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禾下乘凉梦

首頁
    蘇烨的彈幕在天幕上密密麻麻的“袁爺爺一路走好”中泛着淡淡金光,尤為顯眼。

     各朝古人紛紛瞪大了眼睛。

     農神?! 這袁姓後人去世不假。

     必定不是神仙。

     又是做了何事方可比肩神明? 他們都不由得生出濃濃的好奇,紛紛瞪大了眼睛期待着後續。

     蘇烨看到評論區自動關聯了“禾下乘涼夢”的搜索。

     點擊播放第一條。

     【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曆過饑荒,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

    】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 随着袁爺爺在一次采訪中的一段振聾發聩的發言,視頻正式播放。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于2021年5月22日離世,享年91歲。

    】 朱元璋對天幕袁爺爺這句話狠狠共情了。

     眼角忍不住泛酸,不禁喃喃道: “是啊。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 早年他的家人相繼餓死,他想着去當個和尚混口飯吃,廟裡也破産了,就此踏上了乞讨之路。

     他太懂吃不飽飯的痛苦。

     也見過太多餓死的人。

     因此做皇帝之後,他格外節儉,也分外注重農事,甚至每年都要親自耕種。

     想起剛剛看到的飽滿稻穗,這就是後人種出的“雜交水稻”吧。

     方才天幕畫面中的300多粒水稻是真的! 朱元璋眼眸瞬間發光,愈加期待起來。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老先生出生于一個條件優渥的家庭。

    】 【但是生逢亂世,他仍然跟随父母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

    】 【常年的戰亂讓他比誰都更加渴望華夏的崛起。

    而農業就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根基。

    】 【就這樣,袁隆平開始與農業産生交集,并在西南農學院完成了四年的大學學習。

    】 【1953年8月,畢業後服從全國統一分配,到湖南省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

    】 【當時,華夏遭遇了大面積的自然災害,導緻全國性的糧食短缺。

    華夏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和生存挑戰。

    】 【死于饑荒中的人群難以計數。

    】 李世民緊咬嘴唇,試圖阻止淚水滑落。

     “我大唐的後人先經戰亂,再經饑荒。

    ” “哎......” 百官都沉默了,連魏征都罕見的沒噴了。

     “陛下,天災人禍,即是如此。

    ” “後世華夏,陛下鞭長莫及。

    ” “陛下隻需竭盡自己所能,不負貞觀百姓即可。

    ” 李世民緩緩點頭。

     道理他都懂,他隻是看到百姓吃樹皮、吃觀音土的畫面難受想哭罷了。

     他憂心現在的大旱會不會也讓大唐變成這樣餓殍遍野的畫面。

     對于天災,他湧起深深的無力感。

     【他暗暗立下志願,要讓華夏人吃飽,永遠不再挨餓。

    】 【因此,袁隆平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投入到水稻的研究之中。

    】 【他堅信通過改進水稻的育種方式,可以提高産量。

    】 【那時,他或許從未想到,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