留下了相應的現金在商店内,表明了自己的誠意與尊重。
完成了一系列采購之後,家中的事物已經初具規模。
趙海峰打算在次日開始正式上班前享受一天的輕松時光。
下午兩點左右,趙海峰散步至附近的什刹海前海段,沿途觀察着許多愛好垂釣者的身影。
由于當時人們生活水平有限,通過釣魚獲取額外食材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
在釣魚人群中,趙海峰注意到了熟悉的三爺孫寶财。
“三爺,你也在啊?”趙海峰微笑着打招呼道。
“嗨,高峰呀,你也會來釣魚?”孫寶财詢問。
“我是路過來看看,沒有魚杆怎能釣?”趙海峰解釋。
經過一番交談,孫寶财提起了他的魚杆,表示自己手中有多餘的一根,問趙海峰是否願意交換。
經過一番讨價還價,最終用兩斤糧票和三尺布票成功交易,趙海峰得到了一根質量優良的釣竿。
有了裝備,趙海峰開始享受自己的垂釣樂趣。
在一處較為隐秘的地方,借助前一世的經驗和對環境的敏感察覺,他選定了理想的垂釣位置,并迅速捕獲了一條重約十餘斤的大型草魚。
興奮之餘,他決定采用弓魚法處理獵物,确保其保持鮮活狀态直到最後安全帶走。
當天趙海峰還額外獲得了一份意外之喜,當他提釣竿離岸時,竟然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被遺留在湖中的藏寶箱,箱内裝滿了金光閃閃的金币——俗稱“黃魚”。
意識到這非同尋常的價值,趙海峰機敏地将其藏入“神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或關注。
就這樣,在一個看似普通但又滿載奇遇的日子裡,趙海峰滿載而歸,不僅豐富了個人的生**驗,還為未來積累了一些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
###改編版本
“沒錯,全靠王大爺你的新釣杆換給我,沒想到馬上就有大收獲!”李高峰又看向王大爺,問:“但是王大爺,你到底發生了什麼?”
“哎呀!其實我也釣上了一條大魚,絕對比你那還要大,大概也有二三十斤!”王家福回答道。
作為資深釣友,李高峰心領神會,明白這世上的确有這樣的定律:跑掉的魚永遠是最大的!
“因為疏忽,被旁邊的桶絆倒了,魚全跑了不說,我還摔進了湖裡,連釣竿都斷了!”王家福歎氣道。
“王大爺,舊物去,新物來。
你不如考慮買個新釣竿,或許會有更多樂趣!”李高峰嘗試安慰道。
“我還少了一隻鞋呢!買新鞋又得花錢,今天跟你換的那點物資根本就不夠。
”王家福算了一算,發現今天不僅鞋子有問題,還得去修理鞋鋪,買些線和針。
幸好眼鏡沒有出問題,否則真要心痛死了。
“王大爺,我先走了啊。
”李高峰不知道該怎麼再安慰他,隻好離開。
回到了院子,已是下午五點,各家各戶都在準備晚飯。
李高峰提着大魚進入院子,引起了周圍鄰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