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4章

首頁
    瓊島位于華夏國南端,四面環海,也是華夏國第二大島嶼,屬于熱帶地區,水稻一年三熟,水果蔬菜四季常熟。

     觀音殿位于瓊島的東南方位,表面就像沿海地帶無數的漁村漁鎮中的某一個尋常鄉鎮。

     觀音殿紮根瓊島數百年之久,子弟們的家族或後裔們的人數已十分可觀,總數超萬人,屬于鎮級别的漁鎮。

     它的地理位置也極好,地形呈蘆葫形,蘆葫屁股就是面海的沙灘灣,将其地圈成蘆葫形的山不是很高,但山的礁石直連大海,把沙灘灣與其他地方隔離開。

     臨海區域風大,每年常有台風,距海太近的地方是不宜居住的,從而呈蘆葫屁股形的那個沙灘海灣并沒有人居,觀音殿與其曆代子弟的家族後裔們定居在蘆葫的頭部區域。

     蘆葫頭部内是塊盆地,有一條城鄉公路從蘆頂那端連通漁鎮,漁鎮與其他城鎮相距最近的也要十餘裡。

     從蘆葫頭的盆地裡有一條天然路連通海邊的沙灘,那是漁鎮人出海捕漁的必經之地。

     沙灘海灣兩側的山沒有與其他地帶打路,如果想到沙灘海灣去,要麼乘船從海上登岸,要麼翻山越嶺,另一個徑途當然就是從漁鎮那邊來。

     似漁鎮的觀音殿弟子們以捕魚和種植為生,盆地土地肥沃,适合種植各種熱帶植物或水果,生活富足。

     觀音殿的弟子們或家族們正常情況下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今年,觀音殿上下不僅做好了過中秋的準備,也做好了迎接未進弟子的準備,就盼着人的到來。

     觀音殿的先輩們在當地定居時,建築風格保留了弟子們的民族或地區特色,風格多式多樣,融合了多元素的建築群也特别的韻味。

     觀音殿的核心内院是四合院式,重重疊疊,院連院,外圍有獨棟或獨樓的建築,道路四通八達。

     因沿海地區多風和多雨,建築的最顯着的共同點就是所有房屋最高不過兩層,基本是一層。

     為了迎接未進弟子與樂家姑娘的到來,觀音殿的弟子們在鎮子的廣場上豎起旗子當引路标,指引直升機降落。

     他們盼到半下午,終于看到一架直機北方位飛來。

     小蘿莉不到八點即從梅村出發,因E北距瓊島有一千多公裡,本身要飛好幾個鐘,途中給直升機加油也花點時間,飛行了七個多鐘才到瓊島的東南沿海區。

     小蘿莉是不知觀音殿在哪,但,蟻老有從地形圖指出大緻位置,大緻方位沒有錯,到了附近再找一找,然後就對号入座! 駕着直升機的樂小同學,飛至某個區域,尋找到蟻老所說的地方,直接飛過山嶺,飛至某個鎮上方,府瞰下方時找到了某個地方的旗幟。

     有旗幟指引,駕着飛機飛至上方,盤旋一圈,再降落。

     有旗幟的廣場以石頭砌成,位于建築群中,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廣場的東方位有人群等候。

     樂韻将飛機停在近廣場中央的區域,着陸後沒等螺旋獎靜止,開駕駛艙門,跳落于地,搖搖抱拳:“有勞諸位先生們遠迎。

    ” 直升機降落,魚列成隊的觀音殿弟子正想跑去迎接客人,看到一個紫色衣裙的粉嫩小姑娘露面,一緻齊齊抱拳:“樂小姑娘,我等有禮了!” “諸先生們客氣。

    ”樂韻與迎接的人員打了招呼,飛奔着繞過機頭,去接蟻老和弟弟。

     蟻老帶着小徒兒坐在艙内,從窗門觀看下方的建築物判斷出小丫頭找對地方,待飛機降落,抱着小徒兒開開心心地鑽出機航。

     站在懸梯上一瞅,呵呵,師侄與師侄孫輩們在東邊排排站,足足有五六十人呢。

     觀音殿弟子們看到長老出來了,對着穿着暗紅唐裝,抱着個穿绯紫袍的小娃娃的長老,齊齊大喊:“恭迎師伯師叔師伯祖師叔祖。

    ” 然後又喊:“歡迎小師弟小師叔回宗門!” “嗯嗯,都是好孩子。

    小樂善還太小,膽子小,你們吼一二聲就行了,别吼個不停,會吓壞他的。

    ”蟻老心情美哒哒,看師侄與師侄孫輩們也格外順眼,摟着小娃娃笑咪咪的下懸梯。

     負責率人迎接的黎照,飛掠着跑到師伯和樂小姑娘面前,伸手就摸小師弟的臉蛋:“小師弟,還記得師兄嗎?” “記得,是黎師兄。

    ”樂善笑彎了眼,主動伸出雙手要師兄抱抱。

     黎照那叫個激動,接過軟乎乎的小師弟抱在懷裡,愛憐的摸了摸小師弟圓溜溜的小腦袋才問師伯有沒什麼行李。

     “小丫頭帶來了拜師禮和一大堆的其他禮物,叫小子們來搬,貼紅色、金色和紫色紙條的箱籠現在就搬去大殿給掌門過目,其他的箱籠搬去小丫頭住的客房。

    ” 蟻老語氣裡掩不住喜悅,直接把搬行李的活交給師侄負責。

     其他人也已疾掠而至,黎照将小師弟交給樂小姑娘,他帶師兄、師侄們登直升機艙搬行李。

     幾十号人,很快将行李全部從機艙内挪出來,共有四十幾個箱籠,最大的箱子足足有樂小姑娘那麼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樂韻想自己提自己的私人行李,蟻老沒同意,他挑出他的背包交給一位師侄,讓青年一輩弟子們按照他說的辦。

     黎照作為接引弟子,在前側引路。

     蟻老昂着頭,龍行虎步,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樂韻抱着弟弟與蟻老并肩走,被蟻老的表情給逗樂了,笑得合不攏嘴。

     黎照引路,一行人先往東走,再轉向東北方向,穿過了很多的樓房與四合院,才轉進非常氣派的大型四合院群落。

     每個區都有觀音殿的弟子們,見到蟻長老和小姑娘,客氣的緻禮。

     一連穿過了八進大院,第九進大院站滿成排成排的弟子,大院坐北朝南,其上房一排九間,另東西各有三間抱廈,而東西廂房一排七間。

     四合院屋檐下挂了紅燈籠,貼有吉祥如意字,上房正堂是折疊的雙開門,大門大開,大門外一字排開兩列人員。

     中堂保持着中原地帶的傳統式樣,正中有宗門祖先神位,正前方擺一張長條案,設香爐和花瓶、鼎,長案之下是寬八仙桌,桌子兩邊排着椅子,每并排兩椅與另兩椅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