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十六章 蟲潮來了

首頁
     進食後的蝗蟲,身體也在緩慢增長。

     樂韻貼在山岩上,從半夜等到天亮,西邊仍有蟲隊大軍源源不斷地湧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從上午到下午,蟲隊大軍過了一撥又一撥,源源不絕。

     夜色降臨,浩浩蕩蕩的蟲隊大軍仍不見尾。

     當黎明來臨,蟲隊大軍的數量絲毫不減。

     随着成百億上千億的蝗蟲隊伍經過,峽谷與兩側山體的草木嫩葉皆被啃食殒盡,後來的蝗蟲餓極,有時也啃食老葉解饞。

     蝗蟲大軍還沒過完,樂韻也被迫當壁虎。

     青色蟲妖隊伍沒完沒了,持續了三天才過去,緊随着而來的是另一種黃褐色的蝗蟲。

     最先過去的青色蝗蟲,與地球上個體最大、叫“大蝗”的蝗蟲最相似,區别在于黑霧湖送來的青色蝗蟲的腿是灰色。

     第二撥蝗蟲,形狀與地球上叫“飛蝗”的相似,頭頂的兩根紅色觸角。

     黃褐色的蝗蟲大軍,浩浩蕩蕩地朝東挺進,它比前一撥更多,隊伍走了整整四天。

     第三撥蝗蟲是與地球上叫“稻蝗”相似的蝗蟲蟲妖。

     樂韻暗中搜尋蟲妖的頭領,有發現蟲指揮的蹤迹,可惜,蟲頭領隐藏得極好,它被護衛隊護得密不透風,無法看清它的真面目。

     黑霧湖晝夜不息的噴吐黑霧,蟲妖大軍一波接一波地登陸,不分日夜地向着峽谷進軍。

     為了觀察蟲的種類,樂韻在岩壁上當了整整三十四天的壁虎,第三十五的淩晨時分,蟲妖大軍終于過完了。

     在最後一支蟲妖大軍走遠後,飛奔黑霧湖。

     峽谷的植物已經被哨光,到處秃秃的。

     待趕至黑霧湖,通過前後數據對比,得出一個結論:黑霧湖的黑霧比之前濃了十倍,冥氣也濃了三十倍以上。

     黑霧湖更加詭異。

     除了冥氣增濃,沒其他發現。

     樂韻還有正事要辦,也沒再逗留,駕靈舟沖上高空,在距地表超過二十萬丈之上的高空飛行。

     追了兩個時辰,追上了蟲妖大軍的尾巴。

     蟲潮大軍基本都是低空飛行,飛行高度不超過距地表十萬丈的高度。

     為了不驚動蟲妖,樂韻收了靈舟,自己飛行,追着蟲潮大軍飛行兩天後,也有了新發現——最先一波蟲妖大軍開始交配産卵。

     蟲妖們交配後,母蟲将卵産在啃食掉了莖葉的草地泥土裡,然後又趕去前面進食。

     第二波蟲妖大軍吃飽喝足,積蓄足了力量也同樣以交配産卵衍子孫為第一要任,再然後是第三批第四批,依次類推。

     樂韻也終于弄明白千稷谷每輪蟲潮持續長達半年以上的秘密了,蟲妖這樣邊向東前進邊進食邊産卵,體力始終保持着盛旺。

     千稷谷氣候溫暖,埋在泥土裡的蟲卵僅需一個月就能會孵化出來。

     那時候,被啃食過的草地也再次長出了新草,新孵化的若蟲也有口糧,若蟲在短短三四天内就能長出翅膀,可以短暫飛行。

     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小蝗蟲的身軀大約半個月左右可長至成蟲大小,具備長距離飛行的能力,它們會追随父母的腳步一路向東進軍。

     蟲妖大軍一邊趕路一邊造小蝗蟲,一批批的蟲卵相繼孵化成小蝗蟲,小蝗蟲且行且成長,直至成為一支支新生代的增援隊伍。

     當最先登岸的那些蟲妖大軍抵達千稷秘谷,後面的增援隊伍也在源源不斷地向着千稷秘谷逼近,一次蟲潮持續半年到一年之久也就不是什麼稀奇事。

     為了得到蟲卵的第一手資料,樂韻先潛伏在山體間,等到夜晚再潛行進了峽谷,挖了埋有蟲卵的泥土研究。

     蟲妖的個頭大,蟲卵也大,它形如地球上的鹌鹑蛋,皆是白色,表面光滑,與螞蟻卵的形狀十分神似。

     蝗蟲的蟲卵成堆,若不知情,挖到它還為挖到了一窩螞蟻卵。

     小蘿莉追蹤蝗蟲隊伍,将每個品種的蝗蟲蟲卵收集了一些,又悄悄地捕殺了每個品種的雄、雌蝗蟲做實驗體。

     跟蹤着蟲潮大軍跑了半個月,才終于收齊所有品種的蝗蟲和蟲卵的第一手數據。

     有了完整的蝗蟲資料,樂小同學以靈舟代步,從高空趕路,越過了蟲潮大軍,又返回了峽谷的中段。

     千稷谷大峽谷中段有一段谷地地勢平坦,發源于千稷秘谷的千稷河也繞去了巨山脈的山腳,沿着山腳流淌。

     那一段峽谷,不僅大河不經過腹地,谷地内也沒幾條河流,地勢開闊又平坦,是設陣捕蟲的最佳戰場。

     樂韻趕至自己挑選好的戰場,立即回了星核空間配藥。

     手握蝗蟲詳細資料,配制針對性的藥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在于她僅有一個人,工作效率不高,如此情況下,唯有以勤補拙。

     喜歡魔眼小神醫請大家收藏:()魔眼小神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