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二十九章 白鵝旭星

首頁
    清越的聲音裡滿是戲谑,可見他與朋友的感情極好。

     聲音傳開時,經過膳樓的人行人或正走向膳樓的幾人都放緩了行速,漫不經心地看向了膳樓。

     正欲舉步邁向膳樓廣場的南伽,聽到朋友戲谑的聲音,幹脆停了下來。

     佛修沒說為什麼要來膳樓,樂韻也猜着要麼膳樓是他朋友的,要麼他與朋友約好了在膳樓碰面。

     結果人還沒進膳樓,佛修的朋友先冒泡了,立即望了過去。

     一抹青色閃電般劃過虛空,于瞬息間閃至了佛修前方,那是個人形的純血金冠白鵝獸修,身長二米四,是修仙界追求的完美身高。

     獸修化形有自帶的皮衣,白鵝族化人形後也自帶衣裳,還是潔白的白色羽衣,表面有一層流光,格外聖潔。

     那隻人形白鵝的喜好略有點不同,他在羽衣外還套了一件對襟的青色薄紗。

     穿着青紗衣的獸修,異常的俊美。

     有多俊美呢? 遊曆過三界的樂韻,想來想去,覺得大概隻有先輩們創作的詩經中的“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着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可形容。

     論容顔,人形白鵝比之佛修南伽和雲瀾界骷髅島的雷龍更勝一分,與東辰的玉靈不相上下。

     大約人形白鵝是獸修的原因,他容顔俊美是俊美,卻比玉靈少了一份天然的仙氣。

     若問如何知曉那位是獸修? 答案很簡單的——看外貌。

     金冠白鵝是飛鳥族中最容易分辨的一種獸,他們化人形後,也是黑瞳,但頭發是白色。

     金冠白鵝族獸形時頭上有一撮金色冠羽,人形狀态時,從前額至腦頂之間也有巴掌大的一撮金發。

     人形白鵝頂着一個白發中有一撮金毛的腦袋,無論走到哪都格外耀眼奪目,妥妥地“顯眼包”。

     顯眼包人形白鵝的一頭長發未束,齊眉勒着一條天青色的抹額,披散的長發長垂及腰。

     青紗人形獸一手持着一把巨鳄獸骨扇輕輕搖動,一手負于後,嘴角噙着一縷笑,端的是立如蘭芝玉樹,笑如朗月入懷。

     宣少燕少和葫蘆娃、五隻小生靈聽到聲音時,也好奇的張望,看到忽然現身的青紗修士,眼睛都看直了。

     哎媽呀,太俊了! 這是要把他們掰彎的節奏。

     兩少、六隻娃娃看着青紗修士,魂都不知飄哪去了。

     來自佛修肩頭金蓮裡的生靈的目光太直白,青紗仙士瞅了一眼,露出了一抹璀璨的笑容。

     南伽見友人落地,還見他笑得一臉春風,雙掌合十,連念三聲“罪過”,頗無奈地提醒:“旭星道友,請将笑容收一收,别吓着曦月小道友的靈植娃娃岩娃娃。

    ” 旭星:“……” “和尚啊,你說你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長了一張嘴?” 旭星瞥了佛修一眼,唰的收起折扇,向着與佛修并肩而立的女修執禮相迎:“久仰曦月小道友大名,白鵝家族歡迎道友來白鵝城做客!” “晚輩曦月見過冕下!能得見純血統的白鵝前輩真容,是晚輩的榮幸!”白鵝族是白鵝島的主人,主家客氣,樂韻也恭敬地行了晚輩禮。

     燕少宣少和六隻娃娃不知飄哪去的魂被拉了回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學小蘿莉/小仙子,向俊美得耀眼的仙士行了一禮。

     小仙子一眼看出自己的修為,以敬稱稱呼,旭星尴尬了一下,忙笑着接話:“我與南伽道友一見如故,曦月小道友是南伽道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我旭星的朋友,可别再用尊稱了。

     這家風味樓即是我家族的膳樓,今日啊聞朋友自遠方來,我作東,請道友們品嘗白鵝島的特産菜,道友,請!” “如此,我就叨擾了。

    ”樂韻也不是捏扭的人,欣然接受了邀請。

     南伽可沒客氣,擡腳踏進廣場,邊走邊點菜:“旭星道友,小僧想吃清蒸星光蟹。

    ” “少不了你的清蒸蟹。

    ” “也想吃白灼小藍蝦。

    ” “放心,少了誰都不會少了白灼小藍蝦。

    ” “還想嘗嘗烤金皮小豚。

    ” “和尚,你明明是佛修啊,怎的盡吃葷?”旭星忍無可忍,與不忌口的和尚做朋友有危險,因為某和尚總想吃大戶。

     “和尚都能找伴侶生小和尚,吃葷算什麼。

    ”南伽不緊不慢。

     “……算了,這輪我輸了。

    ”被佛修以自己說過的話來堵他,旭星認輸。

     “小僧赢了,還要打包一隻烤金皮小豚。

    ”佛修哈哈大笑。

     旭星:“……”佛修打定主意吃大戶,實錘了! 呆在金蓮法寶裡的葫蘆娃和五隻小生靈,聽佛修點菜,注意力從俊仙士身上轉移,饞得想流口水。

     樂韻笑咪咪地聽佛修與白鵝仙士鬥嘴,客随主便,随着主人斜着走到了膳樓大門正對着的路道。

     膳樓二樓坐北朝南,房屋風格糅和了多種元素,主要以人族建築的元素最多,屋頂是五重檐式。

     膳樓的五樓檐上方挂着巨大的“風味樓”匾牌,全樓的牆是一扇扇隔扇式的木闆牆,牆闆镂刻着各式花樣的圖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樓居中九道隔扇門大打大開,有門樓,門之間有一層薄薄的金光,從外面看不見樓内大廳,也聽不到膳樓内的喧鬧聲。

     膳樓高出廣場五個台階,一條青色為底色的繡花地毯自大門前一路鋪到了廣場與街道的交界處。

     風味樓的門口沒有迎賓堂侍,廣場臨街的兩個角也各立了一塊青色石碑,刻有風味樓三個燙金大字。

     匾額與石碑上的字也皆是古老的神族文字。

     膳樓前鋪了地毯,彰顯出了膳樓對食客的敬重與熱情。

     東家旭星陪同兩位道友踏上地毯,引客人走至了地毯中央,一路往前,登上台階,再進膳樓。

     樓外挺清靜,樓内極為熱鬧。

     一樓正對大門的廳是門廳,樓中央有旋轉樓梯上樓,旋轉樓梯之北面是做廚的食廚,食廚和旋轉樓梯以及門梯,即是東、西兩廳之間的間隔。

     一樓的西邊是用膳的膳廳,東廳則是酒肆。

     從二樓至九樓,西廳是膳廳,東邊則是住宿的客房。

     二樓至九樓的膳廳,又分大堂和雅間,大堂是敞式,雅間是獨立的小包間。

     一樓的膳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