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七九章 擇居

首頁
    酒言歡,煮茶論道。

    ” “無功不受祿,我受之有愧。

    ” “道長這麼說就見外了,道長是樂小姑娘祖父的同門師兄,樂小姑娘最是感恩,想奉養前輩也是她的孝心,道長領受小姑娘的心意才是對晚輩的真正憐惜,否則,小姑娘記挂着道長在山中居無定所,衣食無源,因心中憂急寝食難安,反對小姑娘不利,道長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 宣家弟子不說舌燦蓮花,那是句句在理,俞珲一時啞口無言,半晌才苦笑:“道友所言句句是理,我竟無言以對,如此,有勞道友和宣家諸友操勞了。

    ” “哪裡哪裡,道長客氣。

    ”宣家弟子喜上眉梢,臨行家主囑咐他務必開導俞道長,他搜腸刮肚的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要咋勸俞道長放寬心,誰知俞道長如此随和淳樸,他沒說啥道長便願意接受小姑娘奉養,簡直是喜事一樁。

     李緣道長等兩位客人談完了他們的事,又泡一壺茶。

     宣家弟子再出幹果和糕點,仨人慢慢喝茶,論論天氣,論修行之道,談論到近九點才去睡,俞珲與宣家弟子擠一擠,他半宿無眠,僅隻眯了一會兒,早早起床打坐,到天快亮才生火熬粥。

     中南山銀裝素裹,到處白茫茫一片,山頂被霧團繞看不到山頭。

     吃了一頓粗茶淡飯,李緣道長也難得雅興,陪俞珲道長和宣家弟子去四周走一走,尋訪适合建舍的地方。

     繞了一大圈,李緣道長提議:“其實,我住的附近那片山岩之下是個好去處,就是曾有修士選擇在山崖羽化,離得不遠又有女居士。

    ” 李緣道長居在山腹一片半斜半平坦的小坡下,樹林邊緣與山坡下有數處隐士開僻出來的地方,他住處不遠的山岩之下方曾有修士建了一點土牆和石頭房隐居,原本居在那裡的修士在病重之際自己跳崖仙去,是以很多人也不願意選那裡定居,原有的土牆因年久失修倒塌。

     當然,那裡無人住的主要原要還是因有一邊離懸崖不遠,冬季風大,雨季有暴雨時雨水有時會沿岩壁淌下來,普通的修士沒有經濟來源,沒有資金修建洞府,随意搭建的房子沒法安穩居住。

     那片山岩離李緣道長的洞府走直線大約隻有半裡地,實際要繞彎兒,起碼有一裡半路,同時離水源較遠,離最近的水源也有兩裡多路,冬季要挑水需向山下方走,得有三裡多的路,來回就是近七裡的路程。

     俞珲未置可否,宣家弟子有幾分興趣,再去走訪,仨人繞去山岩下方,在山岩往山下的方向一側比較平坦,有兩座泥土胚造的房子,住着一位比丘尼,一位女修,再遠些的地方有居士或修士。

     宣家弟子覺得極好,若真論風景與位置,比起李道長的洞府更強一分,當然也隻适合習武之人居住,從懸崖那邊蹿來的風又急又冷,一般的修士難以抵擋,離崖稍近有被吹落的危險。

     俞珲其實也挺喜歡那邊岩崖,那裡的位置與他在聖武山居住的道觀有些相似,他與師父幾十年臨崖清修,習慣了遠眺與迎風修煉,乍換個地方反而不習慣。

     他之前不考慮是因為囊中羞澀,他與師父沒什麼積蓄,他以自己之力攢到一萬,離山時也隻帶走自己的積攢和師父的幾樣物品,沒帶聖武山半分财富。

     那點積蓄是不經用的,借居在李緣洞府幾月需要花費,到明年所餘不多,若要修建定居房舍,他原想着去變賣一二樣舊物換錢大概才夠付材料費用。

     若真要選山崖之下做定居之所是極好,可需要花費很多錢,俞珲不願讓樂師弟的孩子為自己花錢。

     “我覺得這裡挺不錯的,水源稍遠,挑水就當是修行,”宣家弟子觀察良久,笑問俞道長:“道長,您意下如何?您若不嫌附近風大,倒是可以選此做為洞府候選地之一,若有其他更佳的寶地自是更好。

    ” 俞珲說不出違心之言,憋得半晌才說話:“這裡修建房舍時極為不易。

    ” “我個人覺得不太難,用水泥沿岩壁砌一條屋脊,再鑲瓦即可。

    我先記錄下來,回去交給少當家傳給小姑娘看看,聽聽小姑娘的意見。

    至于建洞府的經費,道長不必擔心,樂小姑娘拔根毫毛比我們的腰還粗,不用幫小姑娘省錢,最主要的道長喜歡不喜歡這裡,願不願意在此建立寶府。

    ”宣家弟子笑着拿出手機拍視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李緣道長想勸說幾句,想想又止住。

     俞珲心動,還是猶豫再三,并沒有拍闆定案,不說經費問題,運材料上山也是一大難題,很多地方山路陡峭,運材料上下來往存在安全隐患。

     宣家弟子和李緣道長并沒有濤濤不絕的勸說早日定下早做準備什麼的話,将每個細節處皆了解一遍,又慢慢走回李緣道長的修行處。

     修行人大多吃一餐,早中兩餐合一餐,李緣道長中午做了一頓飯,在午時前進食。

     剛過午後,宣家昨日先下山的仨人再次登山,每個背着一百五十六斤的物資,米、面、油鹽糖,還有被子羽絨衣和大棉襖子,還有青菜,易存放的腐竹豆腐皮蘿蔔幹幹菜幹堅果等。

     有那麼多的物資,足夠李緣道長和俞珲道長吃上一個冬天,因為東西太多,以至将兩間屋擠得滿滿的,連床上都碼着物品。

     尋到俞道長,人且平安,又将一些生活所需送至,足夠兩修士吃用一段時間,宣家四位弟子向李緣道長道謝,與俞道長告别,下山回宣家複命。

     俞珲送宣家四位子弟走了一段路,請宣家道友帶話:“請轉述樂小姑娘,說我在中南山一切都好,請她莫記挂于我,她姐弟倆平安喜樂,我此後便再無所憂。

    ” “我們一定将話轉達到,外面風雪大,道長請回。

    ”宣家四位弟子請俞道長留步,告辭下山。

     俞珲目送四人迎風踏雪愈行愈遠,直至再也看不見才慢慢的轉身走向李緣道長的修行之地,迎風雪的背影,筆直挺拔。

     喜歡魔眼小神醫請大家收藏:()魔眼小神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