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3章 黃月英打樁機創造的奇迹

首頁
    産的無火氣鹽井,提前吩咐鹽工做好停工的準備,然後把機器直接豎在了舊井正上方。

     試機那天,益州牧府的屬吏,還讓護衛們簇擁着一輛馬車來到工地。

    馬車上端坐了一位二十四五年紀的婦人,膝蓋上放着帷帽,似乎随時準備戴上帽子、以便下車巡視。

     這婦人自然便是黃月英了,這些天裡,眼前這架打井機,也是在她的親自提點下造出來的。

     此時此刻,這架數丈之高、以巨木為框架、并且加固以粗硬鐵條的豎井,正巍然立在一口舊鹽井的正上方。

     機器的外觀,就跟後世建築工地上打地基用的打樁機相似,隻是更粗笨一些,高度也不如後世的專業打樁機那麼高。

     “破碎式打井法”這種技術,看似在古代實現起來比較有難度,但實際上,曆史上北宋末期在蜀地的自貢,工匠們就鑽研出來了類似的鑿井方法。

     隻是古代沒蒸汽動力,砸樁的大錘是通過類似于擡升投石機配重的機械結構來提升的,速度非常慢,提升的重量也不太大。

     而這一世,諸葛兄弟早在數年前就發明了早期型配重式投石機,也在攻城拔寨的戰鬥中立了不少功勳。

    其早期型号最初是在八年前攻打黃祖鎮守的江夏郡時投入實戰的。

     都八年了,以諸葛兄弟之智,稍微偷梁換柱一下,把鼠籠式起重機結構挪到打樁機上,還不是順理成章?根本談不上難度。

     相比之下,還是“如何限制重錘下落時的軌道,防止重錘亂飛把機器框架砸爛”等細節技術問題,更有難度一些。

     黃月英透過薄薄的車簾望去,回憶着這些天的辛苦、研發試制過程中的曲折,稍稍走神了一會兒。

     就在這一會兒工夫裡,負責踩踏起重鼠籠的壯漢,已經把機架上那個用鐵鍊拴住的平頭實心鑄鐵錘,拉起了一兩丈高。

     鑄鐵錘直徑約有數尺,高度則接近半丈,按照鐵的密度折算下來,這錘子起碼半立方米以上、四五噸重,折合兩萬漢斤。

     錘子的底面比較平滑,而且重心和水平線找得也比較準,确保懸挂時,底面基本上是平行于地面的,這樣才能防止砸擊時砸歪了。

     錘子的兩邊,還各自鑄了一個空心的錘耳,兩根楔入地面的粗鋼棍,剛好穿過巨錘的“耳洞”,這也能确保巨錘落下時不亂飛。

     這些技術細節,在後世看來輕而易舉,但是在東漢,卻也廢了黃月英不少腦細胞。

     錘子的正下方,剛好也立了一根頂面與錘子的底面基本吻合的灌鋼楔形樁。

    随着管事的小吏一聲呼号,鼠籠起重機上的壯漢們立刻解開已經升到頂的重錘的限位機構。

     數噸重的大鐵錘直接沿着穿過耳洞的限位鋼棍飛速墜落。

    墜落的過程中還稍稍左右震顫了幾下,但都被限位鋼棍擋住了,硬生生在限位鋼棍上摩擦出些許火花。

     “砰!”地一聲轟然巨響,大鐵錘猛然砸在灌鋼打造的巨楔上,就如同錘子砸釘子,把釘子深深釘入地面。

     舊鹽井底部的堅硬石質構造,被這樣的巨錘暴砸,瞬間砸得崩裂破碎,鋼楔直接插入岩石一尺多深。

     煙塵散去後,王連第一個激動地跑到井邊,讓工匠們實際勘測一下情況。

    得知僅僅這一錘,就有如此威力,王連自然是驚喜莫名。

     “一錘就能在井底的堅岩上再鑿碎一尺多深?諸葛夫人,真是大喜啊,我與井鹽打交道,也有一兩年了,從未見過鑿井能有如此神速的! 一尺多深的山岩,原本至少要硬鑿數日,或者是學水火破石法,反複灼燒後潑冷水、等山岩寒熱交替自行崩裂。

    如今看似每一錘都要花費半炷香起重巨錘,但一錘就抵得上以往人工鎬鏟數日的工量!” 王連隔着車簾向黃月英報喜時,語氣中都充滿了由衷的敬畏。

     畢竟一錘子的工夫就抵原先幾天的工程進度,這也太吓人了,有了這等神器,井鹽大業的快速擴張,絕對指日可待! 當然了,原本用人力一鏟子一鐵鍬地挖,使用到的人數會比較少。

    因為井底狹窄,很多時候最多也就容納三四個人同時作業。

    有些井到了更深處,隻能容納一兩個人在井底挖。

     而現在這種豎井架、用起重打樁機的模式,整個工地至少要占用十幾個人。

    如果再把機器放大,鼠籠起重機部分也放大,容納更多的踏輪起重手也沒問題。

     所以從人力投入上來說,新式機器确實需要大量苦工。

    但這對于王連來說,絕對算是好事——此前的舊模式,你就算想多投入人加快進度,也投入不了。

    隻容得下這點勞動力,人多了就閑置了。

     所以往常挖井往往需要專職的挖井工匠,常年都幹這種活兒。

    農閑官府征發徭役時弄來很多臨時工,往往沒條件也沒技術插手。

     但現在不一樣,這種新模式,非常适合“農閑時節大量使用臨時工”,反正踩起重機又沒技術含量,完全零基礎零訓練的人也能踩。

     每台機器每個工地,隻要兩三個統籌管理和負責操作指揮的人懂技術,其他力工都可以不用技術了。

     “徭役力工”一旦能湧入鹽井挖掘行業,對這個行業的加速效果,還不得如井噴一般? 王連和張裔,對于諸葛使君夫婦的佩服,自然也上升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他們已經徹底無腦堅信,使君說能幹的事情,就絕對幹得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