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雙外挂眼睛,各類東西在外挂眼睛面前無處可遁形,再無秘密可言。
木盒子裡的東西因深埋于地底不知多少年,自帶古墓才有的一種陰寒氣息。
那種氣息,樂小同學她不太喜歡。
小蘿莉有火眼金睛,一看就知,燕行那點想炫耀的心煙消雲散,将烏靈參先給她:“這是隊裡的兄弟們外出任務時收集到的藥材,這次又有兄弟找到了幾個,一并拿來給你當藥材。
”
再将另一隻木盒也給推過去:“這是我們搶回的文物。
我們查黃支昌老雜毛的過往時查到他曾經與某位收藏家和文物販子有過來往,從而得知他販賣過幾樣文物。
這一次黃支昌落馬,買主怕受牽連趕緊轉手,文物販子想走私去國外交易,我們追捕了半個月才成功将東西給攔截下來。
這個像是動物殼甲上頭的字,我們隊裡的兄弟都不認識,你博學多才,幫瞅瞅看看能不能破譯。
”
“行,放着吧,清理得不幹淨,我去配點藥給它們先消消毒。
”燕吃貨沒将東西送去請文物專家研究,想來是因為請文物專家研究需要時間,他是想速戰速決。
“好嘞。
”小蘿莉沒怼回來,燕行趕緊合上木盒蓋子。
要研究東西,樂小同學暫時将圖紙收起來放到矮幾上頭,去竈間拿了一隻小盆,再存放藥箱的架格内的盒子或收集藥材的高櫃裡找藥材。
一陣翻箱倒櫃,找齊了十幾種藥,再拿去竈間,生新生了一隻爐子,放一隻瓦罐煲藥湯。
爐子燒牦牛糞便,需要守着火,約半個鐘後,瓦罐裡的藥湯滾開。
小蘿莉又等了十幾分鐘,将瓦罐移開,往爐子裡加無煙炭,再放一隻大瓦罐,罐裡扔一隻魚頭和藥材,煲魚頭湯。
又等了小會兒,小蘿莉才拿了一隻不鏽鋼盆,将熬好的藥湯倒進鋼盆裡,再添加了一撮草木灰和兩碗涼水。
調制好了藥水,再端到餐廳,将動物殼片和絹布扔進盆裡浸泡,再去找出手套戴起來護着雙手,再輕輕搓搓絹帛。
藥湯原本呈紅色,搓了一陣絹帛,水越來越黑。
小蘿莉沒管水有沒變色,輕輕揉搓絹帛,搓得它再不掉色為止,再拿軟毛刷刷殼甲片。
把每片殼甲片都刷了一遍,将水端去衛生間沖進下水道,再用藥湯兌了冷水再清洗兩遍,也完成了清洗工作。
将殼甲片和絹帛擦拭幹淨,樂小同學将它們鋪開。
絹帛僅殘存不到半個手掌寬,周邊被腐蝕得殘缺不全,絹面幹淨,也僅有一個地方有一點點刺繡。
樂韻将絹反複對着光研究了一陣,才說結果:“這個絹帛曾經沾染了人體的汗,要麼是手帕的殘存物,要麼就是貼身衣服的殘剩,刺繡痕迹太少,沒法确定是繡了紋飾還是繡了字,年代可定位在三國中後期。
”
“三國時代的?”燕行睜大了眼睛,E省省府在戰國時代屬楚國,三國時代大部分地域屬于東吳地盤,就是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純東吳古董。
樂韻點頭,再研究殼甲,擺弄一陣,再将它擺放成圖形。
殼甲是龜甲,五大一小共六片,僅兩塊是相連的,其他的龜甲片不是相連的殼塊。
有三塊竹簡,有一塊超過三寸長,另兩片僅隻一寸到二寸之間。
長竹簡上刻有兩個字,一寸長的竹間上隻殘存一點字的邊角,另一片也隻有某個字的下半截。
六塊龜甲片有四塊有完整的字,另兩片龜甲上的字僅隻殘存部分邊角,字介于象形字與篆書之間。
擺弄了一陣,樂韻取了紙筆,将字臨摹下來,再反複瞅了一陣,汗哒哒的:“如果沒猜錯,這個竹簡是春秋時期的,龜甲大約是商代中期。
兩樣都不是E省本土之物,來自重C省巫峽那一帶。
龜甲原生地不好說,這種龜在全國各地都有,竹子有巫峽那一帶的本土領域特征。
這幾片龜甲是巴蜀一帶古老的巫祝們用于占蔔和祈福的神聖物品,所以,要麼是一位巫族大祭祀的陪葬品,或者是某個首領的陪葬品。
”
小蘿莉研究了一陣就有了眉目,燕行兩眼冒蚊香圈圈,吞了吞口水:“小蘿莉,那些字究竟是什麼?”
“完整的四個字分别是神、地、河和雷字,另兩塊僅隻殘餘的邊邊角角,不好定論。
長竹簡上的是‘厚德’兩字,半個字的那片竹簡的部首可以确定是木字底,上半部猜不出來。
另一片竹簡僅有殘缺不全的筆畫,沒法猜。
”
小蘿莉破譯出了幾個字,燕行抻長脖子湊過,瞅了瞅,一臉懷疑人生的表情:“這是神、地、河、雷?完全看不出來好嗎,讓人猜破腦袋都想不出來。
小蘿莉,這個是不是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