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4章 劉表回心,蔡瑁謀弑

首頁
    劉備肯定不能開比徐庶低的條件。

    劉備身居高位,也是有風度的,他肯定要加價。

     當然,劉表現在不想見徐庶,還有另一層考慮,那就是他不想立刻刺激到蔡瑁和蔡氏。

     他很清楚,蔡氏現在連自己長子要探病,都能阻攔那麼久,如果有外人觐見,肯定瞞不過他們的耳目。

    要是知道徐庶來了,肯定會刺激到他們,提前激化矛盾,那還不如先把準備工作做足。

     …… 劉琦一時沒想明白這些彎彎繞,但父親這麼要求,他還是立刻照做了。

     當天侍奉完父親的湯藥粥水,劉琦便匆匆告辭,然後回到自己住處,先跟徐庶私下裡通了氣。

     徐庶聽說劉表的态度有所松動,也是頗感欣喜,連忙說了一些肯定在權限範圍内的條件。

     “如若将來大公子能率領荊北四郡共抗曹賊,那荊州牧之位自然還是大公子的。

     即便将來交接之時,另有變故,但隻要大公子能以直屬領地投效太尉,那大公子至少也是南郡太守,且可傳襲子孫數代。

    大公子也可順利承襲成武侯爵位,并實增萬戶封邑。

    ” 徐庶一邊開價,一邊解釋,說這些條件都是太尉和司徒之前就商量過的,有相對完備的預案,絕不可能食言反悔。

     最終太尉根據最新的實際情況、親自許諾的條件,隻會比這個更高,不會更低。

     然後,徐庶還闡述了一些其他細節,主要是關于爵位、封邑和其他荊北屬官的官職問題。

     劉表如今的爵位,已經是縣侯了,名叫成武侯,這個爵位是十五年前李傕郭汜挾天子時封的,一直沒挪過窩。

     劉琦如果能接過劉表的位置,縣侯的名稱自然不會變,但可以給他實增臨近的其他縣作為封邑,畢竟一個縣還真就湊不出一萬戶。

     徐庶都說得這麼細緻了,其條件的可信度也就顯得更真實。

     劉琦充分了解後,次日又找了個喂藥的機會,跟劉表透了個底。

     劉表考慮到,此事或許還能再漲漲,徐庶提到的肯定是“保底價”,也就默許兒子先去接觸起來。

    如果兒子自己覺得條件滿意,可以跟劉備盟誓。

     劉琦得了授權後,便回府找到黃忠、徐庶說明情況。

     徐庶又提醒道:“既然景升公已有意,大公子何不促成令尊盡快傳州牧之位于……在下并無惡意,隻是怕夜長夢多。

    ” 劉琦對此還是堅決反對:“父親既已有意詳談,何必作此不孝之事?枉自壞了名聲,還讓父親臨終不安。

    ” 徐庶又勸:“那公子也該讨一道令尊的密信,寫明令尊全權委托公子聯絡諸侯、為荊州的未來找出路。

    ” 對于這個建議,劉琦覺得有道理,便答應了,臨走之前,問劉表讨要了一份文書。

     隻是劉表已經衰弱不堪,沒法親筆,就隻讓伊籍來代筆,然後劉表自己簽字,蓋上荊州牧的大印。

     蓋完之後,劉表也順勢吩咐伊籍:“機伯賢弟素來與玄德交好,此番琦兒前往商榷,全賴機伯運籌,為我一族多要點優待。

    ” 伊籍聞言,也是涕下沾巾:“屬下焉敢不盡力據理力争!” 定下決心之後,劉琦便帶着伊籍、徐庶、黃忠,從襄陽再次啟航,順流前往漢陽。

     從襄陽到漢陽,順漢水也有七八百裡航程,能行駛上五六天時間。

     劉琦一行在路上航行了四天,才到竟陵時,又得了漢陽方向信使逆流而上報訊。

     劉琦在碼頭上接見了信使,才知道是玄德叔父已經從成都回來了,剛剛趕到武昌。

     自己此去漢陽,正好能趕上當面跟玄德叔父訂立新的條件,都省掉了先跟諸葛瑾談的環節。

     劉琦心中頗感順利,對荊州的交接也愈發有信心,堅信自己一定能順利接過父親的事業,配合叔父繼續讨逆。

     …… 話分兩頭。

     劉琦為劉表親奉湯藥的那兩天,同在襄陽的蔡瑁卻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姐夫不會被劉琦說服了吧……若是真傳位給劉琦,讓他依附劉備,我等将來還有什麼活路?劉備與我蔡、蒯等族交惡,也不是一兩年了。

    不行,一定得想辦法自保!” 蔡瑁每天都在琢磨這事兒,擔心到後來,還吩咐張允從各處抽調聽命于蔡家的心腹軍隊,秘密向襄陽附近收縮靠攏。

     也多虧了劉表早已重病卧床不起,軍事調動的事情,事實上已經全權落入了蔡瑁之手。

     哪怕沒有劉表的手令,蔡瑁也能在不發動戰事的情況下,調度部隊駐地——當然,如果蔡瑁想以荊州軍發動戰争,那還是要劉表點頭的。

     就在蔡瑁磨刀霍霍自保的時候,五月初八這天,也就是劉琦剛剛辭别劉表、離開襄陽後兩天。

    許都方向,突然有賈诩派來的密使,跟蔡瑁聯絡上了。

     來使名叫高堂隆,如今是曹操丞相府内的一名軍曹掾。

    官職不高,但也算機密之人,之前賈诩跟蔡瑁聯絡過一次,就是以此人為使。

     所以蔡瑁跟他也算熟了,一見面就開門見山:“不知高堂先生此番前來,可帶來了丞相的指示?” (注:高堂是個複姓,高堂隆姓高堂,不姓高) 高堂隆也不跟他玩虛的,行完禮後,直接從袖子裡掏出一封朝廷的诏書。

     這都是曹操正式走了流程用玺的,隻不過是内部秘議,并沒有經過公開朝議,所以許都的普通朝臣甚至都不知道這事兒。

     高堂隆一邊遞過诏書,一邊轉述:“丞相已向陛下請旨:劉表年老衰弱,無力執掌荊州事務。

    久聞荊州群僚諸将,皆稱頌劉表少子劉琮,聰穎明悟,且純孝忠良。

    因此,準劉表緻仕休養,封劉琮為荊州牧! 章陵太守蔡瑁,久鎮襄陽,為國幹城。

    拟擢為安南将軍,仍領章陵郡軍務民政。

    ” 随後,高堂隆又連着簡述了對張允、蒯良、蒯越幾人的封賞,一切也都有在這份尚未公示的诏書上體現。

     章陵郡就是襄陽縣所在的那個郡。

    蔡瑁在劉表手下這些年,曆任過好幾個地方的太守,包括此前在南郡。

     但劉表死前最後這幾年,蔡瑁确實是章陵郡太守,這一點也是跟史實相符的。

     蔡瑁聽了曹操的旨意,也是立刻眼神亮了。

     曹公終于忍不住,直接下旨封官,決定正式利用劉琮控制荊州了麼? 原本曆史上,曹操在殺光袁紹的兒子、掃清北方遠征烏桓後,徹底飄了。

    他壓根兒沒打算利用荊州的内部矛盾,他也不知道劉表重病将死,所以他完全是打算用武力手段解決荊州問題。

     這一世,現實逼得曹操不得不利用劉表的病重,提前封官許願拉攏人,扶持傀儡。

     而曹操用了心之後,把朝廷這張牌打到極緻,效果當然也還是有的。

     畢竟這是劉協的诏書,說劉表年老多病管不了事,讓劉表養老,這措辭看起來太正當了。

    诏書裡讓接劉表權的,還是劉表的其中一個兒子。

    這樣哪怕是死忠于劉表的荊州本地文武,也不好太公然抗旨。

     蔡瑁狂喜之後,稍稍冷靜下來,立刻對高堂隆推心置腹地透底:“此事,我自然會想辦法,讓姐夫接旨。

     不過,就在先生來襄陽前兩日,劉琦剛剛離開,去了漢陽,說是要巡查防務,提防劉備。

    但實際上……姐夫對劉琦的使命,諱莫如深,還派了伊籍輔佐,隻恐有變……” 高堂隆聞言,也是頗為擔心。

    好在他來之前,是得到過賈诩充分調教的,對于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也都有預案。

     冷靜下來後,他立刻按賈诩的吩咐謀劃道:“不知景升公還有多少時日?能下床召見幕僚、抗旨麼?能不能活到劉琦回來?” 蔡瑁聞言,不由得一哆嗦:“那可是我姐夫……家姐不會同意的!” 這可是弑主呐!而且,自己還要面對親姐姐的憤怒和仇恨,說不定一家人一輩子都難以解開這個心結。

     高堂隆:“這種時候,是要身死族滅,還是神不知鬼不覺讓人免受病痛折磨,就在将軍一念之間了。

    聽說,得了背疽的病人,臨終之時可是非常痛苦的,蔡将軍就眼睜睜看着伱姐夫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多遭那麼多罪? 反正不管蔡将軍如何抉擇,我都會立刻飛馬回颍川急報,告知這邊的近況。

    賈大夫肯定會力勸丞相,立刻以朝廷大軍做好接應。

    蔡将軍你盡管放心,隻要到時候你肯放行,并且在樊城準備好渡船,不出五日,朝廷的輕騎就能日夜兼程飛奔到襄陽!” 蔡瑁掙紮了許久,最後确認道:“這事兒……還是要先讓姐夫接旨,至少是名義上接旨了,然後,他才能咽氣吧?” 高堂隆:“如果蔡将軍能控制得好,那自然是最好。

    那樣的話,到時候就不止是安南将軍了,丞相另外會給重重升賞。

    ” 蔡瑁想了想,一咬牙,決定幹了。

     一個行動計劃,也在他腦海中漸漸成型: 先讓重病垂死的姐夫再加重一點,最好是就此昏迷,或者至少說不出話來。

     然後遠遠找幾個心腹文武見證,看到姐夫在病榻上接了旨,随後就把人都趕出去,讓劉琮先接下荊州牧的官職。

     再稍過一兩日,就能宣布姐夫斷氣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