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藥苗來了

首頁
     周奶奶樂呵呵的,周家兄妹被打擊得不輕,所以都不吭聲。

     中午隻休息一個多鐘,不到二點,村民頂日頭下田,周家也不例外,用三輪車拉電動打谷機,柴油機,和工具,趕緊趕慢的下田。

     電動打谷機發動後就便轉過不停,隻要不停的喂稻穗,周家四人和樂韻周秋鳳共六人,兩個一輪,剛好這一輪把稻子脫粒,下去,另一輪補上下來,機器從來不空着,省油,效率又高。

     當打谷機倉裡谷子積攢到一定時間,勻出來人裝谷子,一些人繼續脫粒;反反複複,裝谷子的袋子越來越多。

     割禾很快,打谷子不一定跟得上,主要是還要勻出人裝谷子,每一段時間還要加油,移動機子,打完一塊田,還要紮稻草,并把稻草全部搬到田埂或空地上存放,給田裡放水。

     因此半天下來,周家上午割倒的禾并沒有全部脫粒完,還留有一塊。

     以前周家種樂家的田,隻給四分之一的糧,當本年收割時,周哥念着妹子的功勞,五五分,把妹妹半年的辛苦劃給樂家。

     稻谷在田裡過稱分糧,每塊田先稱總重,再稱出一半,把裝谷子的袋子分作兩堆,一家一堆。

     周秋鳳不客氣的收了,攢到一定數量先送回家,搬一些放樓上曬,因上午沒有收谷,樂家屋前地坪仍給程家先曬谷。

     周家到天快黑時才收工,樂韻和周秋鳳回到家,樂爸把家務活做好,也幫姑娘收回曬出去的藥,把樓上曬的谷子堆攏,蓋上遮雨布,還煮好飯菜,等着母女兩人。

     母女倆洗涼後趕緊吃飯,因為明天還有幹活,睡得早,其實,周秋鳳沒覺得有多累,拗不過樂清的堅持,早早休息。

     樂韻天天吃空間産品,力氣多多,一天下來也沒腰酸背疼,晚上又跑空間努力操勞。

     第二天,同樣割禾。

     程家也把最後一點活幹完,到周家幫忙,程有德的堂弟程有良也在列,他老婆給娘家收谷去了,隻有程有良到周家做活。

     人手一多,周哥便隻管運肥料進田,梨田,也因人手夠多,周家餘下的田半不到半天全割完,上午還有時間脫粒,下午,全部成功打完谷。

     晚上在周家吃飯,樂爸也過去了; 光明再次降臨,也到了31号。

     周家開始插秧,到半上午,周秋鳳孵的一窩小雞仔出殼,周奶奶守了半天,幫撿走殼,因天氣太熱,不能焐,十點多鐘就把一窩雞仔放在樂家後園玩耍。

     樂韻中午回家,看到毛茸茸的小雞仔,歡歡喜喜的逗着玩,喂雞時偷偷的偷龍轉鳳,把喂小雞的水倒掉,換上空間裡的井水,并用井水給小雞仔泡米。

     雙搶,人人天明而出,日落而歸,人多力量大,周家隻用兩天半,除了秧田,其他的搞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程家兄弟也領教到了什麼叫“全才”,什麼叫牛人,樂家姑娘割禾快,紮稻草快,打谷脫粒來往的速度快,插秧,特麼的,那簡直讓人想揍她,那速度比母雞啄米還快,秧苗間距離好似測量過似的,長寬差不多。

     程家兄弟隻有一個表情:一個大寫的服! 原本許多人聽聞樂家姑娘手速牛,有些不信,特意繞路去觀察,結果,懷着質疑去,灰溜溜的回。

     親眼目睹了的人隻有一個想法:明年請來俺家幫忙! 程家兄弟吃完中午就回家,或去幫相好的人,或忙自己的事,周家夫妻和周秋鳳樂韻下午去收拾秧田。

     撒農用肥料,梨田,再撒複合肥,耙一遍,就可以插秧。

     當周哥和周秋鳳在撒複合肥時,樂韻的手機響了起來,她大概也猜到是誰,摸出手機一瞅,接通電話,說了幾句跟大家說有個快遞包裹到了街上,她回家去取。

     周哥等長輩讓樂韻随意,周春梅輕輕的咕喉了一句“分明想偷懶”,卻沒敢說大聲。

     樂韻聽到周春梅的嘀咕,并不在意,踩着自行車,飛奔回家,拿一隻背包,從空間取出一紮錢,飛往鄉街。

     當天不是街日,街上無人擺攤,太陽又大,就連在露天場邊擺水果和賣些冰凍肉類的幾個攤主也去街邊店鋪前避太陽。

     從縣城到九稻鄉的巴士班車還沒來,露天停車場與街空空蕩蕩。

     樂韻踩着自行車,到達地方,一瞅,好吧,到處沒人,她把車停好,坐在車上,撐開傘等。

     約七八分鐘後,一輛摩托車縣城進九稻鄉的方向駛來,車主一路東張西望,當看到打傘的人,直奔目标。

     樂韻看到駛來的摩托車,綻開一朵大大的笑花,她要的東西終于來了。

     摩托車停車時,樂韻也收傘丢在車籃子裡,向送東西來的說聲辛苦,男人五十來歲,歉意的笑笑:“樂同學是是吧?不好意思,來晚了,這邊我第一次來,路不熟,結果繞去上莊鄉走了一遭。

    ” “沒關系的。

    ”樂韻表示理解。

     車主停妥車,解綁在後座的塑膠筐,把繩子解開,搬筐下地,開蓋子,裡面放着綠色樹枝,再下面是放在裝着泥土袋子裡的兩袋子藥材。

     “你點一點,看看數目對不對。

    ”男人把袋子提出來,讓小同學自己點數。

     樂韻蹲下身看藥草葉子,一包是當歸,一包是人參,還是比較小的苗,人參一年長一葉,看葉子就知全是一年生,當歸也很小,大概也是當年生和兩年生。

     “不用點了,我相信你。

    ”她沒有點數,确認沒有摻假,提起袋子放自行車前籃子,兩包全放進去,順手再把車主丢一邊的樹枝蓋在表面擋太陽。

     車主合好籃子,把它放一邊,又去開後面的後箱,提出一大包幹藥材給小同學。

     樂韻把幹藥材裝背包裡,拿出錢付款,付了整整三千,車主數數,抹把汗,眼裡露出笑:“小同學,以後還需要藥材打我們電話,我們仍給你送貨上門。

    ” 他和朋友在神農山區租山種人參和當歸,還有鐵皮石斛,一般隻賣幹制成品,前天收到小同學電話,要買新鮮人參和當歸,他們當初真不願接生意,一來是是小生意,二來,要求太高,要剛挖出土的苗。

     他們思索再三,最終還是接下生意,因為買藥材的人是E省理科狀元,别忘了,小狀元讀的是青大學醫學部,學醫的人跟醫材有直接聯系,小狀元若學有所成去哪家醫院或開診所,自然離不開藥材,若在她那露個面,說不定以後就能通過她推售産品給醫院,或者賣藥材給她。

     做生意人脈很重要,所以他們答應送貨上門,貨到付款,如果送到地方并沒有人接,那也沒關系,反正藥材還在自己手上,隻是損失點油而已。

     “好,如果還需要,我會優先考慮你們藥園。

    ”樂韻樂得與人為善,雖然她吃虧了,一顆剛出土的人參二百塊,當歸五十塊一棵,要價非常狠,誰叫她現在正急着需要人參和當歸幼苗。

     最重要的是她年齡太小,不能騎摩托車,乘車去藥園買費時間,請人去代買,即要欠人情還要給人解釋原因,太麻煩,藥園願送貨上門,貴就貴點吧。

     就算是禮貌答複,車主也表示歡喜,不着痕迹的給自己種的藥材打了一下廣告,綁好塑膠筐,跟小同學說再見。

     買到了人參和當歸苗,樂韻喜滋滋的,騎自行車回村,趕到家,将幼苗大半丢空間,留下幾棵乃裝在袋子裡,先放客廳,鎖門,又去田裡上工。

     喜歡魔眼小神醫請大家收藏:()魔眼小神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