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非逼着咱在最快乐的时候扇你

首頁
    【第一步,找到一些雄性不育系水稻,即雌蕊正常,雄蕊無法産生花粉。

    】 【這類水稻數量極為稀少,萬裡挑一。

    同時,這種異常的基因,不能複制和保留到下一代。

    】 【第二步,再找保持系水稻,用于給第一步中雄性不育系水稻授粉。

    】 【使其産生的子代水稻,仍然具有雄性不孕的特性。

    】 【第三步,找到恢複系水稻,與第二步中的子代水稻授粉。

    】 【下一代水稻,就具備了正常水稻的特性。

    不僅可以自花授粉,還擁有雜交水稻的優勢基因,可以有效增産。

    】 【這個方案,就是震驚世界的雜交水稻三系法。

    】 朱元璋眼中閃爍出光芒。

     “妙哉!” “這袁姓後人乃大智慧之人!” “咱深知農事,還未曾聽聞有雄蕊、雌蕊之說。

    ” “也從沒想到過還會有這樣的法子!” “司農司卿,這雜交水稻三系法記下來了嗎?!” “即日起,咱就照着這三系法研究!” “傳令下去,全大明範圍内,尋找長相又大又飽滿的稻穗。

    ” “如有人獻上這三種水稻者,賞!” “如有人研究出雜交水稻者,重賞!” 不止是朱元璋,幾乎所有的皇帝都下了同一命令。

     【然而這隻是理論上的完美,其卻是建立在各種極小概率的事件中,試驗過程異常艱難。

    】 【三年做了三千多個雜交實驗,均未成功。

    】 【1967年,以袁隆平爺爺為首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成立。

    】 【1968年5月,極其珍貴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

    多年心血毀于一旦,袁隆平爺爺心痛欲絕。

    】 【所幸在事發後的第4天,在一口廢井裡找到遺存的5根秧苗,這才保住了最後的研究材料。

    】 【秧苗被毀事件後,袁隆平爺爺帶着科研小組輾轉雲南、貴州、廣東、海南多個城市進行試驗。

    】 【1970年更是不僅産量沒有提高,稻草卻多了七成。

    】 【外界開始紛紛質疑,“袁隆平是科技騙子”、“雄性不育實驗搞不下去了”等社會輿論不絕于耳。

    】 【但他沒有争辯,反而看到了新的希望。

    】 【改進配組後培育出第一個強優勢組。

    】 視頻播放着袁老做研究的過程。

     烈日下一遍一遍的查看稻穗。

     實驗室裡廢寝忘食的用顯微鏡觀察稻穗。

     找到雄性不育株後開心的像孩子模樣。

     外界的質疑謾罵。

     試驗田被毀壞,袁老的痛心疾首。

     輾轉多地做研究時遇上天災。

     實驗成果不盡如意仍然保持初心。

     一樁樁一件件。

     持續十多年的堅持,哪怕面對诋毀,袁老都從未想過退縮。

     在不斷嘗試中失敗,又在失敗中不斷嘗試。

     衆人心裡無不動容。

     手裡都捏着一把汗,盼望着袁老能成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