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飯飽食暖的中原京城小商販,随着祖輩留下來的基業,經營一家不大不小的面食鋪子。
黎曜下凡,護着他,直到他壽終正寝。
第三世,念小六出生在江南。
臨川城山清水秀,重人文,學風濃郁,每三年科考一次,進京高中進士的人數不勝數,臨川莊氏的公子出身出香門第,天縱奇才,便是蟾宮折桂的驕子之一。
黎曜護他,直到他壽終正寝。
第四世,黎曜去到南梁國。
南梁國的逸王殿下食邑四百戶,勤政廉潔,愛民如子,曾下農田與百姓一同收割玉米,得帝王封賞,受百姓愛戴。
黎曜護他,直到他壽終正寝。
第五世,閩越國南安城白家降生了一名嬰兒,這嬰兒後來成了閩越國歷史上第一百零三位大主祭。
那年初秋,華光宮像往常一樣請示華光帝君,降身于當任主祭,在紅紙上寫下下一任主祭的生辰八字。
庚辰年,丁亥月,丁醜日,己酉時。
白斂當選下一任主祭,風光無限。
因為同在都城南安,白斂十歲那年便被應要求搬入主祭宮,有一處自己的居所。
黎曜跑到華光帝君的仙府謝過帝君後,便忙不疊跑下凡間,想要進入華光宮,像前面三世一樣,護白斂周全。
然而,在進入主祭宮這一事上,黎曜卻處處碰壁。
主祭宮與其他地方不同,沾染上神性,很多事情都極其注重禮節,在挑選親近侍衛和仆人上不僅千挑萬選,而且吹毛求疵,一定要拜過神明,得神明第一次勝杯允許,才能進入主祭宮。
黎曜偏偏運氣不好,無論如何都過不了這一關。
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華光帝君從中動了手腳。
他想着等白斂出門玩的時候,他便可以刻意接近他,與他結識,求他帶自己回主祭宮。
然而,好巧不巧的是,白斂此人十分孤僻,平日裏隻在主祭宮內走動,動辄幾個月不出門。
黎曜實在沒辦法了,幹脆走捷徑,趁着半夜守備松懈時,化作一縷青煙潛入白斂的住處。
白斂卧房的外廳有一面普通的落地長鏡,鏡面銅黃,鏡身修長,黎曜便在鏡面世界裏造了一個空間,躲了進去。
如此,省事多了。
他日夜待在裏面不出聲。
晚上白斂睡覺時,他也跟着睡覺。
白日裏,白斂偶爾出門去,從裏間出來時已經穿戴整齊,跨出門之前,他會路過這面鏡子,随意停下來看兩眼,看自己的裙門有沒有歪,腰墜有沒有系好。
隻确認兩眼之後,他便很快轉身離去。
黎曜會抓住這兩眼的機會打量白斂,心中不禁感嘆:“真好看。
”
穿上大主祭衣服的白斂真的好看。
如果當年不是因為他,白斂早就能穿上了。
有時白斂也不出門,隻坐在外廳的桌案前看書。
案上有爐瓶三事,小白玉瓶插一簇玉蘭,博山爐上煙雲袅袅,白斂歪着身子安靜看書,一坐便是半日。
他鮮少說話走動,總是安安靜靜的。
黎曜也坐在鏡子後面,隔着幾步路的距離端詳他的模樣。
作為主祭,白斂出入都有人保護,這一世必定也能平安終老,黎曜想,不如就這樣一直下去,也挺好的。
直到那日,主祭宮生了變數,将一切平靜打破。
入秋那幾日,幾個祭官找到白斂,言說孤爺亭處有顯靈,中元節普渡祭祀中留下了幾隻孤魂野鬼,正藏匿在主祭宮中,需要孤爺亭的道士過來收魂,好帶回去普渡。
一行道士走到白斂的住處,說是尋魂,又進了白斂的卧房。
但鏡中的黎曜瞧着,四周一隻孤魂野鬼都沒有。
白斂道:“孤魂在什麽地方,都不可能在我這裏,你們到別處去尋吧。
”
道士們彎腰颔首:“是。
”
白斂轉身率先走出門,黎曜卻忽地發現他身後有一個道士的袖子裏有冷光閃過,是一把抽出一半的匕首。
那匕首的刀尖,正對着白斂的腰。
黎曜瞬間意識到,有人要害白斂。
他幾乎沒有多想,朝鏡面縱身一躍,手中捏出一道訣打落那道士手裏的匕首。
铿锵一聲,匕首落地,同時,他也現形在在場所有人面前。
一切都發生得太過突然,人們不知道應該關注道士腳下的匕首,還是鏡子前人模人樣的青年,直到有個道士指着黎曜驚叫:“妖怪!妖怪!”
“來人吶,白大人卧房裏有妖怪要害人!”
屋子裏驟然變得亂糟糟,一片尖叫中,白斂被幾個侍女和仆人簇擁着,連連往後退。
幾個道士作勢要上來抓住黎曜。
黎曜內心嘆了口氣,轉身化成青煙,在光天化日之下逃出了主祭宮。
然而主祭宮也是有各種仙靈法器坐鎮的,進去容易,出來難,黎曜這三百年疏于修煉,法力本來就不強,費了好大功夫才逃出來,還攜上了主祭宮的标記。
主祭宮和白家都十分氣憤,立即向各大門派下發委托,甚至不惜請了天虞山,勢必要抓到鏡妖不罷休。
直到黎曜在幽州碰見葉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